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孙子兵法》的形成及特色

我们既然已经打开了《孙子兵法》这座智慧宝库的大门,不妨先从整体上看一看这座宝库的基本轮廓和突出特点。

我经常被一些朋友问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薛教授,美人计是《孙子兵法》的哪一计?”我之所以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估计是因为许多人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以为这两者是一码事。其实,它们是两本差异很大的兵书。

首先在时间上,《孙子兵法》产生于2 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当时孙子生活在齐国,他的爷爷曾经是打过仗的将领,父亲是卿大夫。这样的“高干家庭”自然会对孙子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当孙子出生的时候,父亲为他取名——“武”,字“长卿”,希望他一生尚武,在军事上建功立业,长期在齐国享有高贵的军事和政治地位。但是,他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齐景公执政后期,齐国大乱,四大家族为了争夺土地、赋税、人口和财富,彼此之间打打杀杀,相互兼并。孙氏作为一个小的姓氏,处于四大家族争斗的夹缝之中,很容易成为牺牲品。于是,在孙子二十来岁时候,他父亲认为他们“惹不起、躲得起”,干脆带着一家老小往南跑,跑到了相对安全一点的吴国。

孙子到了吴国之后,并不是急于求得一官半职,而是先在吴国首都姑苏城外的山区找个地方隐居。他一面潜心研究兵法,一面观察天下大势,尤其是研究吴、越两国争斗的情况,花5年时间陆续写下了兵法十三篇。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同样喜欢兵法的伍子胥。伍子胥当时在吴王阖闾手下当“行人”,这个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负责安排吴王的日常活动。公元前512年,在伍子胥第7次的举荐下,孙子得以带着兵法十三篇来到吴王宫殿晋见吴王,并受到吴王赏识,拜为将军。这才使《孙子兵法》有了用武之地,并得以流传。

相比之下,《三十六计》晚出现很多,有的说产生于隋朝,有的说产生于明朝,目前也没有定论。因为书中引用了明朝的战争案例,因此成书于明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管怎么说,《三十六计》也比《孙子兵法》晚了上千年。

从内容上来说,这两本书就相差更多了。《孙子兵法》中压根儿没有美人计,他讲的都是大谋略、大思路。《孙子兵法》共13篇,6 000字左右。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人们记住13篇的篇名以及先后顺序,那就是请记住这两句口诀:计作谋形势虚争,九行地九火用孙。口诀一共14个字,十分好记。其中前13个字,出自13篇每篇的篇名。计,是《计篇》;作,是《作战篇》;谋,是《谋攻篇》;形,是《形篇》;势,是《势篇》;虚,是《虚实篇》;争,是《军争篇》;九,是《九变篇》;行,是《行军篇》;地,是《地形篇》;九,是《九地篇》;火,是《火攻篇》;用,是《用间篇》。最后这个“孙”字,是指13篇的作者孙武,我们研究《孙子兵法》最好要了解他的生活年代和生平事迹。仔细分析这13篇,其先后顺序有讲究,并非随意排列。比如,第一篇讲战争决策,第二篇讲战争准备,第三篇讲战争谋划,第四篇讲作战力量,第五篇讲作战态势,第六篇讲战场变化……最后一篇讲用间谍获取情报。这就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把国君或将领思考战争全局问题的主要步骤,或者说是战争的几个阶段逐步展开分析。这些显然都是大谋略、大思路。

《三十六计》虽然名声也很响亮,但与《孙子兵法》相比,它讲的应当属于小谋略、小技巧,比如借刀杀人、隔岸观火、树上开花、美人计、空城计等,都是具体操作的办法,没有像《孙子兵法》那样从军事哲学高度研究规律性的谋略思路。所以,概略地说,《孙子兵法》既讲用兵之道又讲用兵之术,道术结合,《三十六计》则主要是讲用兵之术。用现在的观念来看,《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三十六计》讲的是战术。

