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与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得名由来相同。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
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时受上大夫称号之稷下士多达七十六人。稷下学宫的存在,曾为当时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
而钟繇重建稷下学宫,改名青州书院,特聘郑玄为书正,也让郑玄欢喜不已。
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
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
可以说在汉末郑玄是和何休所齐名的,儒学大家,得此人为书正,也让青州书院人潮涌动,好不热闹。
看着如此学术盛况,刘陔也感慨万千。
“学问追前辈,名声付晚年”
感叹一句后,便进到了学院内,此时郑玄正在书院内授徒,而刘陔也不打扰,便在门外等候。
过不许久,郑玄授徒结束,刘陔也进到屋内。
“晚生刘陔,拜见康成公”
刘陔对郑玄一大拜。
“嘿嘿,王上有礼了,能得王上赏识,也是老夫之幸也”
“康成公客气了,康成公乃当世大儒,所受弟子以千计,其中也不乏顶尖,而且康成公治学经典,乃当今古文经的集大成者,而这也都让晚生钦佩不已,刚晚生冒昧在外聆听,也更加佩服仰望康成公之才也”
刘陔将郑玄夸得喜笑颜开,而刘陔带来的一些珍版书籍也让郑玄爱不释手。
之后刘陔与郑玄交谈许久才依依作别。
第二日,刘陔也特拜会了华佗,同时也见到了华佗所带来的张机。
“华先生这几年也辛苦您了”
“哈哈,王上客气了,能结识王上,并得王上赏识,也是草民之幸啊”
华佗捋了捋胡子,笑着说。
“对了,这位是我的好友张机,张仲景,南阳人,他的医学可不亚于我啊,有他接替杏林堂,我也放心,便将他推荐给王上”
“张先生,在下这里有礼了”
“王上不必多礼以后还望王上多多帮扶啊”
张机笑了笑,立刻扶起了刘陔。
而直到这时刘陔才知道这个张机就是历史上那位写出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
刘陔也大喜,特聘他为杏林堂的教习,同时在杏林堂开馆治病。
告别华佗,安排好张机后,刘陔也开始了在青州对自己的产业和乌堡进行了视察。
这也让周异等人大为震惊。
……
……
……
再往后,刘陔也去到第一军军中,对第一军在对黄巾的表现多加赞赏。
而在军中刘陔也发现了一位威武的壮士,看着极为雄伟。
“黄叔,这位是”
“禀主公,这位是韩当,韩义公,乃辽东郡令支人,属下在募兵时应征入伍,我观其作战勇猛,特升为一等军侯,领司马一职”
黄忠指着壮士介绍着。
“末将拜见主公”
韩当立刻跪下拜道。
而刘陔也立刻扶起了韩当。
“义公不可如此,我军中没有这么多礼数”
看着韩当,刘陔也是一脸无奈。
文台兄啊,在下可不是有意挖你墙角啊。
韩当,字义公。辽东郡令支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现在东吴开国四老有三位在自己这里,也就祖茂了,问题是祖茂历史上没有留下籍贯,刘陔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啊。
但能得到韩当也让刘陔大为欢喜,立刻下令升韩当为荡寇都尉,领第三师朗将。
韩当大喜,立刻跪下表忠。
而刘陔也立刻扶起韩当,勉励几句后,便离开了。
待青州之事结束后,刘陔带着众人出青州,又在渤海探访了邢颙。
渤海在邢颙的治理下也是非常繁华,百姓安居乐业,特别是邢颙新修道路,将各乡亭连接起来,使得政令可以直达乡里。
而且邢颙也在沿海劈地,准备修建码头,船厂,盐厂等,也让刘陔极为欣喜,虽然自己以前有要求沿海建设,但只是青州,而邢颙也是知道刘陔的愿望,所以在渤海主动劈地。
勉励邢颙几句后,刘陔在十月二十日回到了乐成。
出门半年多,也让刘陔非常想念家中的生活。
将周异介绍给众人后,刘陔也正式任命周异为国尉,同时领王宫礼乐长,周异也开心拜受。
不过刚回乐成便被两事给纠缠了。
因为刚一回来,甄荣甄逸亲自找到了刘陔,
“什么,你们想把伯伊长女甄姜嫁与我为妾”
刘陔一脸疑惑的看着二人。
“正是,这几年我等与王上合作,也感受到王上的志向高远,而且臣与臣家也得王上多有抬爱,现在大乱将起,我等也希望得到王上庇护,而我小女年芳二九,故特嫁小女,希望王上收留”
甄逸首先开口,在拱手一拜。
“可以,不过我有个小小的,有点无礼的要求”
刘陔笑着对甄逸二人行礼。
甄逸二人对视一眼,不知所措。
“不知王上所说何事”
甄荣拱手答道。
“我听说伯伊有一幼女,叫甄宓,年仅两岁,我也有一女,今年四岁,我想为她找一玩伴,想将他养入宫中,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刘陔说完,对二人笑了笑。
而二人立刻明白,看来外面的传闻不假啊,此王爱幼女啊。
“若王上喜爱,在下愿意将小女送入王宫中,只是长女的婚事?”
