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抛砖引玉

盈若放下手肘,端正了坐姿,一本正经的道:“我家有五口人!我爹是一个秀才,目前在衙门里做着一个小小的书吏。他是一个满肚子都是诗书的人,不知道为何没有考上举人。我其实觉得他这样子窝在玉兰县,有些憋屈了。我娘亲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不但识字,有时候说话都能引经据典。所以,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受过很好的教导的。她的针线做的很好,饭菜其实做的不怎么好吃。可是爹爹偏说好吃,我们就只能跟着忍了。其实,我大姐的厨艺才是真的好。就是刚刚的那个。你不知道,那次被你救了之后,她的性情就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看我是眼中钉,现在拿我当眼珠子。我还有个哥哥,也是你见过的。他特别聪明,背书的时候,不说过目不忘。但念上两三遍就能背下来。你不知道,有个哥哥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做什么都想着你护着你。”

她的声音清脆,又有着独属于孩童的甜糯,语速不急不慢,语调抑扬顿挫。这么长篇下来,非但不觉得厌烦,反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李光裕听的很认真,唇角一直都是微微上翘的,关于这些他当然早就调查过了。他知道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可听属下汇报的时候,远没有听她说的这般兴味盎然。

交友贵在心诚,她向他坦诚了一切,仅仅只是表达诚意,还是想要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我家有六口人!家父李培梁时任海州知府,恪尽职守,造福一方百姓。家母刘氏慈爱贤良,跟随家父在任上。大姐李雨菲已经嫁人生子。大哥李明哲是去年的进士,考取了庶吉士,目前在翰林院当值,也已经成家。二姐李雪菲长我一岁半,也已经定亲。我家大体就是这么个状况。”

盈若笑弯了眉眼,她这投石问路用的,还真是收获满满啊!

“那光裕哥哥怎么就成了安大少的伴读的?”

李光裕道:“我家二姑是嫁去了安家的,也就是安大少的三婶。因为亲戚的关系,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饭菜端上了桌,盈若虽然看的两眼放光,还不忘先去净了手才回来大快朵颐。

李光裕时不时的为她夹菜,自己却用的少,“郭锐进不日定会去你家登门道谢。到时候,你让褚叔叔斟酌着跟他交往。”

“嗯?怎么说?”盈若进攻着肘子,“武定侯府可是有什么不妥当?”

在她看来,侯府的门第已经不低了,却还是招来了有些人的死手,那可就要往深层次考虑了。

上一世,她也是离着权力阶层很近的人,自然知晓权力的争夺是怎样的鱼死网破。

对于盈若的敏感,李光裕看过去的眼眸就沉了沉,“简单的说,今上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外家——崔家!因为当今太后和皇后都是出自崔家。”

“外戚弄权?”盈若脱口而出后,立马捂了嘴巴,然后警觉的往四周看了看。

李光裕安抚她的笑笑,“别害怕!崔家的势力再大,也有他们瞧不上的地方。就好比这玉兰县……”

“因为这地儿太穷,刮不下二两油水,所以他们就不屑纳入势力范围吗?”

李光裕失笑,“差不多这个意思吧!”

“今上甘心吗?”盈若扔了筷子,“就好比,我娘亲要是管我管多了,哪怕是为我好,我心里有时候还不乐意呢!今早出来的时候,她非让我带帷帽,我觉得顶着个光头没什么,可她非得认为戴上对我更好。你看,我哪怕是顺从了她,心里却因为不能自己做主还是多少有些抵触的?同理,今上甘心被管束吗?”

李光裕的笑意更深,“自然是不甘心的!而武定侯府就是站在今上阵营里的,换句话说,就是对上崔家的一把尖刀。可就目下来说,是不占优势的。崔家太强了!”

“这样啊!”盈若若有所思,“光裕哥哥,你对我说这些,不怕我是小孩子听不懂吗?”

“你听不懂吗?”李光裕目光炯炯。

“可是所有人都歧视我是小孩子的!就连安大少,都一口一个小不点儿的喊我呢!”

李光裕道:“不是说了是朋友?”

盈若一怔,旋即笑了起来。

真正的朋友,又怎么会让年龄成为交流的障碍?

盈若自从穿来后,成了一个小豆丁的憋屈,瞬间就得以释放了。

原来在这个陌生的世道里,还是有那么一个人待她另眼相看的。

李光裕重新递了筷子到她手里,“趁热赶紧吃吧!”

盈若挪动位子,往李光裕身边靠了靠,然后探头过去,小声道:“没有我想象中好吃!主要是油不对。”

“哦?”李光裕对于她突然的靠近,虽然不适应,倒也没有回避,“在玉兰县,我吃着这家算是最好吃的了。”

盈若执起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送到他嘴边。

李光裕眼中蓄满讶然,但在她期待的注视中,还是张开了抿着的双唇,含到嘴里,慢慢咀嚼了起来。

“好吃吗?”盈若放下筷子。

李光裕道:“很香!”

盈若扯动唇角,“那要是花生米榨出油来,岂不也很香?”说着话,还冲着他眨了眨眼睛。

李光裕怔楞了一下,“我自去年游历以来,也算是去过很多地方,花生都是作为零嘴的。没有见哪里吃花生榨的油。”

盈若呵呵笑,继续小声道:“这恐怕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我姐姐说了,等她攒够了银子就为我买一座油坊。我到时候就带人鼓捣花生油。等有了花生油,我就亲自做饭给光裕哥哥吃,以报答光裕哥哥的大恩。”

就算是她前世生活的那个时代,花生油的普及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的。至少,她初到那个挂职的小村庄的时候,那里还是吃着棉籽油的。等到她三年挂职满,花生油才走进了村里大多数人家。

“好!那我等着!会等很久吗?”李光裕也冲她眨了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