榆林日报社工作

【概况】 2014年市委、市政府给本报社下达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共有四类十五项,本社全面完成各项指标。


【重点工作】 对中省市重要会议和领导活动以及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报道,坚持做到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开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度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一号文件在榆林”等专栏,并及时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省主要媒体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掀起学习贯彻落实热潮。在中省领导来榆视察的报道中,均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宣传报道,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榆林市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后,开设“解读专栏”,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开设“榆林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等专栏,推出4篇述评。在主题报道中,强化导向意识,把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策划开设“十八大一年来”、“我们这一年”等专栏,刊发重点稿件200多篇。“中国梦”和“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报道方面,除了常规宣传报道外,本报刊发公益广告80多期。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的宣传报道方面,推陈出新,刊发“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和“七月颂歌献给党”2个特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方面,开设了“节俭养德,全民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适时推出文学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倡议书和系列评论,以及“发扬延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刊,刊发稿件200多篇。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的宣传报道方面,分别开设专栏,并在纪念日期间集中推出2个庄重、大气、喜庆的特色专刊。元旦、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的主题宣传报道也各有特色。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创新报道形式,对各项工作展开全面深入的报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宣传报道中,刊发了市委书记胡志强、市长陆治原等市上领导“关于破解‘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这一难题的思考”等署名文章,并开设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专栏,突出报道了中省市县区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新成效。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简政放权、土地流转等方面的专题报道。在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的宣传报道中,开设“走进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助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民企转型升级”、“科技特派员在行动”、“建设幸福榆林大家谈”、“民营经济大家谈”等一系列专栏,推出100多篇深度报道。在应对唱衰榆林经济的宣传报道中,刊发了陆市长接受记者专访稿件“榆林作为陕西重要一级地位不会改变”和记者采写的“榆林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榆林市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述评”等一批新闻报道,及时开设“榆林经济新亮点”栏目,刊发了“我市民营经济在困难中求发展”等深度报道,并配发3篇提振信心的评论。此外还开设“应对榆林目前经济困难系列谈”栏目,刊发了5篇评论员文章。在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的宣传报道中,开设“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解读”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11个版块对规划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并推出“关注榆林现代产业规划系列报道”,对实施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报道。同时对重点项目推进单位投资完成率排名进行月度通报。在振南工作的宣传报道中,策划在一版刊发6篇综述性深度报道,并在其他版面推出“统筹区域发展,振兴南部经济”之绥德篇、米脂篇、佳县篇、子洲篇、吴堡篇、清涧篇6个专刊。出台加快园区发展意见后,报纸宣传及时跟进,7月15日起,开展“记者园区行”大型系列报道,对3个城市新区、3个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22个工业园共28个产业园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沿黄公路建设是市上主要领导和沿黄各县干部群众关注的重点项目。开展“沿黄公路行”采访活动,在要闻版一版刊发重要新闻,在四版、六版推出近4个专刊。

开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建设美丽榆林”“创国卫迎验收”“创业与就业”“书香榆林”“三年植绿靓我榆林”“法制教育在基层”等特色栏目,利用“能源新都”“三农观察”“城市经济”等专刊对本市“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和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维稳工作、民生建设等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刊出2000多篇重点稿件,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舆论氛围。

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中,提出总体宣传报道方案,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配发系列评论,宣传报道了各县区各部门的好做法和鲜活典型,突出报道了市委各阶段及市委常委会在米脂高西沟召开的工作会议以及调研活动,打破常规特别推出“全景式”、“立体式”的宣传报道专刊,并对四大班子及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开展教育实践专题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开设“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7个专栏,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报道,并在活动开始和转段前均配发了重要评论。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整改阶段,组织编辑和特约评论员撰写了9篇系列评论,并特别推出“向人民报告”专刊,将46项干部群众和普通百姓关心关注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集中展示。全年为此刊发稿件700多篇,重要评论60多篇。