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所讲的用兵之道和用兵之术,核心是依靠智慧,以智取胜,而不是单纯以力取胜。所以古人说“孙子尚智”,就是说他崇尚智慧。在这一点上,《孙子兵法》与西方著名军事著作《战争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战争论》是19世纪初普鲁士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他13岁就参加了普鲁士的军队,多次与拿破仑的法国军队作战,而且还曾经和普鲁士的亲王一起被俘,在法国度过了一年的战俘生活。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他认识到“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中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所以“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这些言论可以说是《战争论》的核心观点。英国著名军事家富勒曾经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无限扩大,克劳塞维茨的“暴力论”应当负有一定的理论引导责任。应当说,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那时的德国军人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克劳塞维茨思想的影响,单纯用战争解决问题,结果战争越打越大,越打越糟。如果把光圈放大一点来看,“用暴力解决问题”不只是《战争论》这一本书的主题,它是西方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有的国家仍然动不动就使用武力打击弱小国家的行为,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表现。所以,有人说中国人崇尚智慧,西方人崇尚力量。这话虽然不完全准确,但还是能够概略地说明东西方文化的某些差异。这种差异在《孙子兵法》与《战争论》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孙子兵法》与《战争论》还有一点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孙子兵法》注重说理,而《战争论》注重说事。其实,这也是东西方思维差异的表现。

西方人习惯于讲直观、讲细节,所以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西方早期的军事著作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高卢战记》《远征记》等,基本上都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记载战争过程和将领指挥作战的指令,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上阐述。克劳塞维茨继承了这种思维方式,他的名言是“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他书中的战史和战例众多,上至古希腊时期的马拉松战役,下至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滑铁卢之战,全书共有200多处引用拿破仑战争的战例分析和论证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思维传统则习惯于讲宏观、讲顿悟。顿悟,就是长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在头脑中反复琢磨其中的哲理,久而久之,忽然开窍,然后直接写出思考的哲理,而不去叙述具体事件过程。这叫“舍事而言理”——舍去具体事情,直言精辟道理。老子、孔子、孙子都用这种方法著述。

《孙子兵法》最初被写在小竹片上。1972年于山东临沂发现的汉墓中挖掘出来的《孙子兵法》就是用约42厘米长的竹简写的,竹片不到1厘米宽,很薄,每片大约写30个字。这种书写方式不允许写长篇大论,所以孙子采取“舍事而言理”的方式。他不讲战争战例的具体过程,只讲“干货”,几个字或者一句话就阐明了一个道理。比如,“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就非常精练,也非常精辟。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简要分析了《孙子兵法》的成书过程、基本框架、崇尚智慧的特点、“舍事言理”的思维方法。了解了这些情况和特点后,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不要仅仅盯着表面的文字,而要透过文字深入琢磨,最好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琢磨,二是结合孙子整个思想体系思考,三是结合战争智慧分析。如此研读本书,才会感觉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需要说明的是,《孙子兵法》流传至今,版本较多,重要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传世本,以宋代《十一家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孙子》为代表;二为简册文书,以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竹简《孙子兵法》为代表。本书主要以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之武经七书本《孙子》和汉简本《孙子兵法》,同时吸收了1990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孙子校释》中的某些研究成果。该书由吴九龙、杨炳安、吴如嵩、穆志超、黄朴民等几位当代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合编,根据汉简本校正了传世本中的某些错谬,有正本清源之功。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孟子也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其核心都是要求人们读书时要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强调学贵有疑。本着这一思想,本书在忠实原典、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结合作者自身参加战争实战的经验对《孙子兵法》某些关键词句做出了超越成说、不同以往的解读。因此,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本书有些原文词句与传世本,甚至竹简本不同。比如《虚实篇》中“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传世本作“不攻”、竹简本此处半脱落,《孙子校释》本专家解读为“必攻”,本书仍写作“不攻”。一字之差,含义迥异。孰是孰非?请读者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