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花了近三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潮汕古代民俗专著。之所以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一方面是因为本人生性懒散,又不赶什么“项目”结项,故得以凭自己的兴致,当成享受慢慢地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坚持书中所描述的场景都必须是亲历过的,而且要拍到好的图片,毕竟现在是读图的年代,而有些重要的场景如潮州青龙庙“营安济圣王”,却中断了整整64年!因此,想快也快不起来。幸好,在这漫长岁月里,随着自己境界的提高,对潮汕古俗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回想起来,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对潮汕古俗的最初印象应追溯到三十余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当时,我正在潮汕榕江边上的炮台古镇读高中,一心准备高考,而每到节日,窗外却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锣鼓声与咿咿呀呀的潮曲声,搅得人心烦意乱。街上也熙熙攘攘,喧闹异常:那些刻意打扮成各种“戏出”的少年男女,与那些穿西装、戴瓜皮帽、趿拖鞋、击鼓吹箫的人在招摇过市;而穿旗袍、扛标旗、戴墨镜、涂脂粉、一步一扭的美女,与穿长衫、戴礼帽、刻意扮成上海滩小瘪三模样的“俊男”则在款款而行,所到之处万众喧腾,观者如堵……原来,这是邻近乡镇村民在“营老爷”(也称“祭社”或“营标”)——一种刚刚从“文革”时代解禁出来的游神赛会。

1993年初春,一支由父母陪护的“太子”队伍正在走过田埂

这种举城若狂的游神赛会,对正在埋头苦读的我来说,不仅是无聊可笑,浪费时光,而且简直是“劳民伤财”:据说仅那头插雉鸡毛的“太子”所挑的“鞭炮担”,就价以千计!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但奇怪的是,那些手头还没多少余钱的乡亲却宁可借钱也要参与!看着这些“不可理喻”的乡里人,愤世嫉俗的我除了摇摇头叹息一声外,只好随便考个大学逃之夭夭。

来到武汉科技大学,开始像模像样地学起了钢铁,自以为将来可用大工业生产的“先进科技”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但“先进科技”那种烦琐的分析和钻牛角尖的演绎却很快使我厌烦,而大规模工业化所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和人情冷漠又让我沉思,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未来生活吗?我开始对自己的初衷产生怀疑。也就在此时,睡梦中却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这样的一幕:在朦胧中我仿佛回到潮汕家乡,独自背着行囊,追随着那渐渐远去的锣鼓声,沿着田间小路,从一个乡村奔向另一个乡村……

后来,我有幸在著名美术理论家、画家陈绶祥先生的推荐下,加入了当时艺术学科国家重点项目——王朝闻先生任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的编撰班子,因此殊胜,得以对中华大地的美术遗存和民风民俗作系统考察,这时,我才豁然开悟:原来,脑海里那朦胧的一幕,是祖先“魂兮归来”的召唤——当我们得意于挣脱了传统的“束缚”,日渐遗忘了脚下这片黄色的土地与宁静田园而忘乎所以的时候,当我们实际上已沿着被西方文明劫持的轨道不断向外追逐而不自知的时候,祖先在天之灵,仿佛屈原在《招魂》中那样呼唤我们:“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西方不可以托些。”朦胧中的故乡才是我的精神家园!这古老的土地及土生土长的文化,才是我们精神的圣地和灵魂寄托的乐土!

饶平县三饶镇道韵楼的祭祖场面。也许,正是对祭祀食品的精心制作导致了潮州菜的发达

比如以前我所厌烦的举城若狂的游神赛会,就是一种源起于三代,兴盛于唐宋,经常出现于唐宋诗词中的“社日”。如王维《凉州郊外游望》的“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的“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陆游《游山西村》的“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于战乱和人为打压等原因,今天在其他地方社日已日渐式微,但在偏远的潮汕却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由是引申开去,潮汕人(简称“潮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时年八节、人生礼俗等不也保存着大量古俗吗?这些古俗作为潮人日常生活与人生旅程中活生生的一部分,是其本身生活的目的与精神的寄托,而不是放在博物馆中死去的“标本”!或许,通过对这种生活模式的了解还原,我们能一窥中华文化隆盛时代的场景与古人的精神世界,我于是萌生了“归去来兮”的想法。

随着乐队哨子节奏行进的秧歌队,威武雄壮,将潮汕男人的气概渲染到极致

穿古装、擎幢幡、涂脂抹粉、一步一扭的古装美女在初春的田野里款款而行

这种想法促使我于20世纪90年代初告别喧嚣的都市,返回家乡,拿起相机和笔记本深入到潮汕民间。二十多年来,我记不清多少次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也记不清多少次临深履危、涉险登高,只记得在追逐远去的箫鼓声中,有两次连人带相机失足栽进了池塘,又有一次不小心从墙头上摔下来,脚后跟少了一小块肉……但我依然无怨无悔,日积月累地收集着资料,拍着照片,陶醉其中,享受着过程的快乐,为自己能在向着不可知的未来疾奔的列车上欣赏到古老的风景而窃喜不已。

然而,资料的堆积、照片的变黄又使我暗暗着急,是写一本书的时候了!但如何写出自己的特色呢?一方面不想写一本面面俱到的民俗词典,这既非我所能,我也无此义务;另一方面也不想弄成一本民俗摄影集或旅游攻略,表面上泛泛的介绍与单纯的图像均难以凸显潮汕民俗独特的文化内涵。思虑再三,最后觉得还是应该沿用之前备受读者错爱的《潮汕老厝》(三联书店2013年6月版)的体例,从当代文化学、图像学的角度入手,以雅俗共赏和图文并茂的形式,选取那些难得一见的文化现场与积淀深厚的原生态古俗,如中断了64年的潮州“营大老爷”,31年一见的濠江海上龙舟赛,12年一见的揭东竖灯竿升彩凤的祭祖仪式,纪念“安史之乱”中壮烈牺牲的张巡、许远的潮阳双忠圣王巡海防,体现潮人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谷饶祭宋大元帅,以及上刀梯、卧钉床、跳火堆、营火神、赛大猪、拖老爷、行彩桥、拜老公、祭庄妈……还有过日子勿忘的“时年八节”与潮人一生中要过的那些重要的人生礼俗如“出花园”等,再将其置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尽量通过与其他古俗如中原古俗与荆楚古俗的比较,对潮汕古俗中内涵丰富的文化层进行切片式的解剖,沿波讨源,抽丝剥茧,寻找它们之间传承与演变的关系,论述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力图阐明潮汕古俗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在保存华夏文明火种、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特殊意义,并探讨其在伟大的中华文化复兴中即将起到的星星之火的作用。

在全书的结构上,我试图打破一般民俗论著分类的条条框框,而把历年所写的不同类型、不同体裁、不同篇幅的文章,配上千挑万选出来的图片,将之归纳成“时年八节”“人生礼俗”和“民间崇拜”三大部分,以其在当年中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铺开,集中呈现,希望能以此传达出潮汕古俗那种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感觉,进而使读者产生亲临现场、参与体验的冲动。

当然,这些仅仅是我的初衷和愿望而已,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读者阅后再行评判。

揭西县凤江镇三山国王庙里扮黑脸的三山国王,颇为威严

揭西县棉湖镇一摊档,祭神的物品琳琅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