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很容易被一些非理性因素影响,变得盲目、冲动、狂热,在激动情绪的支配下,做出不理性的决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进入商场以后,角色的转变促使顾客变得更加敏感,一些琐碎的小事也可能点燃心中的怒火。因此,了解顾客的思维模式,揣摩顾客的心理活动,掌握顾客的情绪变化,是一名合格销售员的必修课程。
顾客真的理性吗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名言:“人是理性的动物。”
在商场里,人们谨慎地制订购物计划,反复比较货物,力求达到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完美平衡。人们相信,此时此刻自己是理性的。
然而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们,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顾客真的是理性的吗?顾客的思维中有没有可能存在非理性的成分呢?
顾客情绪失控引发暴力抢购
2018年1月15日,法国多地出现暴力抢购,造成多人受伤。事件的起因是法国当地的一家超市发起的一项促销活动,他们把一款巧克力榛子酱的售价由4.7欧元(约合37元人民币)下调至1.4欧元(约11元人民币),从而引发了暴力抢购事件。在抢购过程中,平日里非常理性的顾客们都仿佛变了个人,他们互相推搡,甚至大打出手。超市员工们试图阻止,却遭到了激烈的反抗。最终,无法控制局势的超市员工不得不选择报警。
事后,一位网民在推特上发布了一个“暴力抢购”的视频,画面中的人们正在奋力抢夺商品,场面十分疯狂,他写道:“认真的吗?所有这些人就是为了一罐巧克力榛子酱?”
有一位顾客告诉媒体,有的人就像野兽一样疯狂,一位中年女士拉扯一位老太太的头发,还有一位老太太的手也流血了。
为什么超市里的顾客会哄抢商品呢?难道是因为这款巧克力榛子酱太好吃了,甚至好吃得令人疯狂吗?恐怕不是。让顾客失去理性的不是产品,而是降价的活动。在“疯狂大减价”的引诱下,人们的情绪变得紧张起来。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在情绪的支配下,会做出不理性的决定。这是人类自诞生之初,在数十万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铁一般的规律。无论社会的经济水平多么发达,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参考效应左右了顾客的消费决策
在购物的过程中,顾客的非理性表现主要体现在参考效应上。顾客在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通常会将多个品牌的同类商品进行对比,也就是货比三家。如果眼前的这件商品和其他几家的价格相差不大,他的情绪就会比较平稳,然后从样式、功能等特色上进行对比,选择最心仪的那一款。但如果眼前的这件商品和其他几家的价格差异较大,顾客的情绪就会波澜起伏,他会感到十分疑惑:为何外观相似的两件货物,价格却相差甚远呢?为了从逻辑上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尝试着说服自己:肯定是因为质量上的差异较大,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嘛!买东西还是得看大品牌!
在比较的过程中,顾客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比较”这件事上,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一点——“我要购买合适的商品,而不是购买相比之下最好的商品”。
顾客固然是有理性的,但是在消费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陷阱中。销售员要准确地捕捉顾客的心理弱点,并且加以利用,刻意营造出产品的差别,主动为顾客提供参考物,将顾客引入彀中。
顾客的行动总是比理智的思考抢先一步
过去,企业家们在分析市场信息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使用逻辑法,他们将顾客想象成具有理智的人群。他们相信,每一位顾客在做出决定之前,必定在心中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用缜密的逻辑反复考量,然后得出一个最符合自身条件的选项。
只有销售员才明白,很多顾客在购物时是非常感性的,他们并没有考虑之后会出现的种种情况,仅仅是为了满足当时出现的冲动欲望。有的时候,甚至连顾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企业事前所做的分析报告,等同于一张废纸。因此,在销售的世界里,只有“最诱人”的商品,没有“最实惠”的商品。
“双11”购物节:一场全民冲动的狂欢节
如果在网上发起一项调查,评选“人类有史以来最火热的购物节”,“双11”一定不会被落下。得益于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双11”的火爆程度已经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了。
2017年11月11日,“双11”实时交易数据显示,仅仅开场3分01秒,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就诞生了: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开场6分05秒,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开场7分23秒,支付笔数突破1亿笔,相当于2012年“双11”全天的支付总笔数。交易峰值为25.6万笔/秒,比2016年增长了超过1倍。
13点09分49秒,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打破2016年全天交易额纪录。
据统计,2017年天猫“双11”当天总交易额达到1682亿元,移动端成交占比90%,共产生8.12亿个物流订单,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
“双11”给商家带来巨大成交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退货量。天猫官方微博发文称,2017年“双11”的退货率仅为6.1%,不到发达国家的1/3。这个数字看上去并不大,但是别忘了,“双11”的成交额是用千亿来计算的。
造成如此巨大退货量的主要“元凶”,就是冲动消费。大规模的降价折扣将消费者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消费者固然可以得到实惠,但是回头想一想,有多少物品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呢?买了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冲动消费。狂欢过后,消费者不得不品尝到苦果:物流瘫痪、尺寸不对、买的东西根本用不上等。
在无数买家冲动消费的同时,不少卖家似乎也陷入了冲动售货的陷阱中。例如,有的用户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的协议,一次性购入大批量的衣服,到货后却只留下少数几件,剩下的直接退货。这种大量退货的行为,让不少商家头疼不已,因为他们蒙受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只能寄希望于用户降低冲动消费的频率。
