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老子》一起思考. 德篇
- 史贤龙
- 6194字
- 2020-08-26 15:05:51
自序
自《老子》诞生以来,历代对《老子》的注释,登录在书目里的有3000多种,坊间可见各种《老子》注释的版本,也不下千本。《老子》的英译本据说有一百多个版本,德国是出版《老子》著作数量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四户家庭即拥有一本《老子》。为什么我还要来写这一本《老子》注解?
从十七岁(1986年)起阅读《老子》,已经看了三十多年,可是没有一本老子的注释是让我觉得可以读通解透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阅读感受,阅读老子的最大障碍往往来自老子注释,以及无休无止地对注释的再注释。
但是,真要深入读懂或者读通老子,很多大家的注释还不能不看。每一个成名成家的老子研究者,包括崇孔抑老的新儒家,对老子文本的解读,都有精彩之处。
然而我又心有不甘,尤其是最近五年来尤是。2016年中写完《春秋基因》第一部后,思之再三,还是放下其第二部的写作,把因为写《春秋基因》一度放下《老子》的注解又抓了起来。
无他,与写作《春秋基因》一样,我在老子的研究、注释、解读里,发现了“非我言则无人言”的创作空间,也可以说是感觉到,负有“还原老子思想真实意义”的使命感。
将《老子》德篇四十四章单独出版,既是考虑书本的厚度,也是提前把我的关于老子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以期获得大家的批评、交流。
这本《老子》新注,依然会有本人思考的风格印记,是一本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看到新意的著作。
本书内容说明:
《老子》的注译与解读,首要在择定“文本”,否则便是以讹传讹,注译更是错上加错,徒劳无益。本次注解做了四个工作:考、释、译、论。
考,即考订《老子》原文的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基础,帛书甲本、郭店本、王弼本校正相关阙文,将确定后文本改为简体字,以方便今人通读原文,本书的字释中说明使用今字的来源。
释,即字义的解释,将老子每章里的重要字词逐字解释,尤其注意还原该字词在老子时代的意思,及在老子书中的意思,避免用佛教化以后的字义去误读春秋时代中国原生思想的老子。
译,即白话翻译,这是个费力难讨好的事情。我赞成得鱼忘筌的态度。字释与白话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回到老子原文,而不是关注原文的注释与翻译。通过字释与翻译能够理解老子原文的读者,完全可以“过河拆桥”。
论,即解读老子的每章思想,这是每一个原典注解者的精髓所在,是考验每个注解者见识水平的凭证。每一家的论都不免有宣泄的情绪在,这是个好事:如果只是亦步亦趋注释原文,读者直接看原文的5000多字就好了,何必再去看一本二三十万字注解的厚书呢?自然是因为议论的部分本身也是一部“次生性原创”的著作。
本次注解采用马王堆帛书乙本为底本。帛书本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帛书派原教旨主义者据此认为应该叫《德道经》。这种争执意义不大,老子的道与德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通行本《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篇(王弼本)沿袭已久,若无章节序号的对应,会增加读者的阅读困扰。
本注本存王弼本(即通行本)篇号,按帛书乙本顺序解读,每篇均标通行本(王弼本)与帛书本对应篇号,通行本章节编号放右边做备注,以方便读者查对。采用德篇、道篇各自单独序号、分册出版的方式让德篇与道篇并行呈现。
就老子一书的内容而言,通行本的八十一章也好,帛书本的顺序也好,都是后人对老子文本的编辑方式。流传既久,积非成是,因此,非要说这种顺序有什么“微言大义”是没有多大意思的。从郭店本的释文来看,老子就是以格言体的方式陈述思想,执着于德篇与道篇孰先孰后,包括章节的顺序,意义不大,徒增纠结。
