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欧洲火药库——动荡的巴尔干
- 一战战史二战战史大全集
- (英)伊恩·韦斯特威尔 (英)唐纳德·萨默维尔
- 23050字
- 2019-05-16 17:12:41
一、被肢解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国家,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极盛时的奥斯曼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包括整个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整个中东地区及北非的大部分,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控制了整个西欧到东方的通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期以来自认为自己的文明最优越,轻视工业和贸易,从18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到了20世纪初,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沦为半殖民地,被西方的殖民者称为“西亚病夫”。
19世纪刚开始,拿破仑曾断言土耳其的命运便是听凭列强瓜分。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时,土耳其有着许多敌人,而无一个盟友,因为谁都认为不值得和它结盟。一百年来,它一直被窥视左右的欧洲列强看作已奄奄一息,只等它死后下手。可是年复一年,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病人”却不甘死亡,衰弱的双手依然牢牢抓住巨大家当的钥匙不放。国势日蹙的奥斯曼帝国由此被迫寻求改革之路,几经折腾之后,改革无果而终。一度称霸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到19世纪上半期迅速衰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地区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之中,已成为昔日帝国的“遗产”,这为早已觊觎的欧洲列强大开了争夺的方便之门。尽管欧洲列强都企图利用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但它们都清楚一旦奥斯曼帝国崩溃,谁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拿到全部遗产。由于列强特别是英俄在奥斯曼的利益难以相容,他们无法就瓜分帝国遗产达成一致。所以保持奥斯曼的存在并使有关大国在近东的势力保持一定程度平衡,便成为他们都能接受的一项权宜之计。
进入20世纪,垂暮的奥斯曼帝国更是江河日下,首先是刚刚统一的意大利向奥斯曼帝国在非洲的最后一块土地利比亚提出了领土要求,1911年9月29日,意大利出兵5万多人,在2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对利比亚发动了进攻。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10月15日,迫于巴尔干地区战争的威胁,奥斯曼帝国与意大利在瑞士洛桑附近的乌希签订和约,将利比亚割让给意大利,同时割让的还有多德卡尼斯群岛和罗得岛。
地处欧、亚、非三大洲地带的巴尔干半岛,是三大宗教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曾先后属于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自古以来就是强者逐鹿、兵马驰骋之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冲突、交融,众多王国或帝国的版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变化,形成历史上极为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奥匈帝国乘奥斯曼帝国陷于国内斗争,在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1911年的意土战争之际,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战争里失去了巴尔干的领地,除了色雷斯及埃迪尔内,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土耳其有一个无价之宝,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因为它正好处在各条权力之路的会合处。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尽管失去了许多,但在1914年“一战”爆发的时候还是要比法国、德国、奥匈帝国加在一起还大。1914年10月,德国送给土耳其的战舰“戈本”号突然袭击了俄国在黑海的港口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揭开了土耳其参战的序幕,土耳其最终倒向了同盟国。
在“一战”中,土耳其也打过许多可以称道的战役,其中加利波利半岛登陆战役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其在战法运用、武器和兵种投入上,都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登陆作战的特色,被誉为“最具现代意义萌芽的登陆作战”。此役可以被称为“西亚病夫”土耳其的崛起之战,一直瞧不起土耳其的英军遭到了惨重损失,狼狈而归,英法联军唯一成功的是,他们在撤退时无一伤亡。这一战结束了英国“诗人将军”伊恩·汉密尔顿上将的军事生涯,丘吉尔被调离内阁,战役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
土耳其与俄国是世仇,加利波利战役后,土耳其于1914年底在高加索与俄国展开了搏斗。庸碌无能的土耳其陆军大臣恩维尔帕夏,亲自统率约15万人的第三集团军与约10万人的俄军对垒。在恩维尔帕夏的光荣之梦的驱使下,土耳其人在卡尔斯和阿尔达汉遭到惨败。第三集团军大部战死或冻死。到第二年初战役达到高潮时,土耳其一个完整的军又被歼灭。高加索之战,使土耳其又受到了沉重的打击。1916年,土耳其的内政部长穆罕默德·塔拉特对帝国内的亚美尼亚人成立第五纵队的可能表示忧虑,下令逮捕亚美尼亚领袖,要求实施特西尔法,开始大规模驱逐及屠杀亚美尼亚人,强行将数千人带到叙利亚沙漠的营地,事件最后演变成种族灭绝。在战争时估计有150万亚美尼亚人因饥饿、缺水、暴晒、盗贼掠夺而死亡,这场种族大屠杀在战后一直遭到人们的非议。
1917年英国人发动了加沙战役,土耳其以3.5万左右的兵力,抵挡英国12万人的军队,俘获英军9000人以上,但其余人的下落没有报告,他们大概不是被杀就是逃走了。这是一次代价很大的战役,英军伤亡了4万人,疾病也给部队造成重大损失,莫德将军本人则罹霍乱而死。英国人新派到巴勒斯坦来的一位绰号叫“公牛”的艾伦比将军于月末集结他的兵力,向加沙发动第三次进攻,土军防线后缩而且崩溃,耶路撒冷成为了“公牛”艾伦比献给英国的圣诞节礼物。艾伦比的一击,使土耳其人的士气低落到无法补救,据记载,逃兵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仍服军役的人,土耳其从此已不再成为中欧强有力的成员。
在战争初期,奥斯曼帝国取得了多次重要的胜利,也遭遇不少挫败,战后,《色佛尔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这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奥斯曼帝国就此瓦解。“一战”后,土耳其沦为战胜国的半殖民地,凯末尔领导人民革命,取得独立后,在土耳其开始了改革,向西方学习。凯末尔认为真正的工作刚开始,获得独立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振兴民族经济,走上富强,只有改革才能消除土耳其“西亚病夫”的称号,才能使土耳其崛起于世界。
二、巴尔干战争的前奏曲——意土战争
1911年,在非洲爆发了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的战争,这场战争又称为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它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1911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巨大而腐朽,周边的国家就像一群鬣狗,都想从它庞大的身躯上撕下一块肉来。号称欧洲五强之一的意大利早已对土耳其帝国在非洲的领地垂涎三尺,它一直在观望着其他欧洲势力向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不断扩张的情景。法国继占领了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后又开往摩洛哥。与此同时,英国控制了塞浦路斯、埃及和苏伊士。鉴于当时意大利人强大的民族主义运动,占领当时在土耳其统治下的的黎波里塔尼亚,是重新确立在地中海平衡地位的唯一可行的途径。但要达到这一目的,意大利必须得找到一个理由、一个借口。意大利对奥斯曼帝国北非属地的黎波里早就抱有野心,占领的黎波里是意大利争夺地中海霸权、向北非扩张的重要步骤,它的这一行动事先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支持。1911年7月发生的摩洛哥危机为意大利的进攻提供了有利的时机。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政府以它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利益受到侵犯为借口,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同意它进驻的黎波里,在遭到拒绝后于次日向土耳其宣战。
