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艺术的双重变奏: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 马林刚
- 5541字
- 2021-03-25 17:57:37
第四节 儒者胸怀与华夏文章
理想一经绘就,就会在人的心目中不断激荡,徐复观在国学馆求学期间的理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图书馆馆长或者大学教授;二是娶一位湖南的小姐为妻子。[54]”前者可见徐复观对学问的推崇由来已久,从发蒙到十五六岁,他读书的聪慧得到过很多人的赏识,从读书的理想到现实的争鸣,徐复观遵循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也曾奔走相告,甚至结党集会,集结了十几个年轻人,开了两三次会,研究宣言和纲领,并为自己的党派起名为“开进社”[55]。取“开进”之意,为进入作战位置,完成作战准备的军事用语,可见徐复观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之心。
从1949年起,徐复观旅居港台,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徐复观实现了大学教授的理想,也以大量的高屋建瓴的理论著作和艺术哲思展现了一代儒者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学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先后任教于多所高等院校,先是在台湾的台中省立农学院从事国文教学工作3年,1955年转任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开始从事文化研究和教学科研工作。在东海大学的14年里,也是他成果颇丰的时期。1970年,徐复观在香港新亚书院担任教授,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徐复观在这些学校中陆续开设了大量的课程,最初在非专业性的学院担任大一国文的教学工作,后来到东海大学从老庄、孔孟学说一直教授古文笔法、历史研究、汉书和后汉书研究,在文学批评和艺术评论方面有所建树。到新亚书院任教后,专门在文学理论(如陆机《文赋》)和美学批评(如《文心雕龙》)方面用力深厚。他上课严谨,学术功底扎实,思路清晰,立意高远,学生们对他所教授的课程很有兴趣。而徐复观自己对教书和研究也是情有独钟,他认为教书育人是在培育“中国的根”。徐复观所追寻的“中国的根”就是生命之根,也是他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给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使时局影响,徐复观还是能够坚守那份生命之根。他说:“因为我是半路出家,所以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功课的准备上面。”[56]我们看到了一个敬业勤勉、师德高尚的教授的风格,也看到,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炽热的情感寄托,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在徐复观的学术历程中,始终闪耀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情和诗性之思。
梦是强大的支撑,也是信念的力量。徐复观始终认为大学的教授应该是有真才实学和道德良知的,他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群体中。他认为在这个群体中,才能看见人的良知和德行,更能体会到知识分子守土有责的责任感。徐复观创办《民主评论》的第一个初衷就是建立一个与大学教授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闻其声,见其人”中感悟“真性情,真灵魂”的真正魅力,所谓“真”,就是真正为国家民族前途担忧,而不是中饱私囊,借助国家寻求个人利益的蝇营狗苟之事,这种事情在徐复观的军旅生涯中见得太多,他对此是心如死灰,嗤之以鼻。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办报,唤醒国民党,寄希望于“当局的蜕变和新生”[57]。他的学问之路是基于政治思考和学术生命的根源性思索,他的学问之路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自由独立和交融互通。最初,他的学术之路是关心时局、关注社会的、关心政治的。除了写有数量惊人的政治评论和时评杂文外,徐复观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成绩。1956年和1957年分别写作并出版了《学术与政治之间(甲、乙集)》,将对学术与政治的探索凝结成皇皇巨著以飨读者。1959年发表了《中国思想史论集》,对中国思想史的进程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1963年出版了《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这本著作是人性论思想的哲学基础,成为他推崇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1972年徐复观又分别出版了《两汉思想史》,共分为两卷,对东汉和西汉时期思想史论的发展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82年,他又出版了《程朱异同》和《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两本著作,是对传统儒家经学传统的颠覆和创新,在思想深度上探索中国文化的根基和中国思想情感中的中庸思想体系,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般说来,我们对某一个人物的关注是因为内心对这个人充满着好奇、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者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和能引发我们思考的因子。徐复观身上有着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有着传统知识分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情感。他的一生在学术和政治间游荡,在救国和救世间徘徊,他把自己的心灵深深根植于磅礴而苍凉的大地,他有着落叶归根的乡土情怀,晚年常在梦里慨叹“梦里花落知多少”,在晚年泪痕斑斑的回忆中想到故乡的角角落落、草草木木。他对老母亲的那份眷恋,是所有乡土儿女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将人世间所有的情感都倾注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找到了生命之根。