情绪冲动的一瞬间,顾客的理性值为0
冲动消费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消费者事先并没有清晰的计划,也没有必须购买的意识,只是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偶然形成了购物行为。在做出付款决定时,他们可能并没有经过仔细的思索。或许等他们回到家里,将包装打开以后,就再也不会碰它了。接着,在某一天与他人谈到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就会为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脑门一热就买了。”
作为冲动消费的驱动力之一,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即便是平日里很理性的人,也可能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有的人在遭受压力和挫折时,习惯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的消极情绪,这一点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有学者认为,这或许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伴随着雌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波动,女性更容易产生情绪障碍,出现抑郁、恐慌、焦虑、愤怒等情绪。在逛街和购物的过程中,商品、音乐和灯光带来的新鲜感刺激着女性的神经。当她们花光了购物卡里的钱,带着“血拼”而来的商品满载而归时,她们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等消极情绪如同潮水般退去以后,她们会发现,在商场付款的一瞬间,她们的理性值迅速归零,而她们买回来的,可能只是一堆可有可无的东西。
顾客的思维方式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有人说:“顾客就像恋人,喜怒无常,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秒会不会突然生气,然后转身就走。”也有人说:“顾客都是理性的,只要物美价廉,就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与支持。”还有人觉得:“顾客是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的思维方式连上帝也无法捉摸。”
为什么顾客就是不买
有时,顾客明明很喜欢一件东西,拿在手上看了很久,还特意试了试,同伴们也称赞不已。销售员在一旁尽心尽力地服务,眼看着就要成交了,顾客却出人意料地把东西放了回去,什么也不说。
尽管心中充满了困惑,销售员还是维持着笑容轻声问道:“怎么了?您不喜欢吗?不妨试试其他款式吧!”
可是顾客没有留下商讨的余地,轻飘飘地丢下一句:“哦,我就是随便看看。”
与此相似的话语还有很多,例如下面这些。
深思熟虑型:“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不买了。”
完美主义型:“我也不是很懂,但就是感觉不是很好。”
科学狂人型:“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对身体不好。”
装聋作哑型:“我不懂这些。”
理性思考型:“东西还行,可是我没这么多钱。”
每当遇到这样的场景,销售员都会忍不住在心里大发牢骚:“明明很喜欢,为什么不买呢?”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遇到这样的顾客,销售员甚至会怀疑自己不适合做销售。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顾客,缺少的是受顾客欢迎的优秀销售员。一名优秀的销售员,应当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具备找出顾客真实想法的能力。他必须明白,顾客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合体,而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的大群体。顾客的思维方式很复杂,却也有迹可循,不能将其简单化、抽象化,而应该将其差异化、具体化。
左脑、右脑产生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做了一组“割裂脑”实验。通过实验,斯佩里博士得出结论:人的左右脑可以独立工作,左脑产生理性思维,右脑产生感性思维。有的人左脑更发达,而有的人更擅长用右脑,从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对左右脑的使用程度,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当我们将左右脑分工理论运用到销售中时,就会发现顾客的思维也遵循这个规律。
1.理性的左脑型思维
拥有左脑型思维的人非常注重逻辑和次序,对数字、品牌非常敏感,通常表现为挑剔产品的质量、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挑选店家和品牌、反复权衡等。他们在购物时,往往会非常认真地观察商品的各方面属性,并且同其他商品进行比较,最后选出一个最符合自身需求的。
这类顾客一般性格成熟,情绪稳定,他们喜欢的是态度认真、经验丰富、彬彬有礼的销售员。如果这时销售员站在他身旁,不厌其烦地跟他说空洞的产品文案,只会让他感到厌恶。
2.感性的右脑型思维
拥有右脑型思维的人更加注重情感和色彩,通常表现为对生活方式易产生联想,注重产品能够产生的效果,注重产品的广告宣传等。在购物时,他们会非常看重产品的某一个方面,例如外观及设计理念,而对其他方面则不怎么在意。
这类顾客一般情感强烈,容易沉浸在产品优秀的设计理念和美感之中,看中一款商品之后,就会爱不释手。他们喜欢热闹的场景,低声平静的介绍完全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反而会让他们误以为受到了怠慢。相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销售人员能够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向此类顾客推销时,不宜拿出过多的替代产品供其选择,否则会使他们陷入选择困难中。
每个顾客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在面对商品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是了解顾客情绪心理学的基础。如果销售人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用同一套标准对待不同的顾客,就极有可能惹恼顾客,做不成生意。销售人员应当根据顾客的思维方式选择销售的方法,稳住顾客的情绪,令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交易。
潜意识支配着顾客的行动
“适应性最强的寄生物是什么?细菌,病毒,还是蛔虫?”