在为宣战做准备期间,意大利军事新闻媒体和民族主义媒体均不停地报道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军事骚乱”,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卡内瓦将军的率领下,意大利两万多人的部队分别于10月1日和10月12日两次登陆的黎波里。但他们遭到4000多名土耳其部队,特别是柏柏尔骑兵的猛烈抵抗。登陆本格哈兹时,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600多名意大利士兵战死。入侵的意大利部队迅速增扩至10万人,与2万名利比亚人和8000多名土耳其人作战。10月29日,意大利海军开始炮击土耳其伊庇鲁斯地区海岸城市普雷韦扎,并击沉了土耳其鱼雷艇数艘。11月5日,意大利海军登陆部队炮击并占领的黎波里和图卜鲁格。11日,意军进驻的黎波里,并在胡姆斯、德尔纳和班加西登陆,至月底占领利比亚重要滨海城市,但遭到阿拉伯部落军队和来自埃及、突尼斯等地阿拉伯志愿军的有力抵抗,向腹地的进攻进展迟缓。
在这场战争中,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了飞机,意大利驻西西里空军基地的飞机向敌人进行了轰炸。当陆地战争成为一场消耗战时,意大利发动了闪电般的海上进攻——五艘驱逐舰成功穿越达达尼尔海峡,与此同时,海军司令米洛率领的一支远征部队占领了罗得岛和位于爱琴海的12个土耳其岛屿。两万余人的意大利军队在飞机配合下,在的黎波里登陆并控制沿岸,意海军占领罗得岛和土耳其沿海的多德卡尼斯群岛的一些岛屿。这时适逢巴尔干战争即将爆发,土耳其处境危急,不得已只好被迫让步。1912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两国在洛桑签订了《意土和约》,土耳其放弃了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主权,恢复两地的旧称利比亚,并承认意大利继续占有佐泽卡尼索斯群岛,经过近一年的战斗,意大利终于从土耳其的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意大利的这一行径令奥匈帝国感到慌恐,他们害怕这件事会对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产生连锁影响。奥匈的担忧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看到意大利如此轻松地击败了软弱的奥斯曼帝国,在意土战争结束后不久,巴尔干同盟成员就袭击了土耳其帝国。1912年10月,巴尔干半岛的黑山王国紧随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之后,也向土耳其宣战,引发了第一场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打破了欧洲各方势力的平衡局面,导致了地区局势的动荡不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动荡的巴尔干
没有人会对欧洲东南角爆发动乱感到奇怪,也没有人会对塞尔维亚是动乱的中心感到奇怪。1914年的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最不稳定的地区,这里杂居着许多因边界定义不清而时常爆发武力冲突的小国家,相互仇视的民族混杂在一起,各方都坚持自己有扩张的权利。虽说塞尔维亚王国很小,却难以忍受野心和怨恨的煎熬,从来不愿被排除在冲突之外。1914年,由于拼凑而形成的国家相互之间不安定的疆界,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极特别的地区。在那里,各地都在自由地说着自己的语言,而语言是认同感的主要支柱,且每一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19世纪以来,巴尔干地区就是各种势力相互角逐最激烈的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在整个战争期间,巴尔干地区也是介入比例最大、战事最复杂的地区。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就要对巴尔干地区的情况有个了解,而在大战爆发前发生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尤为重要。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奥斯曼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在奥斯曼帝国长达四五百年之久的残酷统治中,巴尔干各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于19世纪先后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时已变成“西亚病夫”,成为第一个失去掌控力的帝国。巴尔干半岛各省一个接一个地宣称民族自治,或者脱离土耳其独立:1817年塞尔维亚取得自治权,1829年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也争取到地方自治的权力;1832年希腊独立;1878年塞尔维亚完全独立,而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也在同一年独立;保加利亚则于1878年取得地方自治权,并于1908年独立。尽管如此,在20世纪初,包括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色雷斯、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屿等,巴尔干地区仍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下。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其就像草原上倒下的一头大象,吸引了一大群的狮子、鬣狗和秃鹫。它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遂成为各国瓜分的重要目标。
各国的独立,使巴尔干半岛极不稳定。它的两个邻近的帝国——奥匈帝国和沙俄帝国——无法置身事外,都希望能在瓦解的奥斯曼帝国取得新附属国、新贸易伙伴甚至新领土,这使得它们经常爆发冲突,互不相让,在巴尔干半岛展开长达40年的暗中较劲。以德国为首的其他列强,则利用“利益均沾”的方式卷入这场地区冲突。面对着衰老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片土地,意大利首先发难,它对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土属的的黎波里早已怀有野心,于是在1911年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战争进行了一年,奥斯曼帝国对意大利的挑战显得无可奈何,充分暴露了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的软弱无力。但同时,巴尔干国家也看到,在分割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地方面,又多了一个竞争者意大利,于是,它们开始寻求结盟。这时候俄国也担心巴尔干地区被别的列强抢占,便竭力说服和促使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国家结盟。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战争阴霾密布,已是山雨欲来,各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已经成为了这些矛盾的交汇点,1912年终于爆发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黑山等国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由于各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所以这些交战国的身后,都有着大国的插手和较量。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长期是各大国觊觎的对象。俄国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19世纪中期,奥匈帝国也开始将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并从土耳其人手中接管了一些地盘。1878年的柏林会议削减了俄罗斯的新附庸国保加利亚的领土,奥匈帝国所得到的补偿是对塞尔维亚王国拥有强大的间接影响力,以及管理半自治的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的权力,而这些地方又正是塞尔维亚人想要得到的。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领土问题,各个民族都想建立单独的民族国家,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奥斯曼土耳其的基雅米尔政府拒绝了这些国家的要求,但这构成了“巴尔干同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黑山国首先对土耳其采取军事行动,“巴尔干同盟”的其他几个国家也随后向土耳其宣战。
