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40年:上海100项首创案例
- 张兆安主编
- 2772字
- 2020-08-28 05:18:09
24 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缩写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最早于1989年1月,由澳大利亚总理波比·霍克访问韩国时在汉城(今首尔)倡议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国家部长级会议”。1989年,12个创始会员国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首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多个国家及地区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中,APEC会议已经成为具有地区影响辐射能力的经济合作论坛。
中国于1991年正式加入APEC组织,作为会员国之一,中国在2001年主办了APEC上海会议。会议结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上海会议不仅仅创造了多项成果,也为上海乃至我国举办世界级的国际会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历史沿革
2001年,APEC上海会议是在一个极为困难的国际环境中召开的。在经过了一系列的WTO谈判,中国的入世依旧存有障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络绎不绝,世界经济的增长恢复依旧缓慢,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一直处于停滞、徘徊之中;区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成员间贸易摩擦增多;各种双边和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开始不断兴起,使APEC所倡导的“开放的地区主义”遇到严峻挑战。同时恐怖主义开始抬头,针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让世界的未来出现了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能够成功举办APEC上海会议,中国领导人对此十分重视。1999年10月,中央成立2001年APEC中国筹备委员会,不久又召开了第一次筹备领导小组会议。根据会议精神,上海于2000年2月成立了APEC上海会议筹备工作机构——APEC会议上海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APEC会议上海筹备工作组,全面领导和协调APEC会议后勤服务工作。
APEC上海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在这个主题下,上海会议一共设置了三大议题:分享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利益、促进贸易和投资、促进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针对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上海会议的议题可谓是正好切中问题的核心。
围绕这些主要议题,中国政府积极协调各国利益,在全体APEC会员国朝着共同目标前行的情况下,上海会议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2001年APEC上海会议发表《上海共识》,针对APEC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提出了以“探路者方式”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倡议,获得了全体会员国的共同认可,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探路者方式”主要集中的领域: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粮食部门相互承认安排、旅客预知信息系统、采纳修订后的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程序的《京都协定》、电子植物和卫生检疫认证、电子原产地资格认证、电子设备相互承认的安排协定和公司治理改革等。
APEC商务旅行卡计划(ABTC)。此项计划通过申请、预清关等程序,向符合规定的APEC成员的商务人员发放APEC商务旅行卡,持卡人可在有效期内,通过设在各成员机场的特别通道多次入境,手续简便,为各国的商务人士缩短了时间成本。
粮食与食品相互认可协定。APEC食品相互认可协定是一种自愿机制,其目的是将粮食入境的检查减少到最低限度。该计划以出口前的一致化评估所提供的保证为基础,评估使用的是官方的和官方认可的检查与认证系统。
旅游信息预知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在旅客到达目的地之前传递有关信息,进行入境前的提前预检。此项措施不仅能够方便旅客快速通关,而且能确保安全,保证在通关口的高效便捷。
海关程序便利化。各成员在采纳修改后的简化和协调海关程序《京都协定》方面,采取单方行动;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海关管理的透明度、严格的检查技术、预到达程序等方面开展合作,方便会员国的货物贸易在运输过程中更有效率。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鼓励会员国在服务、知识产权、关税等方面制订相关行动计划。以关税为例,鼓励各成员加入《信息技术协定》,并尽快向WTO信息技术协定委员会提交承诺时间表。最大范围内取消其他信息技术产品关税,让各国信息尽最大可能做到互联共通。
APEC主要是作为经济组织存在,但在上海会议之前,由于发生了“9·11”恐怖事件,国际政治发生巨变。作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组织,此次APEC上海会议,将讨论的范围扩大,临时增加了反恐议程,并通过了《反恐声明》。围绕经济合作为中心的安全问题,扩大对包括金融、运输、通讯、能源、海关和旅行等议题为主的安全问题,保证国家经济在各个环节上的安全。
APEC是以公开对话为基础,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共同繁荣,进行平等协调、利益均衡的一个国际组织。如今已经作为一个大型的国际交流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血液。自中国加入APEC组织后,每年的会议中国国家领导人均会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2017年11月11日,APEC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在演讲内容中,强调亚太地区应该更加坚定地扩大开放与创新活动,实行更具有包容性的增长,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来促进新一轮的繁荣发展。
二、积极效应
2001年APEC上海会议的成功举办,产生了五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一)及时抑制了单边主义气势,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模范
APEC组织作为重要的经济交流平台,为国际经济的合作创造了积极的正向影响力。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APEC组织也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给了其他国际组织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为上海乃至我国举办国际性会议与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为了能够成功举办APEC上海会议,在安全、议程、礼品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安排。有了这次成功的会议经验,为上海之后举办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会议提供了模式参考。同样作为国际重要组织机构,上海合作组织展示了中国作为主要的发起国,融合了不同文明背景、传统文化差异的国家通过互尊互信实现和平共处、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三)APEC
上海会议不再只是简单地对国际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将一些目标做了具体的时间约束。
(四)《上海共识》对贸易便利化的集体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即“在2006年前将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付诸实施,目标是力争在未来5年内将APEC地区的贸易交易费用降低5%”。这在APEC历史上还是首次用量化的指标提出来,同样,《上海共识》还规定“在2005年进行有关全面进展情况的中期审评”。这些具体规定强化了APEC的执行机制,有助于扭转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颓势,为贸易的自由化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上海共识》的达成,应被视为APEC上海会议最重要的一项成果。
(五)APEC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提出开展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加强针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促进地区区域的经济持续增长。同样,APEC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步伐,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主动培育更多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使中国的经济社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