《道德经》的书名是后世意识形态化拔高文本地位的做法,称“道德经”者,后世门徒所为,非老子本意。有信仰则无是非,有门派则无真理,故不取经之称,仍以《老子》为书名。
《老子》文本考据:
20世纪后半叶的考古大发现,给中国古籍的证伪提供了过去2000多年都不曾有过的新证据,其中,1973年马王堆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1993年出土郭店楚墓老子甲乙丙本,对于解开通行本老子某些争论,尤其是20世纪初梁启超、顾颉刚、钱穆、冯友兰、胡适等开启的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的百年新儒道大争论,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首先是关于老子文本的认识。基于出土文本、战国时期其他古文献的引述等研究,逐步取得共识:老子文本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了帛书本规模的五千言“完整版”,而是经历了200多年的不断增益。
文本形成路线是:目前最早的郭店本,总字数为1750字,郭店墓时间被确定为公元前300年,则郭店本的形成在楚墓之前50~100年是合理推测,再往前推150~200年,就是老子生活的时代。这是老子一书乃至老子活动年代断代的最重要依据。
到战国中后期,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的生活、著述、《庄子》成书及其之后的时代,通过《庄子·外编》的文字,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流传的《老子》文本与郭店本有了很大不同,说明战国时期编辑《庄子》一书的学者或其他不知名的道学门徒或粉丝,对于老子文本进行了再编辑。
到韩非子(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的解老、喻老中引用的老子文本,与帛书本、通行本有了更多的重合,说明在战国晚期老子五千言的文本已经出现。
马王堆帛书本经考证,在汉文帝(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陪葬时已是文物,说明随葬的帛书本是汉初盛行的黄老之学较为官方或珍贵的文本。
帛书乙本记录了文字数量,德篇为3041字,道篇为2426字,总计5467字。虽然出土的帛书乙本有阙文,但帛书本自己写在帛书正文里的文本字数是反映了当时老子文本的真实状况的。
河上公本是汉文帝时期的老子注本,是现存最早的完整老子注本。但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一书里,详细列举了河上公本在文本上的错谬,认为河上公本并非汉代人注释,是晚于王弼本的版本。
河上公的学生安期生,《史记》说他见过秦始皇,山东琅琊(今临沂)人,古齐国文化的聚集地,著名的稷下学宫就在此地。河上公与安期生的老子学派代表了战国时代到西汉初年齐系文化的风格。安期生是将老子神仙化、养生化、修丹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与秦汉燕齐方士活动、方仙道有密切关联,在道教中被奉为“北极真人”。
可见,西汉时代老子五千言已经基本定型,这就为魏晋时期的王弼(公元226—公元249年)、何晏(?—249年)对老子义理的注释、阐发提供了基础。王弼本的出现不是偶然,是王弼前500年《老子》流传、注解的集大成者,王弼本在唐代之后成为最被接受的通行本。除此之外,西汉的严尊本、唐代的傅奕本,都是与通行本有一定差异的注释本,但总体没有文字上的巨大差异。
《老子》文本的注释差异、文本顺序的差异,与文本的关键文字差异,对于文本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文字的差异(尤其是关键字词的差异)是决定性的,这是帛书本、郭店本出土后就引发老子学两次大讨论的原因。也因此之故,重新校正通行本《老子》的时代缺陷,还原老子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注释、阐发老子思想,成为近二十年中国思想界的一致呼声。