巴尔干同盟国把重点兵力指向各自预先想夺取的地区,黑山军队进入阿尔巴尼亚北部,保加利亚军队攻打东色雷斯,塞尔维亚军队出击马其顿北部,希腊军队开赴马其顿南部。巴尔干同盟军情绪激昂,乘胜前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而奥斯曼帝国军队则丢城弃地,节节败退。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奥斯曼帝国军队。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经过激战,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加利亚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腊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耳其军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战争爆发后不久,被几个凶悍的巴尔干小国联手打得狼狈不堪的奥斯曼土耳其政府顿感处境危急,为了集中兵力于一线作战,遂向意大利表示让步,以求尽快结束意土战争。意大利也无意再战,于是交战双方于1912年10月15日在洛桑草签和约。18日正式签订《意土和约》,根据和约规定,土耳其割让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给意大利,并同意意军占领佐泽卡尼索斯。
巴尔干同盟军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国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奥斯曼帝国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底,奥斯曼帝国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1913年5月30日,交战各国在伦敦召开和会,原属土耳其的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希腊瓜分,塞萨洛尼基则被并入希腊,随后奥匈帝国加入和会,奥匈帝国恐怕塞尔维亚得到塞国西南面的阿尔巴尼亚后会变得更加强大,坚持阿尔巴尼亚必须独立。奥匈的动议与塞尔维亚的梦想相违背,塞尔维亚一直希望通过夺取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建立一个包含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及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里,塞尔维亚所得甚丰,但是奥匈帝国竭力主张阿尔巴尼亚独立,以再次封锁塞尔维亚进入亚得里亚海的通道。在这几个月内,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胜利者们因为战果的瓜分问题而争吵不休。5月30日,经过交战双方讨价还价和大国间的背后交易,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四国签订了《伦敦条约》,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奥斯曼帝国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伦敦条约》的签订,虽然结束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却加深了巴尔干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参战各国几乎都不满足,认为自己从奥斯曼帝国那里得来的不够,从而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埋下火种。《伦敦条约》的墨迹未干,仅过了一个月,“巴尔干同盟”内部就起了纷争,1913年6~8月,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这一回敌对的双方不同了,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黑山和奥斯曼帝国联合起来对付保加利亚了,保加利亚接替奥斯曼帝国成为了众矢之的。
保加利亚号称“东方的普鲁士”,在巴尔干同盟四国中它的战斗力也是最强的。保加利亚认为,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它出力最大,应分得更多更好的领土,应占有马其顿中部的斯科普里城,以及萨洛尼卡等地,甚至独霸马其顿。为此,它决定动用武力,驱赶希、塞等盟国军队。而塞尔维亚一心想得到马其顿的亚得里亚海出海口,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则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战利品的分配不公,使得“巴尔干同盟”国家中的三个国家都对保加利亚有意见。为了共同对付保加利亚,希腊和塞尔维亚经过秘密谈判,于1913年6月1日缔结了共同对付保加利亚同盟条约。正当这些巴尔干国家为分享战利品争得难分难解时,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又插了进来。在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9日夜间,对在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此时协约国集团则公开站在希腊和塞尔维亚一边。在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唆使下,巴尔干那几个小国又开始了你争我夺的战争。
对于保加利亚先发制人的进攻,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三国早有预料和准备,所以并不感到突然。它们很快便动员了六十万人的军队,全力应战。保加利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它原以为几天之内便可以打败对手,但事实恰恰相反,保加利亚军队的进攻一开始就遇到有力的抵抗,它的各集团军前进受阻,被迫转入防御。紧接着罗马尼亚利用保加利亚的困难处境,趁机向保加利亚宣战,奥斯曼帝国亦卷土重来,出兵东色雷斯。结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保加利亚腹背受敌,危在旦夕,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首都索非亚告急,保加利亚只好被迫求和,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和约,重新划定巴尔干各国的新边界。结果保加利亚不仅失去了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而且还失掉了一部分原有的领土。虽然塞尔维亚人在战争中攫取了在规模上两倍于自己国家的土地,但奥匈帝国却阻挡了他们进入亚得里亚海和世界海洋的通路,德国又一次阻止俄国支持塞尔维亚,而在德奥建立了强权联盟之后,塞尔维亚被迫做出了让步。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离了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因失去许多领土而大大削弱了的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以俄国为后台的塞尔维亚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成了扎进奥匈帝国身边的一根刺。从此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争斗日益激烈起起来,一年后,奥匈帝国皇诸斐迪南大公在它们之间有纠纷的地方萨拉热窝被刺,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巴尔干战争,使欧洲人放松了警戒。他们认为既然列强可以为了“欧洲协调”,共同努力使这两次的冲突局部化,那么同样也可以让巴尔干冲突永远局部化。但是,在维也纳,巴尔干战争使惊恐的奥匈帝国统治者下定决心,不可以再让塞尔维亚赢得进一步的成功。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没有满足巴尔干各国的领土欲望,反而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业已形成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该地区的争夺和角逐。巴尔干各国民族主义膨胀,彼此仇视,剑拔弩张,为一场新的冲突埋下了祸根。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巴尔干战争中处于不同命运和利益格局下的国家分道扬镳,分别参加了两个敌对的阵营。巴尔干的一系列危机为即将到来的欧洲战火提供了火种:一方面,奥斯曼帝国极其虚弱,另一方面,奥匈帝国和俄国又野心勃勃地想要使这种情形加剧,两者刚好结合起来。
