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篇:我创故我在

播下一颗慧学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句话,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大概是我们刚入小学不久就铭记于心的一句名言、一个真理。是啊,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当我们长大后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总在不断强调这个道理,不断地听到别人说,或者对别人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但是在当下,到底有多少人还在坚守阅读的习惯,又有多少人仍在坚持每天读书、读纸质的书呢?恐怕是少之又少了。手机霸占了现代人太多的时间,刷屏已经变成很多人新的生活习惯。有人预言在这个匆忙的信息时代,大家都靠着WiFi、守着微信刷存在感,谁还舍得花时间去读书?所以“书虫”将变成一个陌生的词,远离我们的生活。

但书真的要淡出我们的视野,远离我们的生活吗?这无疑是可怕的。我们必须警醒,网络阅读、微信刷屏,都只是阅读的一种形式,但绝不能是主要形式。一般而言,网络文本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时事信息确实是上网比较方便。但网络上的信息未必可信,网络的阅读未必有益。只有纸质书才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要想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深刻,最好还是要与书有深度接触。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该“深阅读”的思维深度与感受变“浅”。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的发言中强调:“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我们常说的‘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恐怕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也更应该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

不仅成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与其让网络游戏充斥孩子们的童年,不如让好书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怎么样让孩子们喜欢书本这样一个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心却很丰富的玩伴?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无书不欢的教育工作者——做一个有书卷气的教师,特别是做一个有书卷气的语文教师。设想,教师以课本为径,带着孩子们穿梭古今、对话古典、经历故事、体验美好人生,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教师不仅自己要爱看书,还要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读他们喜欢的书,为孩子们推荐更多值得看的书。一个语文教师要知道,语文不是课文,教语文也不单单是教课文那么简单,从读懂一本教科书进而爱上更多趣味无穷的书籍,语文的路才会变得开阔,语文的核心能力才能真正转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伴随一个孩子终生。

所以,就让更多的好书走入课堂吧!就让更多的教师带着孩子一起读书吧!怀揣着这样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开始预想对基础性的语文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把课外阅读的时间转移到课内来。当老师们把讲解课文的时间简缩下来,把作业的时间简省下来,把单一的书本内容简化下来,那么经典就能走入课堂,阅读就能真正地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就这样,一个阅读计划萌芽了。

既然要把阅读挤入课堂,要建立一个新的阅读课程体系,那么首先要确定读哪些书。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并不缺少书,也不缺少好书,但是正因为书太多了,所以我们什么都想看,可什么都没有好好看。当下,我们缺少真正经过整理与梳理的,特别适合孩子们看的好书。

对此,我们首先从教材中精选推荐书目。在每册教材中都会有一些推荐书单,以往教师可能没有时间带领孩子们去细细地阅读,也没有精力对推荐书目进行整理,甚至也有可能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好好看过那些书。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把推荐书目都读一遍,甚至很多遍,一边读一边思考:“真的好看吗?真的适合吗?真的有必要成为一个课程,对教材进行补充与完善、拓展与延伸吗?”就这样安安心心地读、心无旁骛地读,读完了以后教师才能认真地、细致地理出第一批书目——必读书目。所谓必读,就是必要的、必需的、人人都看的、个个都读的,数量可能不多,但是确实是最精华的。孩子们看了以后觉得不过瘾:“啊,才这么些呀,不够看怎么办?”之后再进行第二个环节,即根据孩子们的喜好程度、推荐指数对书目进行补充与完善,这就形成了在必读书目之外的选读书目——有些是适合男孩子看的冒险类小说,有的是适合女孩子看的幻想类小说,还有的是大家都非常热爱的绘本、历史类小说等。把有相同喜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看一类书,大家就有了共同的阅读圈,也有了共同的讨论区,一个班级就开始弥漫着书香了。慢慢地,家长也加入讨论的队伍中,谈谈他们曾经看过的书,聊聊目前正在热销的书,特别是新时代作家的最新优秀作品,使得书单变得更加开放,选择性更大,这就是荐读书目了。几易其稿,原本短短的一份书单变得越来越长,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这是家长、学生、老师共同打造的阅读书单,必读、选读、荐读三种阅读书目类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假设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每学年在校读20本书,那么六年就是120本,这就是一个学校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啊!

就这样,课外阅读悄悄地走入了课堂,进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晨读、午读、暮读,一卷在手,快乐无忧。随处可见的“小书虫”——树下的、廊前的、草地上的,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初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孩子和教师一起安安静静地读书,用大段大段的时间读书。有时候是一个早晨,有时候是一个中午,有时候甚至是长长的一个下午,没有作业练习,也没有讲解教学,更没有生气发怒,仅仅就是安安静静地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着一种单纯的美好。这样坚持了一年以后,教师引领孩子慢慢地开始交流与确定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孩子并不是给他们时间他们就会看书的,就懂看书的;有些孩子在阅读时间里东张西望,有些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有些孩子在阅读分享时张冠李戴。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呢?

