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各有特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方向和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一种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空间维度,历史与现实两个时间维度,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多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384],提出明确要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在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8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历史、人类发展史的深邃思考,对当今现实世界的理性分析,对中国与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判断。

一 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386]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认识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意义。

“德者,本也”[387],说出了中国古人对价值观根本性意义的认识。早在春秋时期,法家管子就认识到价值观对于国家兴亡的作用。他提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88]西汉思想家贾谊对此做了归纳:“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秦短暂而亡就是很好的注脚。“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社稷为虚。”因此,贾谊高度关注社会价值观的构建,认识到汉初仍没有重建新的价值体系,是很危险的,指出“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几幸,而却心疑惑”。于是,他向当政者建议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社会稳定的价值观:“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无所几幸,而群臣众信,上不疑惑。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舩必覆矣。”[389]后世史家不断重申这一卓识,时刻在提醒当政者重视社会价值观的构建。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明确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日君欲立国之纲纪,必张四维,以使其民。”礼义廉耻这四项道德准则,成为古代历朝历代君臣与士人高度关注并时刻警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而加以传承与借鉴。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对这一主题也有思考,他提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为国者总想着“何以利吾国”,为臣者总想着“何以利吾家”,民众老想着“何以利吾身”,上下均以利益为目的,舍弃仁义,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孟子进一步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下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390]这是扩展到“仁”这一儒家核心价值,来论证价值观对于国家兴亡盛衰的重要作用。一旦社会上出现了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人际关系、婚姻观念、教育观念、为官之道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把国家推向灭亡的深渊。明代薛论道以十二首《题钱》诗讥讽社会不良世风:“人为你招惹麻烦,人为你梦忧魂苦,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细思量多少英雄,铜臭明知是祸由,一个个因它丧了。”[391]为了金钱,人们丧失了忠信、礼仪、仁德、孝廉这些社会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这样下去,明朝灭亡是必然的了。其他诸如“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非法度不存也,纪纲不张,风俗坏也”[392]等,都是这方面的论述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上关于价值观重要作用的思想成果非常关注和重视,并结合当前中国现实和世界局势进行了深入思考,认识更加深刻而富有理论高度。他曾对师生们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393]从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维度,把核心价值观理解为一种德,形象生动,准确到位,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深刻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心价值观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的准确把握和理论概括。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再一次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94]这是从经验与教训两个层面,对这一思想作出新的阐释,即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这就把历史上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上升到事关民族与国家存亡兴废的高度,同时也是对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过程中历史作用的全新认识。

历史如此,现实依然。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值观缺失,核心价值观受到质疑和抵制。当代中国,也出现了一些价值观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清醒认识,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395]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也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396]因此,我们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培育一套与我们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397]。

历史和现实也表明,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98]。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强调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99]有了标准,人们就知道什么是该追求的、什么是该舍弃的,反对什么、遵循什么,何谓真善美、何谓假恶丑。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民族、国家全体认同的最高标准。对小学生谈核心价值观时,他再一次强调:“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400]这一新论断、新思想、新理论,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深刻回答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径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401],从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正是这一新认识的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402]

二 民族优秀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答了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但如何构建,它的来源是什么,有没有历史基础,这些问题也都需要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纵横古今中外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找到了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03]他指出:“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4]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也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405]也就是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406]。当然,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培育当代的核心价值观,自然离不开对传统优秀文化所孕育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中国古圣先贤很早就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构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407]

“仁”是儒家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尊重他人。孔子提出“仁”,即仁者“爱人”。“仁”还有一套行为规范来强化它的价值观念,“克己复礼”就是集中表现。恭、宽、信、敏、惠是其具体内容:“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408]能做到恭敬、宽厚、诚信、敏捷、施惠,与人和谐就是仁了。孔子还倡导“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409]的行为理念。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为国以礼,知人善恶,通达事理,这就是智。汉儒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信”五位一体的价值体系,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核心价值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4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时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411]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412]他强调:“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413]2014年3月在同德国汉学家和孔子学院师生座谈时,他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就是源于中华文化。[414]2015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15]

2014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16]同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他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417]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一新命题做了系统、全面的阐释,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历史价值方面给予论证,还对如何继承和创新这一源泉有着很深的思考,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的意义。