2014年围绕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干部四风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共出版《榆林内参》22期,刊登的各种情况反映和信息反馈共计23篇。十多篇内参稿件得到市领导的亲自批示和市人大的介入,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所采写的《市区东山辘轳井湾有零星崩塌险情——96户居民的130间房屋存在安全隐患》、《城郊尤家峁水源地环保监管问题多》、《王圪堵库区横山移民安置房建设缓慢》等稿件,给市委、市政府和职能部门提供有效信息,为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成就宣传报道在内容上体现工作亮点,在新闻题材上突出亲民特色,在版式设计上要求图文并茂,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两会”期间,围绕“兑现三年打通断头路承诺”“兑现三年缓解上学难承诺”等四个专题,报纸以“四合一”模式(通讯+评论+评议+图标),用大合版的形式,进行深度报道。“记者园区行”“再进白于山区”“沿黄看产业”三大战役报道,以“一拖2”(一版深度报道为主,其他2个版专刊综合报道为主)的组合报道模式进行集中报道。三大战役报道刊发重点稿件600多篇,推出专刊60多个。

报纸还开设了“全市2013亮点回眸”“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2013年市政协工作巡礼”3个专栏,推出“榆林落实27条一年间”“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纪实”“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综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等一系列专题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


【职能工作】 继续巩固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把报业做大做强,完成“三大公司”各自的目标任务。发行公司实行自主发行,邮局代投的方法,共发行报纸52000多份,发行总收入1500多万元,并荣获2013-2014年度中国报业发行工作创新奖。

广告公司围绕着收入目标,积极组织广告源,拓展市场,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千方百计抓创收。全年完成广告收入1000万元。

印务公司狠抓印刷质量,所印制的榆林日报在陕西省报业协会印刷质量检评中获得精品级报纸的优异成绩。全年印制《榆林日报》3341万份。全年实现销售总收入1513.88万元。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次协商,与陕西日报社签订了代印2万份陕报合同,印务公司成为陕报代印点。

为了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2014年4月份,召开了中断了8年之久的通联工作座谈会;与县区市级部门和中省市企业建立起通联网络;建起79人骨干通讯员队伍,并从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党校、榆林学院等单位聘请了14名专家学者型的特约评论员队伍;制定了《榆林日报特约通讯员管理办法 (试行)》,规范了对通讯员队伍的管理。

通过加强网站新闻栏目等措施,榆林日报网 (榆林网)点击量日均6000IP,最高突破26000IP,流量最高突破15多万PV (不含榆林日报数字报和塞上风网站),榆林日报数字报流量约1000IP和塞上风网站有网民10万多。网站成为全市最有影响的综合网媒。网站全年实现收入120万元 (不含手机报)。

投入140多万元,实施了榆林日报采编系统、榆林日报网站操作系统、榆林日报数字报的技术更新,为下一步报网融合、全媒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创新创优工作】 本报围绕中省市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并充分发挥评论言论作用,不断强化报纸的权威性、指导性,做到每版均有言论栏目,每位编辑均有言论任务,每项重要专题报道均配发言论。为深入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本报特别推出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等5篇系列评论;在“两会”期间四个专题报道中均配发评论。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以“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题刊发8篇评论,以“论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为题发表4篇评论,以“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是关键”为题发表5篇系列评论。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共发表评论等200多篇,增强了舆论引导能力。本报狠抓深度报道,不断提升报纸的宣传厚度,先后发表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的综述性报道,“兑现三年打通断头路承诺”等四大专题报道,第十二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期间“春风拂来大潮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榆林持续发展纪实”等四篇报道,教育实践活动中《用高西沟精神推动全市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等报道,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简政放权、土地流转等方面的专题报道,应对唱衰榆林经济的“榆林市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述评”等10多篇报道,振南工作的6篇综述性深度报道,三大报道中一批综述性报道以及“创建”工作的纪实报道等1000多篇深度报道。本报积极开展系列报道,提升报纸的质量。“一号文件在榆林”“走进转型升级示范企业”“振南工作”“书香之家”“走进神东”“榆林传统职业人”等10多项系列报道提升了宣传报道的质量。