其一,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批注。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幅简笔画都可以。读书留痕,做摘记是一种可爱的阅读姿态。其二,可以做一些阅读的思维导图,如人物关联图、情节推动图、心情波动图,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一张清晰的示意图,让碎片化的信息得到关联和聚合。其三,可以提出一些在读书过程中的问题,如看不懂的、不明白的、还想与别人交流的。带着问题读书更是一种可喜的阅读品质。保障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提供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推荐一些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让孩子与作者共鸣,与主人公对话,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喜怒哀乐。就这样,阅读课从有意思开始,慢慢地变得更有意义了。

无需置疑,经典作品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站在不同的角度阅读,就有不一样的阅读体会与收获,正如大家熟知的那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大概会花一个月的时间共读一本书;而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选择与该书内容相关、主题相关、作者相关的其他作品来同时浏览。在此基础上,一本好书经历了一个被越来越多孩子喜欢的过程:推介—交流—分享。

首先是推介。可以是别人的推荐,也可以是自己的推荐,总之要充分说明理由,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推荐出去,让一本好书有更多的“粉丝”。推荐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可以是口头的介绍,也可以是书面的再现,甚至还能像产品推销会那样的发布会;总之,推荐形式一定要又好玩、又有看头,能够充分地激发别人的阅读期待。

接着是交流。这是在激发他人阅读期待的基础上,对书本的内容、情节、人物进行一一汇报的过程。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动点、兴奋点、疑惑点与伙伴进行交流、讨论,以此来判断与思考:“我读懂这本书了吗?我的感受与别人有哪些一致的地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在交流中,每一个孩子应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最后是分享。在共读基础上,孩子们聚焦一两个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与分享,也可适当采用小队汇报、小报展示、读后感交流等各种形式来丰富阅读收获。孩子们仿佛进入了书本,经历着书中的故事,感受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书本中走了一个来回之后,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语文课也因此变得更有意义。

读一本好书就是经历一段奇特的人生,就是欣赏一处美丽的风景,就是认识一些有趣的人。在时间保障、人员保障、书目保障的基础上,能不能继续考虑让阅读的内涵更加丰盈、让每一个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比如,能不能形成一到六年级不一样的发展序列呢?能不能让孩子们以更有趣的形式来呈现他们的阅读成果呢?能不能通过读书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发展更多的语文素养呢?这是这一拓展型课程走向深入的一个新的发展点。这个课程设计的基点,是让孩子们在了解书本情节的基础上,继续获得更多收益。就像一个聚宝盆,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淘到属于自己的一桶金。

就拿2017年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来举例吧。这一部电影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关于亲情,关于梦想,关于死亡,等等。有些孩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体会:“从墨西哥的亡灵节我想到了中国的清明节,原来这一个节日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形式,但以后我要把它变成一种仪式,来表达对我家的所有故去亲人的爱。”这就是电影在给人视觉享受的基础上给人带来的精神启迪、思维碰撞以及思想教育。这远比说教有用得多,也深刻得多。

书也是一样的。经典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当孩子们走到它面前的时候,还要有一定的仪式来与它对话、与它共鸣。为了让这一种对话与共鸣切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也为了让这一种对话与共鸣能够及时地传递出孩子们自己的声音,我们采用了活动化的形式来呈现读书的成果,以口语表达的序列形成能力的发展线索:一年级读一读绘本,二年级编一编童谣,三年级讲一讲故事,四年级演一演童剧,五年级谈一谈看法,六年级辩一辩观点。

此时,书不再仅仅只是书。孩子们手拿书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有时是抑扬顿挫地朗诵,有时是绘声绘色地讲演,有时是有理有据地辩论。他们变得更自信,变得更阳光,变得更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与看法,这不正是我们所乐见的吗?

让书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财富,成为孩子童年的伙伴。读书的过程,分享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们在不断生长与变化的过程。不论他们的声音是否稚嫩,不论他们的足迹是否清晰,不论他们的进步是否明显,有一点无需置疑,那就是他们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在学校的正大厅,我们用一本打开的大书来迎接每一个孩子,我们传递给孩子们一个信息:我爱阅读,阅读里有一个世界;我在这里,我就是一个世界。

继续往前走,我们在旁边的一个小牌子上写下这样一首小诗:

 

一点点种子

一点点泥土

一点点整理

一点点这个那个

一点点阳光

一点点雨水

一点点等待

然后一朵小花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怀揣着希望与理想,静静地守望。愿每一位教师,都是阅读者;愿每一个孩子,都是小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