四、美泉宫隐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奥匈帝国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914年,弗朗茨·约瑟夫占据欧洲历史上最成功家族的首领的位置已经有66年了,他统治着一个巨大的帝国,其疆界从现在的捷克共和国延伸到波兰腹地和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在维也纳城中的宫殿中,他向自己的帝国发号施令。维也纳是世界名城,其文化内涵之丰富、风景之秀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城市,约瑟夫从18岁时起就统治这个帝国,所以他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弗朗茨·约瑟夫出生在欧洲历史上地位最高贵、历史最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之子弗朗茨·卡尔大公与巴伐利亚公主苏菲的长子,在他年仅18岁时,其伯父、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宣布逊位,其父弗朗茨·卡尔宣布放弃皇位继承权,弗朗茨·约瑟夫继位,在维也纳登基,成为奥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国王、伦巴底国王、波希米亚国王,也成了欧洲最广阔领土的主人和最年轻的一位帝王,称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靠着天资和卓越的才能,年轻的约瑟夫很快平定了一些贵族的叛乱,维护了帝国的领土,初步奠定了自己的权威。在登基后的第六年,约瑟夫迎娶了自己的表妹——16岁的巴伐利亚女公爵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的美貌和独有的温柔气质,让约瑟夫为之倾倒,以至于半天见不到她,约瑟夫就觉得心神不宁,无心处理国事。伊丽莎白性格活泼,喜爱运动,尤其不习惯宫中繁琐的礼仪,皇太后苏菲很不喜欢伊丽莎白,婆媳相处得很不好,虽然在治国上约瑟夫很有才能,但面对妻子和皇太后的不和,他却显得手足无措。
约瑟夫是一个无论对待国家、民族还是家庭都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他弱化了个人的意愿,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出来。从他的卧室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努力,他摒弃奢华,卧室中只有一张简朴的铁床,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用冷水盥洗后,在床边的祷告小台前开始一个虔诚天主教徒的早祈祷,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在他的治理下,哈布斯堡王朝出现了中兴的景象。在他统治的最初十年即所谓的“新专制政体”时期,他亲自制定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与首相和外交大臣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一起开始恢复帝国秩序。1850年11月以武力威逼使普鲁士签订《奥尔米茨条约》,解散德意志邦联,向奥地利称臣。正是在约瑟夫执政期间,维也纳变成了世界一流名城。他下令拆掉城墙,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建起豪华气派的环城大道,并请来欧州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建起辉煌的建筑。在约瑟夫统治的前50年间,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很快,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播到整个帝国,维也纳附近、奥地利腹地、阿尔卑斯山麓和波希米亚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中心。
约瑟夫虽然很勤奋但智力却并不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不顾俄罗斯帝国对他的一贯支持,调动驻加利西亚的军队到俄国边境,迫使尼古拉一世从多瑙河沿岸撤军,这造成了两国永久的裂痕。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前曾悲叹奥匈帝国的背叛:“我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指望别人知恩图报。”1866年的普奥战争更是使奥匈帝国遭受沉重打击,被迫退出了德意志邦联,从此一个强大的邻居德国诞生了,而奥匈帝国的国势则每况愈下。这引起了匈牙利对维也纳统治的不满,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约瑟夫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中方案,但匈牙利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之间的二元体,也就是奥匈帝国将是由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的联合体并列组成,而约瑟夫兼任这两个国家的国王。
晚年的弗朗茨·约瑟夫屡遭不幸:他最疼爱的大女儿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1889年1月29日,欧洲的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报道了同一个消息——约瑟夫的儿子鲁道夫自杀身亡,年仅30岁。就在前一天,约瑟夫刚任命鲁道夫为王储,没想到,晚上鲁道夫便躲到维也纳一座森林中的一间小木屋,和情人私奔后双双自杀。与太后的不睦加上丧子之痛,使伊丽莎白皇后患上忧郁症,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旅行生活,1898年9月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卢切尼用一把磨尖的锉刀刺杀身亡,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出了什么事?”获悉妻子离世的消息后,已经68岁的约瑟夫老泪纵横,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大家都不在了,只有我还活着,像一个找不到家的孤魂。”伊丽莎白皇后的死使约瑟夫受到沉重的打击,他这一生没有再娶。但不幸接踵而至,他弟弟在墨西哥也没逃脱被暗杀的厄运,之前,他以唐吉诃德式的勇气接受墨西哥的邀请去那里做皇帝。紧接着,约瑟夫新指定的皇储、侄子斐迪南夫妇又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被刺杀。得知这个消息后,再也忍受不了打击的约瑟夫决定向塞尔维亚开战,随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战争爆发后,奥匈帝国连遭失败,他从此躲进美泉宫,成了形影相吊的隐士。这时的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的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在利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自己的权力。约瑟夫面临着危机四伏的现状。
弗朗茨·约瑟夫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这位看上去忧愁、疲惫、孤独的老人彻底厌倦了生活。他一直是最尽责的独裁者,84岁的时候还要黎明起床,跪着做完祈祷后,早晨五点钟准时坐在书桌前,开始一刻不停的工作。数十年的枯燥工作,留下了无数的失望和失败,他在闲谈中谈到对死的向往,就好像他知道一个奔跑了近千年的王朝正接近终点。虽然约瑟夫发起了战争,可是就在战争爆发两年后,他却突然祈求战争能停下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战争的破坏性远超过我的想象,不要打了,停下来吧,别毁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和人民。”遗憾的是,战争并没能如他所愿停下来。1916年,弗朗茨·约瑟夫在美泉宫离世,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身边的侍者说的:“你能在明天凌晨三点钟叫醒我吗?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战争的结束。”
约瑟夫的老年时光似乎没有一个穷尽,他很和善,虔诚地保存祖宗留下的传统,热切希望他的余生能在和平中度过。他顽固地忠诚于自己的责任,而无法让别人分担。在缅怀一位将军时,约瑟夫悲哀地说:“都死了,就是我不死。”当康拉德有礼貌地表示祝愿皇帝长寿时,约瑟夫回答道:“是的,是的。但是,人生原来如此孤独。”在他去世前几年,他就密嘱他最亲信的属下,开始筹划他的葬礼,他去世后,一场筹备已久的超级皇家葬礼开始了,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身着黑、黄两种皇家专属颜色的丧服,排成绵延十里的长队,护送着弗朗茨·约瑟夫的灵柩,皇家军乐队演奏着哀伤、凝重的挽歌,通红的火把照亮了半个维也纳城。弗朗茨·约瑟夫将风雨飘摇中的帝国留给了侄孙卡尔一世。这时的奥匈帝国已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卡尔一世即位后,为了扭转颓势,亲自担任帝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但大势已去。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了,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于是不得不向协约国求和。1918年11月,卡尔一世被迫退位,持续60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也宣告结束,而弗朗茨·约瑟夫为之努力了一生的王国也从此四分五裂,被瓜分得惨不忍睹、所剩无几了。
