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内容表达的十二字箴言

我们知道,任何一堂培训课程,内容的表达都占据着绝大部分篇幅,虽然表达的方式万千变化,表达的技巧也没有止境。但是,对培训师来说,在内容表达过程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并且也是需要不断精进,即是内容表达的四个层面: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对谁说。所以,称之为内容表达的十二字箴言。

一般而言,说什么这个层面,对绝大多数培训师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毕竟,任何一名培训师,哪怕仅出于职业尊严,也一定会提前就课程内容,也即说什么,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真正会不同程度影响课堂进程的是内容表达的另外三个层次,即怎么说、何时说、对谁说。

先看“怎么说”。这里主要提醒培训师如何避免以下两种陷阱或叫作障碍。

一是词不达意。按照百度百科里的词条解释,词不达意的意思是:“泛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虽然培训师都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这样的障碍。但问题在于,很多的词句本身就包含很多的义项或不同的程度,当培训师只关注其中某一义项或自己所期待的程度而表达出来的时候,因为学员的不同经验背景,有可能解读成另外的义项或有不同程度的标准认知,从而无法与培训师的本意进行有效对接,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误会、误解。

比如,当我们对学员说:“各位伙伴,请大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投入到课程现场中来……”

从表面上看,这句话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问题在于“端正”和“态度”都有着因人而异的不同程度的认知标准,也许学员会认为自己的态度很端正了,但在培训师的眼中仍然不够。如此一来,学员就有可能感到莫名其妙,培训师又会觉得学员不配合。其实,假如培训师能够换一种说法,也许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各位伙伴,请大家把手头的其他事务先放下来,因为接下来的课程环节需要各位的配合与支持,相信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课程中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词语就会传达不同的意思,对培训师来说,持续精进自身的语言驾驭能力,不断提升、改善语词选择的敏感度,这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二是言不由衷。指“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是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某人邀请张三、李四、王五、赵七等几位朋友吃饭。时间到了,赵七还没到,于是某人就自言自语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来?”这个时候,张三敏感了,思量自己是不是不应该来?于是,走了。这下某人一看,坏了,憋不住嘟囔道,“不该走的走了”,这个时候李四听见了,琢磨“是不是自己才是该走的?”找个借口走了,这下某人更着急了,指着李四离去的背影大喊一声,“我不是说你”,反应最慢的王五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原来人家是说我,”留下某人独自茫然。

虽然看起来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值得培训师警惕,尤其是在课堂现场出现一些异常情形的时候,更要稳得住,千万不能一着急就“口不择言”,最后,让学员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对学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再谈谈“何时说”的问题。乍一看,可能很多培训师会觉得纳闷,不就是在课堂中说吗?其实不然,尤其是当培训师需要对学员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提出改善建议的时候。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话说曾经有一位学员在《TTT》课程中参与现场模拟演练,因为其上场从培训师手中接话筒和下场时向培训师递交话筒时,都是单手传递,这不但有失礼节,也不符合规范。于是,培训师在当场就向他提出要双手交接话筒的建议。但是,当他听到老师的建议之后,马上做出的反应是,与他的同桌嘀咕说,“看样子,这位老师有点不高兴了,很容易受伤害的样子”。可想而知,这位培训师听到这样的嘀咕该有多么尴尬,所以,这位培训师在后来遇到这种情形,就尽量避免在现场指出学员的不当行为,而是等待有其他学员做得比较好的时候,以建议大家向其学习,遵循一些基本礼节和规范。

表面上看,上述所提到的学员行为也“无伤大雅”,但是假如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中一再出现,恐怕就会影响到课堂进程了。

在培训课堂现场,最后还有“对谁说”的讲究。

比如,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培训师需要某一学员配合回答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问题的背景与学员的背景是否匹配。很显然,如果问题背景涉及孩子教育,如果要求一位尚未成家,还没有孩子,或已经成家但因为私人原因没有孩子的学员回答此类的问题,就会显得特别唐突,甚至会无意间伤害到学员。解决这种困境或避免这种尴尬的方法是,可以询问现场学员有哪些人的背景和问题背景相匹配,然后,再找那些做出肯定回应的学员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