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新秩序:全3册(第一卷) 俄罗斯转型: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 冯玉军
- 4450字
- 2021-03-29 22:11:58
第三节 以多维视角审视俄罗斯发展走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战略格局进入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国关系互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俄罗斯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将对国际格局演变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的俄罗斯学界而言,应将俄罗斯发展置于由历史变迁、全球比较和中国利益三条坐标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中加以审视,以客观、严谨、深入的学术研究取代“自言自语”式的梦呓或“鸡同鸭讲”式的争论,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俄罗斯的战略脉动,体察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普京总统2012年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提出了俄罗斯实现重新崛起的发展目标。但种种因素显示出,俄罗斯国家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崛起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经济上,在“石油美元”的巨大诱惑下,能否摆脱对能源出口的严重依赖而成功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创新发展”并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政治上,普京是按照既有的“主权民主模式”进行治理,还是顺应形势变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成功应对来自反对派的压力?俄罗斯的宪政制度,包括总统制、议会制、联邦制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进而对经济转型和对外政策产生何种影响?外交上,俄罗斯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方针不会改变,但在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政治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俄罗斯对于国家利益的界定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其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将进行怎样的调整?而这种变化又将对地区格局和国际体系重组产生怎样的影响?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陆上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作为历史命运曾紧密相连、国家治理模式曾高度相似并继而进入社会转型的国家,中俄的未来发展依然息息相关。安全上,俄罗斯的发展前景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冷战后,中俄关系的顺畅发展是在中国快速发展、俄罗斯相对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那么,在俄罗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中俄安全关系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经济上,随着中国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大和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随着俄罗斯加入WTO和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提速,中俄经济关系能否实现“共同发展”?外交上,随着俄积极推进欧亚联盟而中国在欧亚地区利益的不断扩展,中俄是共同维护欧亚地区稳定还是可能形成正面交锋?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并力图将大国制衡焦点对准中国,俄罗斯是继续与中国密切战略协作还是借中美矛盾坐收渔利?
研究俄罗斯的发展走向,必须以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大变局为背景,以俄罗斯国家发展的路径及可能性为主线,以俄罗斯发展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及中俄关系未来走向为落脚点,全方位深入剖析普京复任后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政治诉求、经济战略、对外政策、军队建设、软实力运用、人力资源、民族关系、区域发展、民生保障等诸多问题,重点探讨俄罗斯发展的主观诉求与内外约束的内在关系,剖析俄罗斯发展的路径和现实可能性,分析俄罗斯发展前景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以及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走向。
要让研究更加理性、客观、准确,就必须以方法创新提升研究质量。要努力改变国内俄罗斯问题研究“重文本解读、轻数据分析”的传统,在关注俄罗斯国家战略文件、领导人讲话等所反映出的主观意愿的同时,还要通过对大量经济、政治、社会数据的分析,来研判俄罗斯发展的环境制约与现实可能,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结论。
研究俄罗斯的发展走向,要突出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战略性在于将俄发展置于国际战略格局变化、俄罗斯历史进程和中俄关系发展三维框架之中进行宏观审视,准确把握俄罗斯发展的战略脉动及其对国际体系变迁和中俄关系发展的影响,为战略决策层进一步深化对国际战略格局变化以及俄罗斯在其中地位的认知提供重要参考;系统性在于全面深入地研究俄罗斯国家战略、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对外政策、军队建设、软实力运用、人口问题、民族关系、区域发展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提供一幅俄罗斯社会变迁的全息、全景图,为中国社会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前瞻性在于在深刻总结俄罗斯国家特性和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俄罗斯当代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对俄罗斯国家发展,特别是能否顺利发展的前景做出前瞻性判断。
[1] 端木美:《俄罗斯东欧研究在法国》,《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第118—124页;许华:《美国的苏联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6期,第77—81页;徐洋:《西方学者眼中的苏联学》,《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第1期,第30—31页;王鹏:《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2期,第57—62页;笪志刚:《日本“实践派”学者岩下明裕和他的著作》,《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5期,第64页;等等。
[2] 吴红蕾:《全国学界首次“俄罗斯学”会议综述》,《国外文学》2008年第1期,第126—128页;国玉奇:《试论作为独立学科的俄罗斯学》,《中国俄语教学》2007年第2期,第12—16页;付晓霞:《探讨俄罗斯学》,《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3期,第51—53、57页;等等。
[3] 国别研究是不是等同于国别学,到目前为止还是见仁见智。有学者认为:“国别研究侧重于对国别当今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国别研究和地区研究属于国际问题研究的范畴……国别学有别于国别研究,区别在于二者研究的重点不同。国别学侧重于对国别的文史哲方面(如语言、古代史、文学艺术、哲学、习俗等)进行系统的经典式研究。国别学为独立学科,不属于政治学或国际问题研究的范畴。”参见徒温《国别研究有别于国别学,拉美研究有别于“拉美学”》,《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2期,第61页。
[4] 李静杰:《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在新世纪应该有个大发展》,《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1期,第4页。
[5] 庞大鹏:《论俄罗斯政治的研究路径》,《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第59—63、79—80页;庞大鹏:《俄罗斯政治学研究概论》,《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1期,第48—52页。
[6] 《关注俄罗斯国内改革进程的研究》(卷首语),《俄罗斯研究》2002年第3期,第2页。
[7] 李建明、赵常庆:《非正式制度理论与俄罗斯政治改革》,《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6期,第8—12、95页。
[8] Рыжков В.,Дымарский В.,Шевцова Л.,Гринберг Р.,Восточная Европа:формула успеха.http://carnegie.ru/2010/11/28/ru-pub-42123.