五、风雨飘摇——哈布斯堡的黄昏
在欧洲,哈布斯堡是个响亮而高贵的名字,从13世纪末期开始,其家族成员曾出任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帝国皇帝、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等,几乎统治过全部欧洲。哈布斯堡王朝的发展是靠联姻来实现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员一般不是武士或冒险家,他们天生地讨厌冒险。他们很少依靠手中的刀剑来扩张家族财产,更多的是依靠婚姻。哈布斯堡家族的名言是:“让别人去打仗,快乐的奥地利人喜欢结婚。”但到19世纪时它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在欧洲大地上只剩下奥匈帝国这块不大的领地,但在当时的欧洲来说,它仍然还是个大国。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中解决方法,有各自的首府,奥地利首府在维也纳,匈牙利首府在布达佩斯。奥匈帝国是当时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大陆的第二大国,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国,居于第三位。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政主要由组成它的11个主要民族之间的商议来决定。这种安排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即使决策过程变得极为复杂,重要的决定不仅需要获得维也纳的批准,也需要获得匈牙利首府布达佩斯的批准,而匈牙利总是寻找理由反对任何有可能削弱其在帝国内部地位的变革。
1848年欧洲革命取得了部分的胜利,哈布斯堡家族只得推举出年轻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出任皇帝。加冕时,踌躇满志的继位人年仅18岁,但他却在皇位上度过了68个春秋。约瑟夫一世执政期间,奥地利再一次走向繁荣。当时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他纠纷,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奥匈帝国成立以后,国内多民族的纷争和对外战争的失败令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再被削弱。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匈帝国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地,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内政方面,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国内其他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随着在萨多瓦的战败,奥匈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退出东欧后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地区,这就使得奥匈帝国和它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从此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俄国。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身为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的约瑟夫,理论上是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实质上由于帝国已经立宪,君主对帝国战争部长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帝国宰相,更由于他已经垂垂老矣,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由总参谋长在行使,在战争初期灾难性的惨败之后,军令指挥权又落到了德国顾问手中。
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诸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6年,约瑟夫一世未能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晓就离开了人世。斐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属于贵贱通婚,所生子女没有皇位继承权,皇储之位传给了他的侄子卡尔一世。卡尔一世在四面楚歌声中登上皇位,他年富力强,又是颇有经验和成就的野战军官,这使他拿回了部分军令指挥权。奥匈帝国民族众多,语言混杂,一个军官不可能通晓帝国所有二十余种语言,发展到最后,甚至连排长也无法让他所搜罗来的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全部听懂他发令的地步,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不要说作战了。到了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使风雨飘摇的奥匈帝国解了体,1918年,在奥匈帝国瓦解前夕,卡尔一世公开表示:“只要保留皇位,可以放弃一切政治活动。”但建立了共和国的奥地利不眷恋皇帝,卡尔一世全家被驱逐出境,而匈牙利也拒绝接受他们,从此,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携全家开始了国外流亡生涯,卡尔一世举家逃亡瑞士,哈布斯堡王朝自1278年以来的统治到此寿终正寝了。
六、“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的枪声
1903年,一群激进的民族主义军官掌握了塞尔维亚的权力,他们追求一种激烈的反奥匈帝国政策。这使奥匈帝国越来越将法俄支持下的塞尔维亚视为其生存的直接威胁。1908年,在一种离间塞尔维亚和俄国愿望的驱使下,奥匈帝国与俄国达成了一个协议,通过这个协约,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俄国由于其他帝国的反对却一无所获。塞尔维亚在当时是个最具雄心的国家,它在俄国的支持下一心要建成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内的“大塞尔维亚”,此时生活在波斯尼亚的塞族也一直企图摆脱奥匈帝国的控制,同塞尔维亚合并。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吞并让由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非常愤怒,因此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在边境上互相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19世纪起,沙皇俄国就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匈帝国企图向南扩张通至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巴尔干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19世纪末,奥匈帝国的国内政治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匈牙利的马扎尔人残暴地统治他们的少数民族,而奥地利的日耳曼人则寻求与某个民族结盟,以对抗其他民族。对于奥匈帝国来说,阻止俄罗斯人渗入巴尔干半岛上与他们同源的斯拉夫人居住地区是不够的。奥匈帝国是通过扑灭所有的民族独立运动才得以幸存的,所以阻止塞尔维亚人向奥匈帝国的南方扩展,变成维也纳的第一要务。20世纪初,一系列民族国家在巴尔干地区兴起,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强大起来,成为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居住在被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而一贯自命为“斯拉夫兄弟”保护人的俄国,对奥匈帝国入侵巴尔干半岛各国也表示不满,做了塞尔维亚的后台支柱。