笔者不揣冒昧,综合以上重要的老子文本的研究成果,订正了《老子》文本。这个《老子》文本不纠结帛书本、郭店本的“原教旨派”论点(即以两个版本为正宗,每字必改),也不同意以通行本为实际历史流传本不应修改的“现实派”观点,而是将新《老子》文本的订正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老子文本里,涉及重要观点差异的字,按郭店本、帛书本的顺序订正通行本的用字,优先以郭店本释文为主,郭店本没有的,按帛书本修订。
第二,顺序与语句以帛书乙本为底本,保留帛书乙本的语气词。
第三,异体字、通假字,不涉及文字意思变化的,保留通行本用字。
上述三项订正老子文本原则的目的,是既校正通行本关键用词的差异,还原“最早的老子”原貌,同时不去矫枉过正,一定要把通行本里已经被大众接受、与上述两个版本用字不同的“今字”,改为意思相同的、佶屈聱牙的、冷僻的“古字”。保留帛书乙本的语气词,是让读者领略古文节奏的独特韵律之美。
这个新的《老子》文本,不是学术意义上的考订,所以定名为“史贤龙本老子”。是耶非耶,读者若有兴趣对老子版本做深入阅读,相信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的目的,是让《老子》与读者更加接近,让普通读者更容易走进老子的思想世界,同时我也尽量确保不在学术层面出现扭曲老子原意的硬伤。
老子其人:
老子的第二个争议是老子其人,说老子这个人都不存在的也不在少数。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老子身份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至今也不能说尘埃落定。但是,新出土的老子文本,还是给过去某些偏执得过分的“名家”观点画上句号。
最偏执的就是从宋代的叶适、清代的汪中、近代的梁启超、康有为,延续到冯友兰、钱穆等儒学大家主张的老子在孔子后,《老子》成书于战国后期的观点,都已被出土文物的年代考证所击碎。他们质疑老子年代的连篇累牍文章已经无须一驳。
老子没有留下生活、工作乃至出身的记录,到司马迁的时代,已经大部分是传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录的毋宁说是线索与传闻的汇编,这是司马迁在无法判断老子身世情况下的一种权宜写法,其文要点如下:
我将个人研究思考的结论简要叙述如下,相关考证先略去。
老子出生地是苦县(今河南鹿邑),原属陈国领地。陈国在公元前478年被楚国灭国,并入楚县。陈国是帝喾后裔妫满的封国,周武王灭商后,没有下车就第一个分封的诸侯国(另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尧之后于蓟,禹之后于杞,纣之子武庚于殷,武庚叛乱平定后改封武庚之叔微子启于宋),这是为了体现周朝对前代帝王世系的尊重,体现周王朝“奉天承命、其命维新”的正统性,转移了对于商朝世系被替代的合法性焦虑。
《史记》的老子李姓说,被很多学者质疑。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最早的始祖追溯到商朝末期的理利贞,其父理征被商纣王杀掉,理利贞母亲带着他避祸逃跑,快要饿死时碰到一棵李树,取李子进食得以活命,就改理为李。从理利贞的名字看,应该是一个贞人,即钻龟甲占卜解兆象、定吉凶的职官,在商朝也是上层人物与知识阶层。
老子的职官是“周守藏室之史”,这个职位是首都皇家图书馆的职员(说老子是国家图书馆馆长不确切,应该是一般掌史官,而不是执掌守藏室的太卜这个三公卿级官员)。
为什么会让一个出生在苦县的人进入周守藏室做史官呢?春秋时代没有跑官、考试、举荐一说,只有一个原因:出身(世袭)。老子出自聃姓世系,聃姓始祖冉(亦写作聃)季载,是周文王最小的儿子,周武王、周公旦的弟弟,排行第十,周武王时任周王室的司空,也就是国土建设厅厅长,主管都城建筑。
《左传》里富辰(?—公元前636年,在周襄王与王子带的狄国之乱中战死)有言:管、蔡、絣、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这十六个封国的诸侯,都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
这些小诸侯国大部分的封地在楚蛮与中原的缓冲带上,这是著名的分封姬姓诸侯屏藩周室的举动。冉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沈丘),后迁叶县,是沈姓、冉姓、尤姓、叶姓的始祖,他的长子被封于毛邑,是毛姓的始祖。另一说季载被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一带),故得冉姓。