以策划引领报纸宣传报道,狠抓新闻策划,改进报纸版面。按照2014年宣传报道要点和2014年宣传报道总体策划,开展了“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统筹区域发展,振兴南部经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等20多项大型宣传报道活动,通过对宣传报道和报纸栏目的精心策划、实施,创新了报道形式,也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制定《改进市级领导政务报道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时政新闻、会议报道,对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进行大幅的压缩。“两会”期间,除市上主要领导外,其他领导参加讨论审议不单列报道,不刊发照片。其他一般性会议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在字数、篇幅上进行了大幅“减肥”和“瘦身”。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减少了一般政务活动的报道,也增强了报纸新闻的鲜活性。

全年,本社共刊发稿件18000多篇 (幅),其中,有10件新闻作品获得陕西新闻奖,32件新闻作品获榆林新闻奖。陕西新闻奖获奖数量和榆林新闻奖一、二等奖的获奖数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榆林新型职业人系列报道”获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报道创新案例奖”;公益广告宣传工作获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先进单位。这是第一次获这两项殊荣。


【专项工作】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紧密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整个活动呈现出八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准备充分,将各环节的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作了明确和细化,将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传达到每一个党员和职工。二是普遍重视了学习,党员干部理论修养、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是社委会成员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社领导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开展谈心,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四是严肃认真地听取意见。主要领导与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领导班子成员与各部门成员分别个别谈话,听取意见建议,共征求到意见建议77条。五是坚持立学立改,务求落到实处。针对群众意见反映新闻工作中存在的深入基层不够、深度报道不够、言论评论较少的状况,修订出台了《编采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和《评报标准的补充规定》。在“三访五促”活动中,报社7个县处级领导分别帮扶清涧县的2个村、1个社区和1个企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给基层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和帮助王家堡村、宋家坪村建成村文化广场和村文化活动室,在春耕期间支助贫困户急需的种子化肥资金,更换村上变压器,解决淤地坝建设项目资金,将两村贫困户与报社人员结对帮扶;帮助巨鹰公司融资100多万元;为秀延镇街道办河西社区和上述两村配置了电脑、电视。六是找准找实突出问题。领导班子查摆了“开拓创新勇气不足,担当精神还不够强”等6个方面17条问题,领导班子成员检查了自己“政绩观偏差、精神状态不好”等130条问题。七是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均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经报社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第六督导组严格审核,均几易其稿方才定稿。八是自我剖析勇于亮丑,相互批评直面问题。民主生活会会上,以整风精神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红红脸、出出汗、加加油、鼓鼓劲”的效果。通过真诚谈心谈话、诚恳善意提出批评,班子成员在事关报社长远的重要问题上,认识明确,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形成推进报社发展的合力。通过梳理现有制度、研究制定新制度及严格制度落实,巩固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民主生活会后,社委会三次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在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和建章立制巩固成果方面,明确了4个方面16条具体整改措施,完成13项,正在实施3项。按照市委、创模办的要求,认真进行了深化创建模范机关活动,着力解决“庸、懒、散、慢”等机关病,努力把创建模范机关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制定实施《榆林日报社2014年反腐倡廉工作安排》《榆林日报社2014年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抓好廉政教育,进一步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以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廉洁自律工作;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抓好各项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在报社机关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塑形象”活动,开展义务植树、献血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信访、扶贫帮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工作,积极开展部门诚信建设、文明程度指数和幸福指数“创佳评差”工作。

(张浩)

榆林日报社

党委书记、社长 白生海

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康爱军

纪检书记 刘绪明

副社长 王浩

副总编辑 王怀军 王志诚

副社长 白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