他的生命之根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艺术心灵和文学艺术方面,徐复观做了大量的开拓。这些艺术成果一方面得益于他常年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淀,另一方面在他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加深了他对传统文学、文化的认知。时下,我们常常拿着儒学来代替传统文化,认为儒学就是传统的全部,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靠某一个流派或者某一个学说所能概括的,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要了解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在历史中去解读历史所赋予的文明,在感受文明中去理解所表现的文化形态。研究徐复观,必然要了解徐复观所做的研究,但绝不是对他的研究成果的简单的复述和高度总结,要将徐复观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甚至要体察他所受到时代观念的极大影响,那里有千年的传统精华和集体的无意识,那里有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和客观描摹,我们在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两部著作中能够感受到徐复观历史地看待艺术和文化,是在时代的脉搏中感受时代赋予个人的那份审美能力。研究徐复观的文艺现象,必然要围绕徐复观的创作和他对前人创作所做的研究。我们要做的工作是真正走进他的内心、把握他的情感,了解他的文化观、哲学观和史学观,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综合分析和演绎的基础上理解他理论的延展性和相继性。
徐复观巧用自己的翻译功底,将外来理论引进大学的课堂,并推动了对中国艺术精神和文学性情的研究。1956年他翻译了日本美学家萩原朔大郎的《诗的原理》,“文化精神概括的可以说是性情之教,而性情正是诗的灵魂”。[58]我们从中能看到徐复观的良苦用心,虽是借助外来理论来开掘传统文化的艺术灵光,但其中包含的学术与思想、文学与艺术、古典和现代,即使放到现在的时代背景下,也可见其大气磅礴的胸怀和情愫。在这之后,除一些杂文和散文,徐复观还陆续出版了对中国文学艺术的研究专辑: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著作《中国艺术精神》,对中国文学系统研究的《中国文学论集》《中国文学论集续编》,对石涛画作的研究专著《石涛之一研究》和人物作品分析著作《黄大痴两山水长卷的真伪问题》等。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论文也逐渐增多。关于抽象艺术的定义分析,结合象征主义的特点和多重解读意义的抽象艺术的深层内涵思想的《论抽象艺术》,专门探讨艺术大师毕加索画作的评论性和延展性作品《毕加索的时代》,对现代意识和现代思潮影响下艺术作品在审美和理念重生角度上的作品《再论毕加索》等。
徐复观的学术生涯起步比较晚,应该说是人到中年,为学之路极为艰辛,成果却相当丰硕,徐复观的一生是“孜孜矻矻,死而后已”。他在病榻前还在口述自己学术思想的大概,在弥留之际还对儒道互补、殊途同归的问题深忧不已,其悲悯天下的情怀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深感敬佩,其对学术研究的勤勉和执着让我们后来者心存感动。在他著述的几百万字中,我们依稀能够整理出他的学术脉络和对文化发展的沉重思考。他植根于传统儒家道德律令之上,延伸生命艺术之维,试图找到破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现代化的思考、异化的蒙蔽、文化的多元和文学的价值,无不在他的脑海中徘徊。
徐复观是一个矢志不渝的追逐者,他的内心有着难以超越的价值诉求和理性追求。有人说他是中西文化的传播者,因为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也有人说他是唯心主义的“心性论者”,因为他崇尚道家,羡慕老庄,将老庄作为自己对中国艺术的客观把握,面对这样一些理论和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纷繁芜杂的材料中,找到真实的徐复观,我们要从徐复观所处时代的背景中去体悟、去认识,更要把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研究放置于中西背景下延展,直至找到可期可观的精神价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很难透过历史的橱窗用几本书概括一个人一生的思想,我们也很难进入时光的隧道,反观时代的烙印。但是艺术精神永在,它在默默诉说时,我们的心也会随之而动,我们也愿意跟随一个人去研读他心灵下潜藏的力量,迸发的激情和活力。
徐复观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苦苦思索和勤勉实践的一生。徐复观对文化和文明、自由和道德、艺术和文化的探讨贯穿他学术生命的全过程。徐复观的女儿徐均琴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我们民族真正得以生存的力量,是来自大众社会中胼手胝足、终岁勤苦的儿女。而我们民族中在黑夜中的一点光,该就是父亲一生所代表的一声声,‘以百姓之心为心’所呼唤出的历史上的真是真非吧!”[59]从她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徐复观的学术历程是深情而厚重的,他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家国天下”的抱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将一生的情感倾注给了自己所热爱的传统文化的追寻和思考中。