“是想法。它适应性强,感染度高。一旦一个想法植入脑海,便难以消除。一个完全成型、领悟透彻的想法会扎根于脑海,挥之不去。”
电影《盗梦空间》中的这段对话可谓精妙至极,潜意识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就有可能掀起惊涛骇浪,足以改变人的一生。对于顾客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能够开动脑筋,想个办法调动顾客的潜意识,让他们在无形之中接受我们,对我们产生百分百的信任,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做不成的生意吗?
潜意识诱导人们做出不符合逻辑的事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只乌龟来到河边,准备游过河去。这时一只蝎子跑了过来,对乌龟说:“我也要过河,你能背我过去吗?”乌龟说:“我可以背你过去,只是你千万不能在我背上蜇我。”
蝎子哈哈大笑,仿佛听见了世间最大的笑话:“如果我蜇了你,你沉到水底,我不也跟着淹死了吗?你以为我是傻瓜吗,连最基本的逻辑都不懂?”
乌龟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同意背着蝎子过河。谁知刚到河中央,蝎子就把乌龟给蜇了。
临死之前,乌龟用哀怨的眼神望着蝎子:“你的逻辑呢?”
蝎子无奈地说:“从逻辑上说我不该蜇你,可这是我的本性啊,我也控制不住自己。”
顾客进入商店以后,往往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一些早就已经形成的意念,会在片刻间让顾客下定决心。从营销的角度来说,顾客做出的决定90%都直接来自潜意识,完全不受潜意识影响的人只是凤毛麟角。潜意识让他觉得看到的衣服很丑,尽管那是最流行的款式;潜意识也可以让他觉得看到的那款手机太“高大上”了,就算你把一款更好的手机放在他面前,他或许也不会多看一眼。
人的意识需要逻辑的支撑,但潜意识完全不受逻辑的约束。在购物的时候,顾客对着眼前的商品精挑细选,仔细比较其中的优劣。当他们在脑海中将这些一一列举出来以后,潜意识就登场了。
“尽管左边的看上去更好,但我还是喜欢右边的这款。”这句话你一定很耳熟吧?