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极为不安。塞尔维亚是巴尔干半岛上唯一对奥匈帝国具有威胁的国家。继1903年改朝换代之后,塞尔维亚领袖尼古拉·帕西奇采取公然反抗奥匈帝国的政策,塞尔维亚政府不阻止反奥匈帝国的秘密组织黑手党的任何活动,1903年以后的塞尔维亚,已经变成“猛咬奥匈帝国致命弱点的豺狼”。巴尔干战争的胜利,让塞尔维亚加强了自信心,同时也点燃了波斯尼亚的斯拉夫人的民族主义热情,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敌对情绪日益上升,波斯尼亚自然成了斗争的焦点,同时奥匈背后的德国和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也摩拳擦掌,此时的巴尔干半岛已经成了一座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库,而1914年刺杀奥匈皇诸斐迪南的事件,就成了点燃这个火药库的导火索。
对于哈布斯堡皇位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来说,1914年6月28日本来是个吉祥日子,这一天是他们结婚14周年纪念日,为了表示庆祝,他们要到在6年前并吞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去做一次特别访问。奥匈帝国从来是靠贵族联姻而发展的,是一个极为讲究身份等级的国家,而索菲亚原本只是斐迪南大公堂姐妹伊萨贝拉公主的宫廷侍女,只是她博得了斐迪南的欢心而成为了大公夫人。于是,在弗朗茨·约瑟夫看来,出身低微的她同侍女差不多,在哈普斯堡皇室的古老宫廷中,索菲亚一直受到冷遇,这次斐迪南大公带着他的妻子索菲亚一同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访问,也是想让索菲亚改善一下心情。斐迪南在到波斯尼亚视察之前,先到科诺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举行会谈,讨论塞尔维亚的局势,他们都认为,此时俄国国内困难较大,无法插手巴尔干战争,德皇建议奥匈帝国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进攻塞尔维亚,威廉二世还明确向斐迪南保证,假如俄国插手奥塞冲突,德国将援助奥匈帝国。会谈结束后,斐迪南赶赴波斯尼亚,他要视察在那里进行的一场军事演习,然后这位皇位继承人还要在夫人的陪同下正式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由于在维也纳索菲亚一直受到冷遇,宫廷的礼仪禁止她和她的丈夫同坐大公的马车,她也不能和他同坐在剧院的皇族包厢里,每逢宫廷大典,当索菲亚进入时,折门只开一半。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省的动机之一,就是斐迪南大公想使他的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他定于6月28日这天入城,但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是塞尔维亚人民的国耻日,奥匈帝国选定在这一天演习显然是具有挑衅意义的。皇诸斐迪南要亲自检阅这次演习的消息,早已于当年4月传出,萨拉热窝的市长已经发出了通告,表示对奥匈帝国皇帝派皇储访问波斯尼亚感到欢欣鼓舞,并代表市民表示忠心,市民们在住宅和商店门前张旗饰花,橱窗里处处可见斐迪南的肖像。20世纪以来,奥匈帝国用武力吞并了波斯尼亚,又想把邻近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纳入帝国的版图,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对此早已义愤填膺,塞尔维亚的一个激进民族主义组织黑手党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决定派人去暗杀前来视察这次演习的奥匈皇储。风闻此事的塞尔维亚当局为避免事端的发生,曾通过本国驻奥匈公使提醒奥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亚,将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奥匈政府对这一警告置若罔闻。
当萨拉热窝的简短访问开始时,6辆车篷折叠起来的游览车都停在火车站,第一辆车里坐的是萨拉热窝市长楚尔皮茨和他的警察专员盖尔戴博士,第二辆车载着皇储费迪南,索菲亚坐在他的右边,波斯尼亚军政府长官波蒂奥雷克将军坐在左边可以折叠的座位上,司机的旁边是大公的侍从官哈拉希伯爵。九点刚过,斐迪南大公夫妇乘坐敞篷车穿过萨拉热窝的街道向市政厅驶去,他身穿白色军装,笔直地坐在车里,和储妃索菲亚一起欣赏着这美丽的城市。斐迪南大公是个身材魁梧的职业军人,有着极高的智慧和意志,但都被掩藏在呆板冷漠的外表之下,无论谁看他的照片,不仅能感受到他的冰冷,还能感受到一种奇怪的空虚。波斯尼亚是在六年前被奥匈帝国吞并的,萨拉热窝市政当局为了讨好主子,把欢迎仪式搞得十分隆重,由奥匈帝国的近百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迈着正步走来,在缓缓行驶的敞篷汽车上,兴致勃勃的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不时频频地向路边的人群挥手致意,他没有想到,一群刺客此刻在他所行走的路线上怀揣炸弹和手枪,正静静地守候着他。
皇室汽车的长列缓缓地驶过人群拥挤但疏于保卫的街道,数千名本地区的部队都在野外演习。按照大公的请求,萨拉热窝宣布禁止军人进入,费迪南不想使他的访问与炫耀军事力量联系起来,按常理来看,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是应该采取最紧迫的军警预防措施的,然而保卫措施的疏忽和漫不经心竟严重到了如此程度,以至于只有稀疏的宪兵警戒线布在路旁,所以有人猜疑皇储的性命在奥匈帝国政府最高层并不受到重视。波蒂奥雷克将军作为波斯尼亚的军事长官,对皇储访问波斯尼亚首府期间的安全负有比任何人更大的责任,不知是心怀恶意还是纯粹无能,他竟然完全忽略了他的职责。有7名塞尔维亚的暗杀者埋伏在预告要经过的道路旁,他们发誓要干掉大公,他们当中最年长的23岁,5个都是19岁,还有一个17岁。虽然大公本人并不对波斯尼亚的被奴役负责,许多人却把他看作是奥地利压迫的象征。共谋者利用马虎的安全防卫措施,隐身在与米利亚茨卡河并行的阿佩尔码头这条大路旁的人群中。暗杀者中第一个付诸行动的是印刷工查卜林诺维奇,当斐迪南大公的敞篷车行驶过来时,他鼓足勇气向车里投掷了一枚炸弹,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投准,炸弹在敞篷车的后面爆炸了,斐迪南大公毫发未损,只是炸伤了路边的几个老百姓。行刺后的查卜林诺维奇迅速吞下一个氰化物胶囊,然后纵身跃下运河,由于运河的水很浅,很快,奄奄一息的他就被几个警察打捞上来,而斐迪南大公的车队连忙开足马力,向市政厅驶去。
斐迪南在市政府参加完欢迎典礼之后,按照原定的安排,欢迎仪式之后去约瑟夫街参观博物院,波蒂奥雷克和警察局长为保险起见,改变了原定的路线,迅速通过亚帕尔码头,直接前往博物院。斐迪南大公的高级随员哈拉基伯爵亲自站在大公汽车的左踏板上,预防来自河边的可能袭击。当车队走到一个叫拉丁桥的路口,司机放慢速度向右转弯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向斐迪南夫妇连开两枪,一枪打在斐迪南的脖子上,另一枪打在斐迪南妻子的腹部,斐迪南的汽车立即转过头来,迅速越过拉丁桥,向总督官邸驶去,15分钟后,斐迪南夫妇相继死去,遗体被运回维也纳举行了国葬。那天较晚些时候,德皇在他的游艇“霍亨索伦”号上获悉这个消息,那时德皇威廉正在庆祝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运河建成19周年,在停靠在旁边的一艘汽艇上,一位海军将军把电文折叠在一个金制烟盒里,把它掷给等候在那里的人。威廉二世是真心喜爱他的朋友兼猎伴斐迪南的,得到这个报告后,他脸色发白,一声不响地回到他的特等舱房里去。
开枪打死斐迪南夫妇的是一位名叫普林西普的波斯尼亚青年,当时他只有17岁,还是个中学生。普林西普其实并不机警,完全是一系列偶然因素使他成为刺杀斐迪南的塞尔维亚的民族英雄。刺杀王储斐迪南时,普林西普的身份是贝尔格莱德的一名学生,事后他被判20年有期徒刑,于1918年4月死于监狱中。塞尔维亚人为纪念普林西普的爱国行为,在他行刺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在路旁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深深地鼓舞了塞尔维亚人,就在大公遇刺的第二天,塞尔维亚人开始大规模游行庆祝,在奥地利境内的塞族人有的急切盼望“回归”。当时欧洲列强正准备重新瓜分世界,相互利用和勾结,已经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战争爆发已经不可避免,暗杀斐迪南夫妇事件破坏了欧洲本来就难以保持的平静,成了引爆欧洲火药库的火星。
七、战争倒计时——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
“我认为不会有大战,法国和俄国还没有准备好。”德皇威廉二世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法国和俄国的确是没准备好,但被逼无奈,被形势拖入了战争。当德皇对国际环境忧心忡忡之时,奥匈帝国也陷入了绝望之中。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唯一不是建立在民族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权,在国家内部,捷克人、波兰人和斯洛伐克人都在闹独立,甚至匈牙利人也不完全可靠,而在边疆的意大利人、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都在为生活在哈布斯堡王朝异族统治下的弟兄们要求自由。正如那句令人发冷的德国警句所言,“一个悲惨的结局胜于没有终止的恐惧”,如此四面树敌,战争岂非唯一的选择吗?
