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作为一种理论涉险的活动,哲学创造的过程从本质上是哲学家对个体性的人生困境进行自我拯救的过程,人类性的命运通过哲学的方式转化为哲学家个体性的命运,构成哲学创作的生命底蕴,故就此而言,生生不息的哲学运动过程归根结底是人类性和个体性生命不断交合汇通的过程。在哲学的王国中,小我升华为大我,大我浸润着小我,从而使一切真正热爱哲学的人,在心灵深处获得致向完满境界的无穷力量。哲学思想的精神魅力来源于哲学家深切的生命困境和真切的理论自觉,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必然是切于己、发于人的思想。这也就是哲学存在的不朽的根基吧。

源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中西方哲学追求智慧的具体样式各自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我、致向自明之境中的路径和方式不同;就其终极指涉言,本质上都意图在探寻生命存在的大本大源中,确立人的地位和实现人的价值,因此中西方哲学可谓是同种智慧的各自表达。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对“第一哲学”的迷恋,中国传统哲学中根深蒂固的“道统”情节,皆是中西方哲人立足于自身的生存境遇,以自我的方式所进行的民族化、个性化表达。

道家哲学作为一种民族化、个性化的哲学形态,是道家诸子在真切的炼养实践中,将民族性、人类性和派别性的哲学性问题,纳于修身的视域内,循“修身成人”和“身化人文”的逻辑路径升华、凝结而成的一种身体智慧。道家哲学的基本主题,是在生命的内向觉解中,循身天一体、神人交感的逻辑,培育生命价值,挺立身道地位。

身体的出场如种子的萌发,要破除种种障碍,汲取种种营养,然后才能破茧而出,茁壮成长为青青之树,自由自在而自立于天地之间,成为宇宙洪荒中的一抹绿洲。在道家看来,生命的解放和人生的价值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真理的证明问题,不能经由逻辑的思辨来解决和实现,哲学背后所揭示的真理,须用自己的身心做切实的体证,而唯有如此,才能通达成人之道,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在修身成人的过程中,身体的破茧之旅,生命价值的重建之道,遭遇到内外双重阻力。内,需要自我觉醒到造成生命困境的根源,乃在于无穷欲望的流淌和泛滥,正是流逝于欲望的洪流,完整的身体被单向化为物质名利的肉躯;外,乃在于道德生活的价值异化,扭曲了生命的本真状态。它们共同作用,让生命步入不归之路,远离道的本原,远离生命的实相。

在我看来,哲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借用高清海先生所言,“哲学的奥秘在于人”,这样一种情感认同和信念坚守,构成了我学习和思考全部哲学问题的内在精神底蕴。人从哪里来?人如何与包括动物和他人在内的一切他者有所区别?人为什么存在?如何更好地存在?人生到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哲学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学做人”的主题?非经修身,人能否实现自我?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可谓构成了我哲学生活的主干内容。因为特殊的机缘,我钟情并归身于道学的天地,从而踏上了一条于我而言再无可退却的不归之路,在道学的语境中,探寻哲学之谜,体悟哲学精神,欣赏自然之善,感受生命之美,已经成为我无法割舍的生命情怀。

道家修行要经由一个“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艰辛历程,哲学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穷理,在我看来就是一遍遍地回到哲学史中,在前赴后继的哲学之河中思考哲学发生的奥秘,哲学问题提出的机缘,哲学思想演变的过程规律,“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执着的“穷理”路程中,人类思想的魅力会不断俘虏自我的身心,让自我惊叹于哲学王国中所蕴含的磅礴力量,直指人性,了然我心。尽性,包括尽天地之性和尽人类之性,所谓“穷造化之奇,叹人生究竟”是也。哲学之“穷理”的历程,必先经历“行至水穷处”的冼炼,然后才有“坐看云起时”的了然。“以至于命”,就是在宇宙的觉解中,证知人生的必然旨归,契悟自由的无言之美,那种无待于世、“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道美之美。

穷理明真,尽性向善,达命乐美,不就是哲学的真使命和真精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