(二)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引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强大起来、富裕起来、发展起来、自信起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不断铸就崇高精神的文明史。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中,先后孕育出了诸多革命精神。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外,还先后造就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五大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乐观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为内涵的抗美援朝精神,以奉献、创业、求实、爱国为内涵的大庆精神,还有诸如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又形成了严守纪律、自我奉献、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开拓进取、众志成城、敢于挑战、团结和谐、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深化,是引导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培育和践行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精神看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对北京大学师生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他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418]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北京大学,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五四精神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419]谈到苏区精神,他指出:“我们要始终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动创先争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42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深入革命老区、企业、科研院所、文化机构等,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他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421]2015年春节前夕,他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从中汲取力量,理想信念贯穿始终。2015年3月6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他强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2016年2月1日,他在江西考察调研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

无论五四精神,还是延安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最核心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422]。

三 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基本内核”,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就等于失去了着陆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旗帜,丢掉这面旗帜,就会迷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过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自信”是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表达和传递了他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中国制度的自信,中国理论的自信,中国文化的自信。这“四个自信”的坚定,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精神特质和强大基石。“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根本,是基础,是最深层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可见在他心中的分量。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23]

(一)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2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425]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他对文艺创作“去中国化”的现象给予纠正并予以正确引导:“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426]有一次他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调研,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并说道:“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427]中国古代的各种经典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优秀价值理念的重要媒介。这些经典著作,凝结了一代代文化巨匠和思想巨人的卓越智慧,包含着他们思考、处理人生与社会的思维方式,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传承和创新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二)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提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428]这是有历史和现实根基的,绝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大,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科学理性的文化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提出和一系列阐释、强调与要求,是建立在他对中国历史深邃的思考与总结,对当今世界局势的科学把握,对中国发展现实与未来的理性分析基础之上的。他指出:“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429]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孕育出来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三个重要来源。他明确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30]

首先,我们要客观而科学地认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独具魅力的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431]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时,他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432]这四个讲清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立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伟大事业就有了平坦的大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有了内在的动力。

悠久的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这一点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曾言:“当近世的西洋人在森林中度其野蛮生活之时,中国已有高明的学术美盛的文化开出来数千余年了。四千年前,中国已有文化;其与并时而开放过文化之花的民族,无不零落消亡;只有他一条老命生活到今日,文化未曾中断,民族未曾灭亡,他在这三四千年中,不但活着而已!中间且不断有文化的盛彩。历史上只见他一次再次同化了外族,而没有谁从文化上能征服他的事。”[433]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发展舞台上多次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他也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样深刻的认识,抓住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曾言:“中国史在世界史的总趋势之中,亦并非依样葫芦别无个性;相反地,它在一般的合规律的运动中,具有特殊的合规律的运动路径,在思想领域里更有它的生成和变革的传习,有它自己创造的特别语言文字,以及有它的处理人生与变革现实的特殊方式。”[434]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435]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就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带来某种启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有助于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等等。这些说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诸多重要启示。

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奋斗史及其孕育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40年的创业史及其孕育的时代精神,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得以构建的基石。近代以来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形成了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正如学者所指出的:“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436]

最后,我们也要冷静而客观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未来发展前景,这对我们文化自信的培养很有必要。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文化自信也深刻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随处可见。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文化自卑的历史阶段。如学者所言:“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一方面,基督教及其相关的西方文化借助于帝国主义更进一步侵入中国,给予中国文化致命的一击;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自身由于其衰败也导致中国人自身对于其根基发生了怀疑。”[437]但渗透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民族精神依然存在与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不竭精神源泉,正是这样的文化自信力,才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文学家鲁迅曾言,那些自古以来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们延续着中国人的“自信力”,支撑着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438]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不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3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多样的文化观、价值观涌进来,各种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冲击,从而造成了一少部分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减弱,有人开始崇拜欧美西方文化,对自身民族文化抱有不坚定的心态,有人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自卑心理,甚至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对此我们要坚决加以批驳,如学者所言:“如果我们自己——中国文化创造者的后人便已忘记中国文化,则如何还能担当将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重任呢?我们必须肯定我们自己背上有东西,由我们在背它,我们才可以将中国文化背进世界文化中去。如果我们背上已经空空如也,只剩西欧传统,则我们没有资格背负中国文化了。”[440]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自信的提出越发彰显出时代性、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41]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442]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