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后的第一天,有大量非塞尔维亚人群举着奥匈帝国的国旗和遇刺斐迪南大公夫妇的遗像在萨拉热窝的大街上游行。当地一些主要东正教教士家里的窗户也被砸坏。实际上,萨拉热窝的游行仅持续了几小时,维也纳政府也立刻承诺补偿受害者,维也纳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在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后一个多星期,奥地利外交部保持沉默,但许多报刊和其他机构却鼓动反塞尔维亚情绪,维也纳的广告牌宣称:“所有塞尔维亚人必定灭亡。”但这些似乎都是一时的爆发,在被杀害的皇位继承人和他的妻子埋葬两天之后,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没有参加葬礼就回到他的夏季别墅去了。7月份的绝大部分时间,奥地利人都在那儿沉默,因此失掉了欧洲的许多支持者,当他们终于采取行动时,这一刺杀事件已经被排在欧洲报纸的最后几版了。当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传来时,德皇威廉二世正在挪威海边他的游艇上,威廉二世立刻结束在挪威的航海度假,返回国内。他这样做,更多的是因为斐迪南大公是他的好朋友,而不是因为他预见到了什么紧急情况,几周前,他和夫人还在斐迪南夫妇的乡村别墅里做客。
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后的一段日子中,维也纳很平静,世界其他地方也很平静,斐迪南大公遇刺产生的震动似乎已经消散了。事情的真相变得越来越清楚,刺客是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他们是在贝尔格莱德进行刺杀准备活动的。虽然奥匈帝国的领导层下决心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但是此时准备工作还没做好。领导层对于开战还是不开战意见很不统一。但是他们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必须先满足一些基本条件,然后才能采取行动。为此,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取消了例行的访问计划,他写了一封私人信件,于7月5日由帝国外交部特使转交给它的同盟国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他得先探寻一下德国的意向。对奥匈帝国而言,估计这次战争的限度是很重要的,俄国可能会介入支持塞尔维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只有德国的支持可以让俄国保持中立,因此,约瑟夫给威廉二世发去了私人信函,力劝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摧毁塞尔维亚,使其不复为一个势力”的计划。
德皇威廉二世认为,只有坚决的行动,才能吓阻俄国的介入,7月初,威廉二世收到一份德国驻维也纳大使的电报,大使在电报中说,他本人已经要求奥地利不要过快地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德皇威廉暴跳如雷,他在评注中写道:“撒谎!胡说!谁给他权力那样做?塞尔维亚必须受到惩罚,立刻执行!”德皇威廉的这番话很快传开来,维也纳的官员也听到了。威廉二世在与奥地利特使的会面时说:“机不可失,我们必须永远把塞尔维亚消灭掉,如果奥匈帝国与俄国之间的战争果真爆发,德国会以其惯常的忠诚站在你们一边,奥地利尽可以放心。”后来,温斯顿·丘吉尔谈到此事时说,威廉的保证是“以整个德意志帝国资源为担保而随便填写的一张空白支票”。德皇威廉刚刚结束与奥地利特使的会面,法金汉便问威廉是否应该进行军事准备,威廉说不,随后,他马上动身返回挪威去玩游艇度假去了。他走前对他的海军上将们说:“我认为不会有大战。沙皇的注意力不在斐迪南大公遇刺上,此外,法国和俄国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但当弗朗茨·约瑟夫收到德皇的空白支票时,他的和平感突然化为乌有,他喃喃自语地说:“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
奥匈帝国政府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塞尔维亚政府事先知悉普林西普及其同伙的计划。最多也只能说,有些塞尔维亚的内阁成员与军官知道一些恐怖分子的秘密计划,而塞尔维亚政府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阻止他们的行动。不论如何,维也纳政府视这次的暗杀行动为“展现力量并一劳永逸地处理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刺杀事件发生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他的游艇“史丹达”号上宣布为期三周的哀悼,此举是为了向被杀的大公表示敬意。除此之外,他没有兴趣做更多的安排,直到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那封类似于战书的最后通牒后,沙皇才开始有些担心起来。7月29日,沙皇尼古拉给德皇威廉发去一份电报,电文表达了“对一个弱国发动一场不光彩的战争”的愤慨。他质问德皇威廉:“能不能阻止他的盟友不要走得太远?”德皇威廉给沙皇尼古拉发去的回电中,表白了自己对和平的期待,并说:“我正在利用我的影响力促使奥地利人直接与你达成令人满意的谅解。”当然他所做的和他所说的并不是一回事。威廉对此说:“尼古拉承认自己懦弱,却又想把战争的责任放在我的肩膀上。”
德皇认为,俄国政府可能无力参战,他要让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取得压倒性优势,以削弱俄国在那里的势力。而且他的参谋总长小毛奇也曾向他保证,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德国在1914年与俄国和法国交战,仍然要比日后交战更为有利,所以他认为这场战争的风险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必须展开有力的行动,以维护他们日益扩展的世界势力,否则终将面临自行衰退的命运。对于在巴尔干半岛使用武力的问题,奥匈帝国一直在犹豫不决,但是这次暗杀王储事件以及德国人的支持结束了这种举棋不定的状况,有了德皇全面支持的许诺,终于挺直腰杆的奥匈帝国随即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强硬的最后通牒,提出十条苛刻条件,限令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答复。英国外长爱德华·格雷指出,此项最后通牒是“有史以来一个国家对他国发出之最可怕的文件”,一般认为,文件的条款难以实现,实际上是奥匈帝国用以惩罚塞尔维亚的开战理由。
正当欧洲已经恢复仲夏时的宁静,而德国皇帝也在挪威附近的游艇上度假的时候,维也纳却正在慢慢地制造了这枚将要震惊整个世界的定时炸弹,奥匈帝国决心击败和摧毁塞尔维亚,致使他的最后通牒排除了进行谈判的丝毫可能性。最苛刻的要求之一,是可以在塞尔维亚自由进出并由奥地利的官僚干预萨拉热窝的阴谋的调查。鉴于奥地利对阿皮斯及其黑手党全然无知,这种干涉塞尔维亚内政的行为,是奥地利人的蓄意挑衅。自诩为塞尔维亚“保护国”的俄国在拿到这份最后通牒的消息时,其外交大臣萨索诺夫惊呼:“这是欧洲大战!”塞尔维亚即使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不得不屈服于俄国的意志,毕竟奥匈帝国作为中欧大国对塞尔维亚拥有压倒性优势,塞尔维亚政府要求俄国给予“同盟性质”的援助,而欲奋力同奥匈帝国一战。随着维也纳最后通牒的细节渐渐为人们所知,持续了三周半的观望期戛然终止了。此后,事件接连发生,形势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战争的威胁越来越真实。不仅维也纳、柏林、彼得堡意识到战争可能性,就连伦敦、罗马、巴黎也朦胧地感觉到这是一次真正的危机。
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在巴尔干半岛的竞争愈演愈烈,两国都想在这一地区扩大它们的势力,奥匈帝国向俄国保证,他们无意永久吞并塞尔维亚,只是想要展示奥匈帝国征讨塞尔维亚的决心有多坚决。但俄国担心奥匈将通过进攻塞尔维亚加强它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而且俄国人面临着这样一种处境:若再次屈服于德奥的压力,将对它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俄国通知维也纳,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立即动员。当年奥匈帝国并吞俄国的“斯拉夫小兄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时,圣彼得堡感到无可奈何的愤怒,那时沙皇政权由于在日俄战争中败于日本,仍处于筋疲力尽中。但是到了1914年,俄国感到已经充分恢复过来,可以动员了。而早欲通过战争重新瓜分世界的德皇在巴尔干诸国火上浇油:“德皇完全理解由于奥皇陛下以热爱和平而闻名,进军塞尔维亚对于帝国和他会是困难的决定,但若我们真正认识到对塞尔维亚开战的必要性,那么假如我们没有利用这一完全对我们有利的时刻,以后是会后悔的。”