甄逸也没有什么意见。
刘陔本想拒绝,但是又怕寒了二人之心,于是拱手说着。
“此二位可直接给我母妃说,我想她不会拒绝,之后再定时间便可”
二人开心的笑着。
“那就多谢王上成全了”
于是第二日二人找到了崔氏,崔氏也满心欢喜,便定在了明年一月十二日将甄姜,甄宓二人一起接进宫中,于是刘陔后宫又多了两人。
而另一事,便是张宁。
刘陔处理了完众事后,便回到了殿中准备休息,可是确遇上了张宁。
“拜见王上”
“你怎么在这里,不去休息吗”
刘陔看着一脸红晕的张宁,也关心的问着。
“谢王上,只是许久未见王上,所以拜托卞姐姐,今夜特来拜会王上”
刘陔看了看张宁后,便走到了殿中,坐了下来。
“对于黄巾之事我也非常抱歉,我确实想救下他们,可惜确无能为力”
刘陔说完叹了口气。
“王上不可如此说,其实宁儿明白,此事不怪王上,而且我父也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不在受苦,这段时日我在乐成也听说了王上的一些事,我也知道,我也知道王上将冀幽青三州的黄巾上百万妥善安置,所以婢子是真心感谢王上,而且这段时日,婢子也想了许多,婢子也愿意留在王上身边,永世照顾王上,绝无怨言”
张宁说完也跪了下来。
刘陔立刻起身,亲自上前扶起了张宁,慢慢的看着她。
“周仓裴元绍之所以没有回来是因为他们随船队出海了,等他们回来,必然已建立功勋,这对他们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谢王上成全”
看着张宁笑着看着自己,刘陔突然心生怜悯,眼前这位女子也不过十四岁,就算按虚岁也不过十五岁,虽然长相清秀,虽然看上去却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但毕竟还是一少女,或许不同的成长环境也让她缺少了常人那种欢乐,而多愁善感。
刘陔突然明白为何那位大贤良师会将他的女儿送给自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看着眼前的张宁,刘陔也深深的看入了神。
而张宁也没有逃避的意思,也是抬头深深的看着刘陔,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自己的父亲将自己送给眼前这个男人后,张宁就知道他将是自己未来的夫君,也是自己唯一的依靠。
所以张宁早就做好了献身的准备。
二人看了一会后,刘陔闭上了双眼,开始用嘴靠近张宁的嘴。
很快二人便亲吻在一起,而张宁也异常的主动。
之后刘陔将张宁抱上了床,开始为她宽衣解带起来。
第二日,刘陔便找到了崔氏,崔氏也同意将张宁立为妾室,于是刘陔正式将张宁迎入王宫,成为了卞雪,月儿后的第五夫人。
所谓第五夫人,也是刘陔自己定下的,第一夫人肯定是蔡琰,第二夫人是卞雪,第三夫人是月儿,第四夫人是明年一月进门的甄姜,第五夫人便是张宁了,至于吴苋,继续当书童去吧。
自此,刘陔又开始了以前一样的生活,不同的是以前是两个人轮换,现在是三个人。
……
……
……
就在刘陔回到乐成后,在东夷岛南,今天九州岛南的鹿儿岛县,一支舰队正在这里驻扎。
为首的几人也是围坐在一张大地图前,商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