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将军精解《孙子兵法》
- 薛国安
- 2715字
- 2021-03-25 20:05:57
003 决策大事,不可不察/自卫还击作战中的痛切感悟
【原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精解】
孙子生活的那个年代,语言发展还不太完善,有人做过统计,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典籍中出现的不重复单字大约6 500个,常用的也就3 000个左右。现在单个汉字已超过8万。可以想象,孙子那个年代的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可用的文字却很少,所以一个字往往需要表达几种意思。《计篇》的“计”字,就包括计算、计划、计谋的意思,这些都是战争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事情,所以被列为第一篇。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一篇的主题讲的是决策拍板问题。
从表面上看,决策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篇着重从几个层次分析战略决策的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阐明慎重决策的重要性,提出“兵者,国之大事”的著名观点。其次,说明拍板决策前进行战略分析和预测的方法,强调要精心计算双方“五事七计”等方面的客观情况。再次,说明落实战略决策的一系列谋略措施,提出著名的“诡道十二法”。最后,归纳全篇主题,强调决策必须以实力为基础的观点,即“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在战争决策问题上,孙子反对盲目决策,更反对情绪化决策。所以,开篇就以呐喊似的方式呼吁人们高度重视战争决策。“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就是整部《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它提醒人们,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众生死的大事情,千万不能把它当作儿戏,草率决策,一定要慎重考察,深入研究,搞清楚了再做出决策。千百年来,这句话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经典名言。但是,如果穿越历史,回到孙子生活的时代,就会发现明确说出这句话需要有相当大的勇气,因为战争从夏朝打到商朝,从商朝再打到西周,到春秋时期几乎年年都会发生战争。由孔子修订而成的《春秋》中记载,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发生了480多次,平均每年两次。长期战争导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所以人们普遍厌恶战争,整个社会上笼罩着一片反战的思想情绪。
与孙子差不多时代的老子、孔子都不看好战争。老子尤为明显。他的基本观点是“兵凶战危”,认为战争是危害巨大的事情。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以柔克刚。出于这种思想,他反对打打杀杀,并曾经用两句话描述战争的巨大破坏:“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凡是军队经过的地方,必然杂草丛生;战争过后,紧接而来的必然是灾荒之年。所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道德经》)一句话,尽量远离战争这种不祥之事。显然,这种观点与孙子高度重视战争的思想大不一样。
孔子虽然不像老子那么厌恶战争,却也不像孙子那么看重战争。这从他与弟子的一番对话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有一天,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竖起三个手指头,回答说:“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即要有充足的军备和充足的粮食,百姓信任统治者,做到这三样就可以了。
子贡接着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干脆地说:“去掉军备。”
可见,在孔子的治国理念中,战争和军队远不如信义重要。这种治国理念无可厚非,但是单纯靠信义恐怕难以求得国家安稳。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孟子就曾对孔子这一观点表示质疑,他认为:“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章句下》)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打来打去无非是以大欺小,为争利而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谁讲信义,也没有谁单靠讲信义而变强大。
孙子是个唯物主义者,长期的战争经历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战争是社会运行的一种方式,不可避免。国家之间只要有利益之争,争到白热化程度就是战争,不管你喜不喜欢,迟早要面对战争。像鸵鸟那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无视危险,一个劲儿地高喊“非战也”“非攻也”,照样会被强者吞食。正确的办法只能是勇敢地面对战争,正视强敌,以战止战。因此,他开篇就明确呼吁“兵者,国之大事”,把战争看作决定民众生死、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这一句话很直白,旗帜鲜明,与老子、孔子的观点大相径庭,充分体现出孙子高度重视战争的思想。
有的人可能以为孙子既然如此重视战争,是不是偏好战争呢?是不是“战争狂”呢?成都武侯祠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上联说的是诸葛亮,足智多谋,往往注重用谋略从心理上征服敌人,七擒孟获,让他心甘情愿俯首称臣。自古以来,像诸葛亮这样真正了解战争的人并不喜好战争。下联讲的是刘备,感情用事,不顾客观情况,只想着为关羽报仇,贸然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大败而逃,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所以后人一定要引以为戒。我很赞同“从古知兵非好战”的说法。那些真正经历战争、真正了解战争的人,深切地知道战争不是什么好玩的游戏,而是人头落地的事情。对此,我有过刻骨铭心的体验。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的一幅场景,让我永生难忘。那是2月19日清晨的一次战斗,我们团奉命攻打一座高地。敌方阵地上堑壕暗道犬牙交错,我们攻到半山腰时,敌人从山脚下的暗道窜出来,截断了我们的退路,敌人在山顶上用火力压制。我们被夹在堑壕之中,上下都是敌人。正在大家一边抵抗一边等待援兵时,不知谁喊了一句:“上面的敌人反扑了!”紧挨我的一名机枪副手本能地起身抬头往上看,就在这时山下飞来一颗子弹,这位战友应声倒地,子弹从肩胛穿进去,从腮帮钻出来,两头冒血,用“血流如注”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和另外一位战友立刻掏出急救包摁住伤口,急救包一下子就被殷红的鲜血浸透了,再换一个,又浸透了。只见这位战友,嘴里吐着血,咕噜着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脸上的血色迅速消失,很快变成青灰色了。一个刚才还在枪林弹雨中冲杀的20岁生命,瞬间就没了。我无力回天,欲哭无泪!
这就是战争,随时制造死亡的地方!
正常人经历这么一场生死搏杀,对战争还会有好感吗?
孙子的一生都是在战乱之中度过的。司马迁曾经用一句话总结孙子一生的战争活动:“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里提到两大战事:往西攻破楚国,往北威胁齐、晋两国。孙子为这两场战事出了大力,即都参与了这些战事,可谓饱经战火磨难,比常人更清楚战争的真实面目。因此,他在高呼“重战”的同时,又特别强调对战争“不可不察也”。察,就是考察、研究的意思。“不可不察”强调的是但凡要进行战争决策,务必算一算,仔细地想一想,千万不要像刘备那样,怒而兴师。一个“察”字,反映出孙子慎重对待战争的思想。
既重战,又慎战,这就是孙子开篇第一句话要表达的思想,也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毫无疑问,它也是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人做重大决策时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无论要做战争决策,还是企业决策,都务必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