柏林的外交大臣认为,奥匈帝国的大胆加上德国的支持,“最有可能使俄国安静下来”。而沙皇的外交大臣萨索诺夫对这一威胁的反应是不祥的:“俄国不能容许奥匈帝国打垮塞尔维亚,变成巴尔干半岛诸国中最占优势的国家。”而俄国的战争大臣则认为俄国的战争动员能给予奥匈帝国最严厉的警告,这样一来,开战就如同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于7月26日表示接受所有条款,除了第六条,塞尔维亚认为以第六条条款违反了它的宪法规定,而且会损害其主权独立,所以拒绝接受此条款。奥匈帝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吉塞男爵,按照事先定下的程序宣布对塞尔维亚的答复不能接受,立刻断绝与塞尔维亚外交关系。他的行囊早已准备好,半小时后便上了火车。又过了10分钟,他跨越边境线进入匈牙利境内。蓄意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终于拒绝了一切调停,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奥匈帝国开始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并把它的军队开进了塞尔维亚。与此同时,柏林警告圣彼得堡,如果俄国动用军队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将会不惜一战。
八、“塞壬女妖”的歌声——各国的抉择
在古代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有个叫塞壬的海妖,她住在一个海岛上,漂亮无比,专门用美妙的歌声来吸引过往的航海者,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抵御不住她的诱惑,结果他们的航船都毁在了海岛边的礁石上。1914年欧洲大国的统治者们,仿佛都听到了塞壬的歌声一样被战争给迷住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国家领向了战争的边缘。
7月28日奥地利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使定时炸弹上的钟声开始嘀嗒作响,如今已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颗炸弹爆炸了。开始时沙皇只是半心半意地动员了对奥匈作战的俄军,却没有动员与东普鲁士对阵的俄军,他的将军们使他相信:那样的安排丝毫不起什么作用,而且将把优势拱手给让德国。于是在7月30日,俄国颁发了总动员令。
奥匈帝国和德国曾经希望奥塞战争可以维持局部化,就如同另一次巴尔干战争,但是,军事同盟与列强竞争从一开始就具有将冲突扩大的威胁,所以沙皇还是做出了反应,不仅调动了军队,而且还下了全国总动员命,在奥匈帝国宣战之后48小时,俄国决定实施总动员。进行夏季演练的军队回到军营,休假的军官被召回,喀山军区、基辅军区、莫斯科军区、敖德萨军区受命处于戒备状态。在华沙军区、维尔那军区、圣彼得堡军区也开始展开一些秘密的军事准备活动,这三个军区的准备活动有特别危险的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威胁德国。俄国决定增加90万现役兵力,同时征召400万的后备兵力。这么大的兵力足以吓坏地球上任何国家,沙皇的本意是想借此吓住德、奥,让战车能在最后一刻止住。但结果适得其反,按照德军事先所拟定的作战计划,一旦开战,就要在俄国进入战争动员之时开始,迟延就意味着战争的失败,现在的德国已然是拖延不起了,是战争还是蒙羞?德国只能选择前者,任何想在最后一刻前平息危机的的努力再也没有作用了。
整个7月,威廉二世一直在向他的参谋官们保证说他决不会“退缩”,但在最后一刻,他的激情却冷却下来,他问小毛奇是否军队应该先去进攻俄国而在西面只保持防守,惊骇无比的总参谋长几乎落下泪来,他回答说:只有一个选择——“施利芬计划”。威廉凄凉地回答说:如果是老毛奇的话,他一定还会给我另一个选择。德国那个僵硬的战争计划终于把它拖入了战争,8月1日德国被迫向俄国宣战。48小时后德军就在狂热的欢呼中向战场开拔了。阿道夫·希特勒、坦克之王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和空军元帅戈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名人物当时就在这些狂热的德国年轻军人之中。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个狡猾的人,他害怕战争产生的过大的社会压力和过重的经济压力引发革命,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也持相同看法,沙皇和外交大臣一致认为,俄国再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与德国对抗,虽然俄国当时正在扩充本来就很大的军队规模,并且在法国的帮助下修建新的铁路系统以改善战时供应能力,但是,这些计划至少要到1917年才能完成。俄国希望借战争动员来迫使同盟国增大对谈判的意愿,但实际上局势的发展违背了俄国的愿望,沙皇并不明白俄国战争动员所具有的内在威胁性,不知道从柏林的视角看,俄国的战争动员是最严重的挑衅行为。一旦德国准备好在西线进攻法国,俄国的战争动员多进行一天,他们就离在东线发动对德国的攻击的日期近一天,而这恰恰是德国的战争方案——“施利芬计划”中最最要害的关键问题。在德国的战争方案中,取胜的关键就建立在俄军尽可能晚进军的前提上。
德国不像其他国家,它发展了一个由军官和军士组成的很有效率的核心,能把一大批新兵和后备军组成一支优秀的战斗力量,战争爆发时,约有200万人结合在受过良好训练的职业士兵组成的核心周围。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队伍,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一经发动,马上就可以进入战争状态。所以俄国的战争动员一发出,便促使德国必须马上出击,延误就意味着失败。经过毛奇多年的努力,他把“施利芬计划”中发动对法国闪电攻击的想法,从一个可选的攻击方式变成战时必须完成的任务。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之内取消所有对奥匈及德国的军备活动。在隔天最后通牒期限到来之时,德国于8月1日下午五点宣布对俄国开战。
在俄国决定动员军队的时候,法国政府也面临法军技术性要求的压力,总司令霞飞警告政府,除非有充分时间让法军做好准备投入战场,否则他没有办法让法国抵御德国的攻击。考虑到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加上德军的动员对自己的威胁,法国也开始了战争准备,于8月1日进行了战争动员。虽然法国人对德国大使说法军将乖乖地待在边界线,可是对于德国政府来说,仅此就足够对法国开战了。于是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的战车开始同时往东西两线运兵。事已至此,各方面的军事策划已使战争不可避免。8月17日,德军七个集团军和一个独立支队约160万人,火炮5000门,在比、卢、法边界从亚琛到上莱茵约380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展开。其中约110万人作为突击翼侧部署在梅斯以北200公里的正面上,最高统帅是威廉二世皇帝,实际上由总参谋长小毛奇将军直接指挥。
1914年的欧洲人对于在20世纪时列强将兴起什么样的战争毫无概念,人们认为战争的风险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第一支渴望作战的军队开赴前线时,随之而来的战争的持续时间、狂热与暴力的程度,都远远超过了人类所既有的任何想象。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迅速演变成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8月4日,德军进入了中立的比利时,英国意识到如果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对英国是不利的。于是英国以保障比利时的中立地位为借口,向德国发出了撤军的最后通牒,但是德国拒绝了。8月4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这样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萨拉热窝事件”由此成为了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从8月18日起,协约国也完成了它的军事部署,法军的五个集团军和几个师集群约140万人,火炮4000余门,在贝尔福-伊尔松的350公里的战线上集结,比利时军约有12万人、火炮300多门部署在利勒运河、热特河一线。英国远征军的7万人,火炮300多门,于8月20日在法军第五集团军左翼,即勒卡托、莫伯日地域集结。在整个西欧战区,双方共投入300多万人和近万门火炮,协约国的军队主要部署在凡尔登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