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文化与中华文化

台湾出版《沉香之美》云:


卢梭曾言“嗅觉是记忆和欲望的感觉”。沉香,虽存在于此刻,却引领了过去和未来。沉香的价值体现在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佛庵;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养性;既能在虚里绝虑凝神,又可在实里祛病疗疾;既能提聚成精英文化,又可涵养普罗大众,于无形中促使民族文化的整体提升。如同日本香道仪式的规范之确立,普遍使人民具备了某种制约化的文化高度。否则,如果一味地求取文明科技的进步,却连自己的文化传统都舍弃掉,只会成为一个野蛮失礼的国家;任何离开自己风土根治的文化,即使依然被称作“文化”,也必定是粗陋不堪。虽然,自古以来好的沉香非常珍贵,以手执炉闻香看似奢侈,实是丰富心灵的良方,中国的香道文化不能描绘现代人的忙碌与善忘,却仍然能显现先人的悠然与智慧,谛听纯净心灵的禅意与简朴。陈逸凯著:《沉香之美——郑尧锦的沉香雕刻艺术》,台湾真刚堂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佳矣此文!以“精英文化”论品香文化良有矣!盖人类文化自初始,其精英部分便掌控于王室、僧侣、士大夫手中,数千年来无论中西莫不如此。中华文化儒、释、道中之精英部分当然也掌控于皇室、士大夫、僧侣手中。品香文化以其附庸于儒、释、道,其成本之昂贵、文化之深厚、传承之循序,自然成为中华文化精华之一部分。特别是品香文化必备之“资粮”更使其千百年来不能广被,一直驻留于金字塔之尖端。虽然世界之脚步已接踵于普罗大众,而品香文化依然未能同于其他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之日本民族精英文化茶道而论,战前东瀛能享受茶道之乐者,非一般百姓,要皆华族、巨贾、僧侣以及高层文化人士而已。洎乎战后,特别是晚近三十年,日本“茶道”人口已占国民甚大比重,平民已达人人皆可享受茶道之喜乐境地。然而,有说者谓:日本今日一般百姓所享受之茶道,实非真正日本文化精华——“原茶道”。不过仅就形式而论,日本百姓之茶道依然似同两百年前,唯失去日本茶道之根本精神——“禅”!此真乃失其精华仅存形式而已。是以笔者曾作文道,东瀛今日茶道当分为“原茶道”与“新茶道”,“原茶道”犹为日本精英文化,而“新茶道”则为普罗大众通俗文化也。考其原因非“原茶道”之蜕化,实乃日本民众取其表而弃其精神,发庸俗之“幽古之思”而成就“新茶道”,此亦所谓顺应时代发展之产物也——遂使川端康成氏有今日日本茶道已沦为“恶俗茶道”之慨!

然则品香文化能循日本茶道走向“脱精英文化”之路否?答曰:否!其因之究竟,下文再论。在中华,诗词、古董、禅茶文化原体皆应为精英文化,然而近几十年来皆“脱精英文化”,沦为俗文化,且为知者谓为大俗、恶俗文化。此正同于日本茶道。中华品香文化,或能成为不脱精英文化而入俗品之仅存,此亦无他,是品香文化之“资粮”所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