[9] 王立新:《转轨以来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发展》,《学海》2001年第3期,第93—97、208页。
[10] [俄]А.А.皮萨列夫、[俄]М.В.卡尔波夫:《俄罗斯政治文化与普京共识》(上),《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8期,第21—27页。
[11]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Россия на рубеже тысячелетия.http://www.rg.ru/Prilog/vvd/1231/10.htm.
[12] 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http://www.rg.ru/2005/04/26/prezident.html.
[13] Ledeneva А.,Unwritten rules:how Russia really works.http://www.cer.org.uk/pdf/e246_unwritten_rules.pdf.
[14] 庞大鹏:《当代俄罗斯的保守主义》,《欧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40—154、158页。
[15] [瑞典]斯蒂芬·赫德兰:《危机中的俄罗斯:一个超级能源大国的终结》,《俄罗斯研究》2010年第2期,第40—64页。
[16] Кортунов С.В.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идентичность:Постижение смысла.М.:Аспект-Пресс,2009;Кортунов С.В.Становле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идентичности:какая Россия нужна миру.М.:Аспект-Пресс,2009;Tsygankov A.P.,Russia's Foreign Policy: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National Identity,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10;Ivanov I.,Russia and Globalizaton:Identity,Security,and Society in an Era of Change,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8;Piontkovsky A.,Russian Identity,Hudson Institute,2008;Piontkovsky A.,East or West?Russia's Identity Crisis in Foreign Policy,http://fpc.org.uk/fsblob/681.pdf;The New Russia Identity:Innovation and Continuity in Russian Foreign Policy,http://www.twq.com/01summer/ivanov.pd;Winchester D.Russia's Identity Crisis,http://www.vision.org/visionmedia/article.aspx?id=5814;Akhiezer A.,Klyamkin I.,Time to Decide on Russia's Identity,Russia in Global Affairs,No.3,2006;“Imaging Russia:Ethnic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ist Mind”,http://www.panorama.ru/works/patr/ir/14.html.
[17] 王鹏:《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第57—62页。
[18] [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杨德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 冯绍雷:《跨学科背景下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1期,第2—5页。
[20] 2010年10月,在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之际,笔者有幸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静杰学部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建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盛发、潘德礼、吴晓都、姜毅研究员,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李志强博士等在成都宽窄巷子一茶楼品茗畅叙,从不同学科角度阐发对俄罗斯的看法与认识,这种思想交流对于吸收不同学科的学术营养、深化对俄罗斯问题的研究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1] 范建中、吕磊:《俄罗斯的强盛为何不能持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第53—58页。
[22] 《米哈伊洛夫斯基与俄国民粹主义》(Mikhailovsky and Russian Populism,1956),《圣像与斧头》(The Icon and the Axe,1966),《脑海之火》(Fire in the Minds of Men,1980),《俄罗斯转型:希望的突破口》(Russia Transformed:Breakthrough to Hope,1991),《俄罗斯的面目》(The Face of Russia,1998),《俄罗斯寻找自己》(Russia in Search of Itself,2004)等。
[23] 作为著名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和社会活动家,詹姆斯·比灵顿十多次陪同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苏联和俄罗斯,1988年6月陪同里根总统对苏联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在他的倡议下,美国设立了“开放世界项目”(Open World Program),他也担任“开放世界领袖中心”的董事会主席(Open World Leading Ceter),在这一项目框架下,6000多名俄罗斯各界精英人士到美国访问、进修,对美国影响俄罗斯的转型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4] [美]詹姆斯·比灵顿:《俄罗斯寻找自己》,杨恕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5] [美]西里尔·E.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俄]E.T.盖达尔:《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王尊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等。
[26] 徐景学等编著:《苏联东部地区开发的回顾与展望:西伯利亚开发四百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王晓菊:《俄国农奴制度改革后的西伯利亚移民与开发》,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王晓菊:《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晓菊:《俄罗斯东部移民与开发:1917~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年;薛君度、陆南泉主编:《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殷剑平:《早期的西伯利亚对外经济联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张寰海等编著:《西伯利亚开发战略:1917~198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刘学敏:《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经验与借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
[27] Hill F.and Gaddy С.,The Siberian Curse:How Communist Planners Left Russia Out in the Cold,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3.
[28] [美]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刺耳的繁荣:“超音速”经济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李升炜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29] 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林精华:《误读俄罗斯:中国现代性问题中的俄国因素》,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冯玉军:《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