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华雄战吕布的原来是他

在回顾当年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经历时,曹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


虽然讨董的军事行动因为“军合力不齐”“势利使人争”等原因最终归于失败,但其间还是涌现了几个英雄人物,比如曹操。曹操彼时三十五岁左右,犹自怀着一腔忠君救国的热血,和后来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不可同日而语。他不肯像绝大多数诸侯一样按兵不动、整日纵酒,而是亲自带领着招募来的义军向董卓发起了进攻。

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像非正义的军队都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曹操就遇到了董卓手下一支特别能打的军队,领军者名叫徐荣。一来徐荣的兵马多于曹操,二来徐荣的军队久经战阵,而曹操带领的是一支刚刚招募起来的新军,结果曹操被徐荣打得一败涂地,伤亡惨重,连他自己都被敌箭射伤了,多亏遇到忠心护主的曹洪才逃得了一条命。

虽然曹操吃了败仗,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返回关东联军大营后,他苦心孤诣地劝说驻扎在那儿的诸侯协同作战,联手破贼,可是没有人愿意听从。最后,曹操不得不东下扬州重新募兵,准备继续为大汉朝鞠躬尽瘁。

当时和曹操一样奉行实干精神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孙坚,而且孙坚的战绩远胜于曹操。

孙坚在和董卓军交战时也曾吃过败仗,那次失败不但让孙坚损失了四员大将中的祖茂(另外三位是程普、黄盖和韩当),还致使大批将士被俘惨死。但孙坚的斗志比曹操还要坚定,他召集起失散的兵将,又一次走上了讨伐董卓的战场。

孙坚军和董卓军之间的转折性战役发生在阳人城(在今河南汝州境内)一带,孙坚先是坚守不战,等到对方攻城失利、疲乏松懈时,他出其不意地打开城门,指挥着将士们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向敌军,结果把董卓军杀得抱头鼠窜,四散奔逃,并且斩杀了董卓手下的一员大将,这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在《三国演义》里死在关羽刀下的华雄。

阳人一战让董卓见识了孙坚的厉害,董卓改变了策略,派李傕前来讲和,不但要跟孙坚结成儿女亲家,还许诺安排孙家子弟担任刺史、郡守等职。孙坚不为所动,大骂董卓,严词拒绝。孙坚的这一壮举会令人想起后来关羽拒绝孙权提亲时的历史性一幕,但其实二者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随后,两军在洛阳城外展开了大决战。尽管董卓亲自上阵指挥,最终他的主力还是被孙坚率领的军队打得大败。这时,曹操、王匡等诸侯群起响应,表示要与孙坚一起兵发洛阳,和董卓血战到底。董卓被关东联军的气势吓坏了,强迫小皇帝和文武百官跟随他放弃洛阳去了长安,同时安排吕布驻守洛阳负责断后。

吕布虽为一代骁将,却也无奈董卓大败、军心惶惶的境况,在孙坚的凌厉攻势之下,不得不带兵撤出洛阳。孙坚进入洛阳后,祭扫宗庙,修缮皇陵,一片忠心苍天可鉴。

读至此处,肯定会有朋友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华雄是被孙坚斩杀的,吕布也是被孙坚逼退的,那么,刘、关、张三兄弟在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中做了什么呢?答案很令人遗憾:什么都没做。因为他们没有参与董卓讨伐战,而是正跟随着公孙瓒奋斗在平定第二次黄巾之乱的战场上。在《三国演义》里,公孙瓒名列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并没有参加这次行动,同他情况相似的还有孔融、马腾和陶谦,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十四路诸侯讨董卓。

这十四路诸侯中,真正一心为国的实干家只有孙坚和曹操,而后来正是他们两位的后人分别建立了三国中的吴和魏两个政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孙坚和曹操在讨伐董卓时的实干精神已经为各自家族将来的发迹辉煌埋下了不可忽视的伏笔。

试想一下,如果刘备和关张二将也在讨伐董卓的历史现场,他们肯定会像孙坚和曹操一样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奋不顾身。正是在此基础上,罗贯中虚构了脍炙人口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两个精彩故事虽非历史真实,但却真实可信,这恰恰是作为文学经典的《三国演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