广告从潜意识层面影响了大众
以往人们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新时代的传媒告诉我们,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想销量好,必须打广告”,这句话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
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这只是广告的基本功能。现代社会的广告,早已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潜意识层面影响消费者。简单来说,就是给消费者“植入意念”,正如电影《盗梦空间》中莱昂纳多的做法一样。通过广告,商家把一个极其微小的概念输送给大众,然后静静等待,等着这个意念在人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营销行业,有一句广告语堪称潜意识营销的经典——“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1950年,戴·比尔斯用这句广告语将爱情和钻石捆绑在一起,从此影响了世界人民的消费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一颗璀璨的钻石,就是爱情坚贞不渝的见证。而在此之前,钻石和金银一样,只是贵族们把玩的珍宝而已,与爱情没有任何关系。
购物是顾客获得满足感的方法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五种需求,这五种需求按层次由低到高排序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顾客来到商场,并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他们还有很多需求。顾客前来购物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在购物时发泄情绪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顾客对商品的五个需求层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顾客对商品有多层次的诉求,消费观念也不一样。比如说马齿苋在城市里是稀罕货,因为它营养丰富,但在农村就没那么稀奇了。总的来说,顾客的需求层次越高,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1)生理需求: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求。顾客在满足自身的这种需求时,往往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
(2)安全需求:安全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解决后,顾客就会开始关注安全层面的需求。
(3)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顾客出于这种需求,会关注产品是否能够吸引他人的目光,从而提升自己的交际形象。
(4)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体现在消费者身上,就是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了。
(5)自我实现需求:体现为对达到人生境界的需求,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出于这种需求,顾客一般会维护自己心仪的固定品牌。
身处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在购物时的情绪表现也有明显的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看他们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例如,当顾客处于生理需求层次时,他们最看重的是产品的一般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此时顾客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如果商品的价格和期望相差甚远,顾客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研究表明,在需求的五个层次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人们的共同追求。顾客知道付款是购物的基本条件,但是他们不仅想要买到相应的商品,还想要商家能以端正的心态对待自己。
与销售员较量,是某些顾客追逐的乐趣
面对销售员,顾客都有一个共同的顾虑:“眼前的这个人会不会忽悠我?”再优秀的销售员,也无法避免这个问题。从顾客的角度看,店家就是与他相对立的那个角色。无论当时心情是好是坏,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要与销售员进行一场智慧的较量。
还有些顾客更有意思,他们很享受与销售员讨价还价的过程。在他们眼里,购物就像一场狩猎游戏。他们像某些猫科动物一样,发现猎物之后,不会立即出手,而是悄悄逼近,小心试探。他们的这种心理,很难用常理解释,销售员们无法理解这种将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游戏”到底有什么意思。
其实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切都很好理解,我们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把顾客的心理概括出来:“砍价成功,就代表我赢了销售员,我真了不起!”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顾客进店以后,就迅速收起笑脸,摆出一副要吵架的样子。销售员们会觉得很委屈:“不就是买个东西吗,有必要动不动就给人脸色看吗?”
缺少经验的销售员有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与顾客发生口角,通常起因是顾客百般挑剔,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果销售员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双方不欢而散。顾客感到自己的购物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会迁怒于商店或品牌。再次光临时,往日里产生的坏情绪会再次涌上心头,他的情绪就又变坏了。
有的时候,顾客和销售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销售员却始终没有打折,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顾客会故意气冲冲地离开,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也让销售员为丢失一笔生意而后悔。如果销售员真的后悔,就会将顾客喊回去,同意打折的要求。这时顾客就会笑容满面,因为他知道,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中,自己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拟人化营销打消了顾客的防备心
一个小男孩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突然转身对妈妈说:“我太喜欢美羊羊了。”妈妈问他原因,他说:“因为美羊羊太可爱了,她会种花,还会缝衣服。”
种花和缝衣服不是人类才会的吗?为什么动画片要将这些人类的动作赋予到一只小羊身上呢?答案很简单,给小羊加上人性化的特征后,就会让观众产生特殊的情感,这就是拟人化的力量。
拟人化营销是企业精心设计的陷阱
拟人就是把人的行为特征赋予到事物上,为其塑造有感情、懂语言的形象。拟人化的最大好处是生动形象,使人更加容易接受。拟人化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太阳公公”的故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拟人化营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消费者在无形之中就被吸引了,因此推行拟人化营销几乎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就连汽车这种钢铁“兽”,也被设计师们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和人脸一样,汽车也有一张“车脸”,也就是车头的总体外观。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车脸”,就会发现大多数“车脸”都被设计成了一张“笑脸”,或者是威武霸气的“严肃脸”,却很少有沮丧的表情。人人都讨厌负能量的人,因为他们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传递消极情绪,汽车的制造商们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希望顾客看到“车脸”的时候,竟会察觉到一丝消沉的情绪。
人们或许认为汽车设计是出于设计师的个人习惯,其实任何一款汽车的设计都是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成果,设计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了一些独特的风格。就好像画画、练书法一样,看似完全由作者掌控,其实作者也需要遵守一些特定的规则。设计师必须想到,目标人群在看到汽车,特别是汽车的“车脸”时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如果顾客感受较好,汽车的设计则容易被认同。如果顾客感受不好,设计师的努力就自费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会对某些车型一见钟情,却认为某些车型毫无亮点可言。归根结底,都是设计人员精心选择的结果。其目的是在潜意识层面中引诱消费者,就像在灯火的引诱下,飞蛾总是心甘情愿地扑过去一样。
在品牌的人性化特征面前,顾客毫无抵抗力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利用拟人化进行营销的例子数不胜数。像杜蕾斯自称“杜杜”,麦当劳自称“麦麦”,这些称谓都能让消费者用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到品牌的特点。有趣的是,消费者明明知道与他们交流的是人,却还是会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品牌上。消费者怎么看待这些昵称,就会怎么看待对应的产品。
长篇累牍的文案会让消费者感到疲倦,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拟人化则把品牌化作人,赋予品牌外部特征,以及情感乃至灵魂,能够迅速拉近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将产品拟人化以后,就可以让产品的形象更生动,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拟人化营销的关键是将品牌塑造成人的形象,他的个性一定要鲜明、有趣,要和产品给人的感受相关,还要抓住时机“上头条”,这样才能保持曝光度,获得持续关注。杜蕾斯利用官方微博进行拟人化营销,取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2017年感恩节,杜蕾斯在文案上大做文章,每小时推送一张海报,一口气“调戏”了十几个品牌。而那些被“调戏”的品牌,也适时给予了回应。通过这些高质量的文案互动,杜蕾斯和各大品牌给网民们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文案烟花秀”。
面对这些别出心裁的营销方案,消费者怎么会不喜爱呢?又怎么会拒绝品牌传递出的诚意呢?
