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时段分布特征——递增性

根据本书附录一统计,北宋温州籍进士为90人,南宋为1187人,阙年进士30人,共计1307人。而唐代温州进士仅3人,元代为11人,明代为143人,清代为37人元、明、清三代统计数据来源于冈元司《南宋时期温州的思想家和日常空间——东南沿海社会地域文化的多层性》,载《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在温州科举历史中,宋代达到了巅峰,从温州整个历史时段来看,宋代尤其是南宋具有特别明显的聚集性。

北宋共开科69榜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附录一“宋代科举一览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297页。,祥符八年(1015)以前的33榜中,温州无进士。元丰八年(1085)以前只有12榜中有温州进士,且其中除了庆历六年(1046)、治平二年(1065)榜为2人,元丰二年(1079)榜为3人外,其余各榜均仅1人而已。但在元丰八年(1085)后,温州士人登科记录就再无中断,从崇宁元年(1102)开始,没有一科登第人数少于3人,并且在政和二年(1112)和政和八年(1118)登科者超过了10人。南宋共开科49榜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附录一“宋代科举一览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7—301页。,除了建炎二年(1128)为6人之外没有一科登第人数少于10人,且有10科均超过了30人,平均每科登第者约为24人。在咸淳元年(1265)更是达到了令人惊讶的97人之多见表3-5。

表3-5 宋代温州各榜进士登科人数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备注:温州四县内双重籍贯进士各按1人次计入有争议的县域,全国进士数据以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附录一《宋代科举一览表》为准。

从全国范围来讲,在北宋时期,温州进士数仅占全国的0.47%,比率超过1%的仅有北宋末期徽宗朝的3榜。到了南宋,温州科举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温州进士数占全国总数的比率高达5.09%,没有一榜低于1%,仅有5榜比率低于3%。

为更直观地考察宋代温州进士的时段分布特征,笔者以每五届科举为一个时段(仅祥符八年—景祐元年为六届、咸淳元年—咸淳十年为四届),对其进行阶段性考察。从图3-1可以看出,宋代温州进士登科数基本上呈递增趋势,整个南宋时期,每一时段的进士总数都在80人以上,并且从淳熙二年开始,直至南宋灭亡,除了“淳熙二年—淳熙十四年”这个时段为98人外,其他各时段进士数均超过100人,最后两个时段分别达到了150人和192人,为整个温州科举登科数的最顶峰。

图3-1 宋代温州进士登科人数阶段性变化

具体到温州下属的各县进士时段分布情况,从纵向比较来看,登科进士数的变化趋势和温州总体一致,基本上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北宋时期,作为州治所在地的永嘉县具有绝对优势,进士登科54人,约占进士总数的一半,瑞安处于第二位,但仅为永嘉的二分之一,乐清进士登科仅有1人。到了南宋,情况有所变化,南宋前半期(宁宗朝以前)永嘉县仍占有绝对优势,但至南宋后半期,平阳、乐清、瑞安三县的进士登科比例显著增加。以永嘉和平阳两县为例,从宁宗朝至南宋灭亡共开科举27榜,平阳县有12榜超过永嘉县,4榜持平,可见平阳科举在南宋后半期有着极其明显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温州13位武举状元中,平阳竟占据12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