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记得是三个月前的八月份,罕梁博士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个书稿,并邀我写几句话作序。我说要先拜读一下书稿看看是不是能够读得懂再定是否接受这个光荣的任务。

但是这个学期又是异常的诸事忙乱,星期四一整天的北大本科生及研究生授课及旅研中心研究生周会,然后是全国各地的政府培训与各个大学的学术会议,同时还要担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处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世界各国旅游学者来访北大的接待工作,主编一种《旅游规划与设计》期刊,协调规模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中国古村镇大会,主编深圳海天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中国传统村落丛书”第一辑“中华文化区里的传统村落系列”15本,同时还要完成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旅游出版社交办的“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三辑“明清外国人游中国”十多种游记作品的遴选、通读与导读撰写工作……当然,还要适当赚钱养家糊口。这么一来,就把拜读《成行》一书的任务暂放一边了。

十一月中下旬之交,就在忙完了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之前后,罕梁博士数次致询检查我的工作,也算是巧合吧,正好前一阵连续去南非、广州出差,犯了咳嗽的毛病,本来想抗一抗就好了,谁知竟然咳嗽到影响出镜(短期内不宜面对公众演讲啦),正好躲在家里读《成行》一书。一旦翻开目录,就被该书的视角、领域、解释的方法、讲述的幽默、论证的严谨所吸引:一口气花了两天基本上通读了一遍。如果大家没有时间再往下读我的序言,我就一句话给你推荐:赶紧去网购一本来阅读或收藏。

近年来,旅游学界颇有一些文艺呈现欲的作者推出了他们在严谨但显得枯燥的日常论著之外的新型作品,或者干脆在旅游研究之外还耕作了他们的自留地,绘画摄影、吟诗作对、随笔散文,不一而足,并且有些作者还将其正式出版,令我这个打从小就喜欢做文学家梦的不文不理、亦文亦理的旅游地理工作者垂涎欲滴。记得中山大学的保继刚教授连续出了两本旅游摄影集,还和他夫人戴凡珠联璧合地配上了中英文双语的解说文字(戴凡文,保继刚摄影:《美加十万里行记》,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保继刚著/摄影:《走过三大洲》,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原来在东北呆了半辈子最近跑到海南做国际旅游岛研究顺带避避寒的旅游体验大师谢彦君,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销量很大的《基础旅游学》,估计是夹带私货搭配着出版了他压箱底的私密性的心理感悟和散文、诗文混合的作品集,而且连续出了两版,可见其多么自得其乐!(哈哈哈哈);听说最近彦君兄又在旅游出版社出了一本随笔集《灵水识谭》,据说连里面的插画都是他自己涂上去的,不过这一次是新的力作不是搭配进去的。(哈哈哈)(谢彦君:《枯叶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谢彦君:《枯叶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谢彦君:《灵水识谭》,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年版)。另一位旅游学界更年轻一些的大牛戴斌博士身任官方旅游研究院的院长,平日所受各种约束不可谓不多,但他除了在平时的演讲当中时不时来几句经典诗句和格言并由此展开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道理,在散文著述方面也是硕果累累而且握得满满的家国情怀(戴斌,语路:《旅游学术随笔集》(一),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戴斌:《天下:旅游学术随笔集》(二),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还有一位住在南京的东南大学的喻学才教授,按照学科出身来讲他本身就算是文人,对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学、旅游文化那是他的看家本领。当然,严肃的科学研究著作等身之外。最近他也把躲在南京不知哪个角落、不知是不是真实建筑物的三元草堂(担心他的草堂通不过消防审核,哈哈哈!)里捣鼓多年的散文出了一部颇具个性的随笔(喻学才:《三元草堂随笔》,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虽然以上列举的我几位交往很多年月、情谊好多万丈朋友们的非严肃作品都各有千秋,令我心向往之甚至也曾跃跃欲试企图出版一部打油诗加胡说八道的小书。但是,当我读到《成行》时,仍然认为这是一本目前为止旅游界里最懂散文、散文界里最懂旅游的作品。很多情况下,两位作者选择某个话题时,往往会从很不被我们注意的一个细节入手,但经他们慧眼一瞥,从他们熟稔于心的旅游科学大辞典中信手拈来一个与之相匹的理论、曲线、模型或者其他类似的解释,就会令读者心领神会、哑然失笑。当然,那些在旅游管理专业读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人当年在教室里面对这些理论、模型、公式推导曾经一头雾水的你们,是不是读到这种作品时就会感觉轻松好多、理解上也顿感容易好多了呢?

是为序。

吴必虎

国际旅游研究院 院士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主任

2017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