冉姓在山东境内较多,尤其是孔门弟子如冉求,学界多持季载封地在沈,山东的冉姓可能是季载后代的封地。要而言之,季载的封地正是在今天的豫东、皖北、鲁南方圆100公里的范围地域,沈丘、鹿邑、涡阳、菏泽均在其中,春秋时代是陈国、宋国的领地。
老子的世系应是冉季载的庶出后代,分封或落户于鹿邑的苦县,他的后代才有可能进入周守藏室做史官(老子之前的聃姓前辈有做史官,且有出使诸侯国执行聘问之礼的记载)。
老聃之称,是对年长出名后、任周守藏室之史的姬聃氏系的尊称。按照古代五服不亲的传统,到老子时,他的家族可能已不再挂在姬姓之下,而以分出的支系祖先的字(以季载之冉或聃)为姓或者别为他姓(是否是李也无定说)。
春秋中后期家族的“得姓”,只要到家族及王室的宗庙管理官处登记就可以,而不用像春秋早期需要国君批准才能赐姓。比较鲁国展禽(即柳下惠)得姓的过程(鲁隐公赐姓展)与晋国智果改为辅姓(智果到晋国太史处申请改姓为辅,脱离智氏),就能看到春秋后期,因为人口的增加、家族分化的加剧,得姓的手续已经大大简化下放。
老子西去是有可能的事,但被关令尹强留得五千言的传说是子虚乌有。老子文本里有多处显示,老子的思想在他还担任守藏室之史及退休后,已经在周王室、诸侯国的上层以近似“内参”的方式流传,并引发讨论与争论。因此,楚地出土的老子思想抄本应该不是孤立的,未来在洛阳、上述姬姓或姜姓诸侯国所在地,有出土新老子抄本的可能性。
总之,有四个基本结论:老聃这个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的;老聃与孔子的对话,不会有《庄子》外篇以寓言方式编造的那么多,问礼、问道的两三次交流是确实存在的;老子比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年长20岁左右是可信的;尊称老聃的著作为《老子》,是合适的。
如果没有老聃的身世,他进不了周守藏室做史官;看不到周守藏室里的那么多历代文献(周守藏室可能是当时保存上古及周代文献最丰富的地方了),老聃的见识不可能超越前人。
正因为老聃长期接触当时极为难得一见的古文献,才会让他觉得学习文献并不会获得智慧,也不是决定治国效果的根本保障。这些都是身为没落贵族的孔子不可能具备的优越条件,唯此,老子才能产生具有超越常人眼界的观念。
但是,也不要拔高老聃的官职,夸大老子思想对周王室、诸侯国的实际影响。合适的定位,老聃就是一个年长的周守藏室的“扫地僧”,因为年长、德劭、学问高,又担任着一个知识性的官职,他的观点才在周王室及公卿、诸侯国国君及大臣这个阶层被传播、讨论,自然不乏认同追随者。这是郭店本出现的历史背景。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马王堆帛书本,尤其是郭店本老子出土后,对老子解读有个很大的倾向,要论证郭店本老子时期,儒道两家的内在和谐性,试图修正通行本老子中对儒家的批判。有些释文者,为了这个目的,不仅对郭店本老子的注解犯了老毛病(选择性解释),甚至不惜对郭店本关键字的释文做了匪夷所思的释读。
2000多年来,对老子的解读充满了各种、扭曲、误读,更不用说对老子著作基本性质(哲学书、君王南面书、兵书、世故书、阴谋书等)的争论。本书的“精义”部分,试图对老子的思想做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展现老子思想流传2000多年、从中国到欧洲的另一幅景象:老子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相似性、关联性,让读者能够从世界思想史、哲学史的视角,对老子思想的意义有新的认识。
怀特海有句名言:整个西方哲学都是对柏拉图的注脚。中国古代(1919年之前)思想最可惜的就是,没有成为《老子》的注脚,而成了“孔家店”的演绎。
希望这本书(包括后续的道篇注解、郭店本解读),成为中国人进入中国原生思想家代表的老子思想世界之门的钥匙,引发读者对老子思想、中国原生思想独特性的进一步探索兴趣。于我则无憾矣。
所有的注释都是一个新的创作。但真正的经典都活在后世的注释之中。灯火相续,薪尽火传,这个过程本身就比某种结果更有意义。每个人精神的生长都是一个秘密,但智慧成长的声音每个人都能听见,这种快乐无以名状,却真实不虚。
听自己思想秘密生长的声音,让我们与《老子》一起思考。
201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