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

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直到第二次战界大战后才为学术界广泛关注,之后各国学者在现代经济学假设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了多种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体系。不同的理论派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依发展脉络,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

一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最早由海默(S.Hymer,1960)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在经过很多学者认同和补充后发展成为研究国际投资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海默提出的主要观点之一是,传统经济研究中完全竞争的前提假设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研究是无效的,不完全竞争才是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基本前提。他认为,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而美国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直接动力是其所具备的一些特定竞争优势,这些优势能够使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产生不对称优势,从而可以在东道国扩张自己的垄断力。所以,不完全竞争才是此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假设。随后,其导师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1969)对其理论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只有当跨国企业得到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时,才会对东道国进行投资。同时,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得美国的跨国企业能够战胜东道国企业所具有的地理、信息以及熟悉消费者偏好等优势,从而继续拥有垄断优势。金德尔伯格将这些垄断优势分为四类:由于产品差异产生的市场不完全竞争优势、由于生产效率和要素来源产生的市场不完全部分优势、企业内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由于东道国企业干预产生的竞争优势。通过利用这些优势,跨国企业能够绕过东道国关税壁垒,并获得其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

其他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约翰逊(H.G.Johnson,1970)的观点发展了知识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对于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认识也区别于金德尔伯格的观点,他认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是源于技术、管理理念、销售技能等知识资本,在东道国投资的企业可以低成本利用母公司的知识资本,而东道国企业则由于缺乏这些知识资本而居于相对弱势地位。理查德·卡维斯(Richard Caves,1971)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集中于技术领域,他认为,跨国公司主要是利用其技术优势使产品在质量、包装、外形以及品牌方面形成对消费者的心理优势,从而形成其产品的不完全竞争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是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得以从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独立出来的开拓者,它通过引入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空间和思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发生的大量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供了较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是,垄断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理论死角,比如,对具有技术优势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区位选择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等,正是这些不足使得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这一问题。

二 比较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海默等以美国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理论体系。同样,日本学者也对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7),这些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称为“小岛清”模式。这一理论主要研究视角源于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原理。通过使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小岛清认为,垄断优势理论仅从微观经济因素出发分析问题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弥补这一不足就必须再从宏观角度考虑国际分工问题。基于国际分工原则,小岛清分析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他指出,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而正是制造业的大量对外直接投资才导致美国的出口下降,从贸易理论角度看属于贸易替代类型的投资;而日本则有着明显的不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源开发型;另一种是在本土推动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而由于东道国大都为发展中国家,所以此类制造业在东道国往往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可看到,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相对应原理,投资与贸易相互补充,投资促进贸易,贸易也相应地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出现贸易逆差,而日本一直是顺差大国的主要原因。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实际上也可称为阶梯性产业转移,即将在本国的相对落后或者已落后,但是,在东道国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低阶梯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到东道国,而在本土则继续发展具有更高比较优势的产业。依照此规律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会出现美国所出现的负面情况,反而会使本国一直保持比较优势。

从国际产业分工的宏观视角,小岛清仍将对外直接投资置入贸易理论体系,通过将贸易区分为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两种类型,对日本一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也对亚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所谓“雁行模式”进行了较好的说明,而恰恰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又以资源导向、劳动力成本导向和市场导向等为主要特征。但比较优势理论仅能回答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对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行为则无法解释。并且这一理论将发展中国家永远置于产业发展的底层,成为发达国家的奴隶,只能让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战略行为产生抵触。

三 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由巴克雷和卡森(Buckley and P.M.Casson,1976)以及卢格曼(Rugman,1981)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在继承垄断优势理论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前提下成功地融入科斯的内部化理论,并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从而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外部交易成本,这种外部交易成本源于外部市场所带来的交易障碍。他们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来源并不仅仅是规模经济、寡头控制或者关税壁垒等原因,而是市场失效以及产品特殊性或者垄断的存在等。“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它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同样重要。”这两个市场中所出现的部分失效和垄断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大量不必要干预所致,从而使得跨国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他们认为,知识产品可以产生高额回报,但是,获得其全部收益却面临很大的风险,并且由于前期研发的高额投入使得这一风险的控制更为重要,而消除风险的最佳办法,就是通过人为控制将市场内部化到企业中。卢格曼认为,通过将市场内部化入企业以替代外部市场,然后企业内部利用调拨价格对市场进行润滑,使其如同外部市场一般有效运行。