顾客喜欢用“我很满意”催眠自己
谁能最终说服顾客?是口若悬河的销售人员,还是品质优良的商品?这些都不能最终说服顾客,只能影响顾客,不能最终决定顾客的想法。能够最终说服顾客的只有一个人——顾客自己!
如果我说,顾客会“催眠”自己,你相信吗?
顾客是被自己一步步“催眠”的
在商场购物时,销售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向顾客推销产品。例如,服装销售员会说:“您要是喜欢就穿上试试吧。”如果顾客穿上这件衣服,销售员就将顾客引入了一个圈套,一个让顾客“催眠”自己的圈套,而这件衣服卖出去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通过两组场景对话来感受一下吧。
场景一:
销售员:“小姐,您穿上这件棉服之后,感觉暖和吗?”(商场内一般温度适宜,再穿上棉服,顾客不可能不暖和。)
顾客员:“还行。”
销售员:“最近太冷了,外面就像冰窖一样,如果没有一件适合自己的棉服,该有多难受呀!”(“冰窖”“难受”引发顾客的联想,“适合自己”则是对顾客的暗示。)
顾客:“是的,是的……”
销售员:“小姐,这件衣服您穿着特别合身,把您的身材凸显得很好看,显得您的腰特别细。”(引诱顾客对镜自赏,陶醉在“很好看”的感觉中。)
顾客:“那行,就这件吧……”
场景二:
销售员:“先生,您可以走两步试试,看看鞋子合不合脚。”(引导顾客感受鞋子。)
顾客:“好的。”(如果顾客连续走了很多步,说明他觉得鞋子穿着很舒服,否则他会立即脱掉。可是如果他一边走一边看其他鞋子的话,就说明他对这双鞋子的兴趣不大。)
销售员:“先生,您觉得穿着这双鞋子走路的时候重不重?”
顾客:“还行。”
销售员:“嗯,这双鞋用的是××技术,××材料,这种材料防磨损,还非常轻盈。您感觉鞋子穿着舒服吗?”(普通人一般不了解技术、材料方面专业性很强的词语,突然听到会产生一种觉得商品很神秘和“高大上”的感觉。)
顾客:“嗯,还可以……”
销售员:“您如果穿着这双鞋子去旅游,哪怕走一天的路也不会感到累。”(场景化描述,引导顾客对未来的美好生活产生联想。)
发现了吗?销售员总是用两个步骤将顾客逐渐引入联想之中。他们先引导顾客感觉产品的卖点,比如暖和、轻盈。当顾客同意或默认之后,销售员再把顾客的思绪引向未来的使用场景中。虽然尚未付款,但是顾客在心里已经把鞋看成是自己的了。
这种不断暗示自己的行为,就是自我“催眠”。于是,我们会发现,在销售员的引导下,顾客越看越觉得商品适合自己,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顾客自我“催眠”,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
谈到销售,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件事——顾客喜欢性价比高的产品。每年“双11”都有浩浩荡荡的网购大军赶往天猫下单,准确地说,他们不是来“剁手”的,而是希望在商家集中打折的浪潮中分一杯羹。顾客想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如果价格明显低于预期,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赚到了。
顾客之所以会自我“催眠”,归根结底还是希望从中获利,所以他们其实是被利益引诱的!而商家紧紧抓住了顾客的心理,引导顾客进行联想,联想拥有产品给他带来的利益,联想未拥有产品可能引起的痛苦,最终就可以实现利益在顾客心中的最大化,促使顾客做出决定,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