通过市场内部化,可以使跨国企业规避多方面的干预,降低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使企业收益最大化。主要表现在:资源转移成本最小化;通过统一协调经营活动保证长期稳定的上下游供需关系;消除外部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可形成中间产品市场垄断;规避政府交易监管和干预以及合法逃避税负等。

市场内部化理论在研究跨国企业产品、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等方面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对跨国企业的特征进行分析,成功地解释了大多数情况下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发生的动机以及跨国企业国际运作中的许多现象,得到很多学者的赞同和支持。

四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ning,1977)提出,这一理论吸收了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不同理论的主要观点,在国际产业分工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和金融理论主要观点基础上融入区位理论,最终形成了区位优势理论。区位理论的融入使得整个理论体系更为丰满,对众多国际投资现象更有说服力。在综合这诸多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后,邓宁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驱动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即所谓的OIL (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OIL)模式。

所谓所有权优势,实际上是垄断优势理论中所提出的跨国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不对称的垄断优势。跨国企业拥有相对于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或者可预见时期内无法得到的无形知识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一方面指由于其在生产技术领域或者原材料获得领域保持的所有权优势;另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知识、品牌、管理等交易性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邓宁继承了约翰逊(H.G.Johnson,1970)对知识资本观点的坚持,他也认为,知识资产的所有权优势是这些优势中的核心因素,跨国企业在知识资产方面拥有的所有权优势是推动其进行国际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折中理论基本上吸收了内部化优势理论全部核心观点,并将其作为企业保障所有权优势的主要手段。对于企业市场内部化的理由仍然归结为,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收益产生的风险而人为将其所拥有的优势尽量保持在企业的内部。对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因素,也确定为关税壁垒、政府行政政策干预和信息不对称等结构性和自然性因素,这些不完全性会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消失,而内部化措施则可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保障其依靠所有权优势获得最大租金收益。

邓宁将区位优势理论加入使整个理论体系变得更为灵活,更有包容性和解释力。投资领域的区位优势主要是指东道国的行政政策和多方面投资环境等相对优势对跨国企业的投资意志产生的吸引力,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生产要素价格、基础设施、政府优惠政策等方面。如果跨国企业认为东道国对其投资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实施其投资行为;然后,根据当地优势特点设置特定的部门结构和生产特征。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相对于其所融入的各个理论更具有广泛性,但它并不是对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单综合,它从微观的跨国企业行为到宏观的国际生产分工进行了理论体系再生的整合,从跨国企业国际生产的宏观层面讨论微观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再整合中观层面的东道国区位优势对跨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对区位优势理论的引入,成功地弥补了以往理论无法对其他国家对美国所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进行解释的缺陷,得出区位优势正是美国成为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的主要原因。

从上面的阐释可以看到,国际折中理论能够对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予以兼容,并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综合体系;从各个层面均涵盖了推动跨国企业实施直接投资动机的决定因素;可以用于分析各种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个流向的直接投资行为。所以,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迄今最为完备的国际生产投资理论体系,能够对跨国企业的国际经济活动做出最令人满意的解释。

但是,从这些理论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一个影子,即始终站在跨国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问题,跨国企业利益最大化是这些理论分析的出发点,解释和说明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行为是其研究的主要目的。而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接受方,东道国的行为机制以及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几乎没有任何的涉及,尤其是外国投资对东道国国内的投资行为产生的效应——这一重要的直接影响都没有提及。但是,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对跨国企业的投资行为有根源性认识,对于在东道国产生的溢出效应来源也有了清晰了解。下面从东道国的角度继续对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投资效应和溢出效应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