[1]牟宗三:《悼念徐复观先生》,曹永洋编《徐复观教授纪念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6页。
[2]徐复观:《旧梦·明天》,《徐复观文录选粹》,(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年版,第291页。
[3]同上。
[4]徐复观:《我的母亲》,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5]同上。
[6]同上书,第248页。
[7]徐复观:《谁赋豳风七月篇》,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0页。
[8]徐复观:《我的父亲》,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9]同上书,第252页。
[10]同上书,第253页。
[11]徐复观:《谁赋豳风七月篇》,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1页。
[12]徐复观:《谁赋豳风七月篇——农村的回忆》,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13]同上书,第342—343页。
[14]同上。
[15]徐复观:《谁赋豳风七月篇——农村的回忆》,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2页。
[16][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0页。
[17]《庄子·天地》。
[18]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19]同上。
[20]同上。
[21]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22]徐复观:《王季芗先生事略》,《徐复观文录选粹》,(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第335—338页。
[23]黄金鳌:《师范出身的徐复观先生》,曹永洋等编《徐复观教授纪念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3页。
[24]同上。
[25]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26]黄金鳌:《师范出身的徐复观先生》,曹永洋等编《徐复观教授纪念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4页。
[27]同上书,第40页。
[28]徐复观:《漫谈鲁迅》,薛顺雄教授编校《中国文学论集》(增补二版),(台北)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525页。
[29]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涯》,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30]徐复观:《漫谈鲁迅》,薛顺雄教授编校《中国文学论集》(增补二版),(台北)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535页。
[31]同上。
[32]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33]同上。
[34]同上。
[35]夏里:《毛泽东读“二十四史”人物传》,《人民论坛》2006年第2期。
[36]徐复观:《无渐尺布裹头归——徐复观最后日记》,(台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公司1987年版,第201页。
[37]李友唐:《徐佛观延安之行的前前后后》,《湖北档案》2013年第5期。
[38]李友唐:《徐佛观延安之行的前前后后》,《湖北档案》2013年第5期。
[39]同上。
[40]韩三洲:《现代新儒家徐复观的传奇人生》,《海内与海外》2005年第11期。
[41]唐纵:《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389页。
[42]李友唐:《徐佛观延安之行的前前后后》,《湖北档案》2013年第5期。
[43]韩三洲:《现代新儒家徐复观的传奇人生》,《海内与海外》2005年第11期。
[44]唐纵:《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388页。
[45]周为筠:《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36页。
[46]周为筠:《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47]徐复观:《徐复观文录选粹》,(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第315页。
[48]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自序。
[49]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50]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51]刘述先:《当代新儒家对西方哲学的回应》,《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1期。
[52]周为筠:《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352页。
[53]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五),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1页。
[54]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五),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页。
[55]同上书,第239页。
[56]徐复观:《我的教书生活》,萧欣义编《徐复观文录选粹》,(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第307—308页。
[57]同上。
[58]徐复观:《诗的原理译序》,(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版,第48页。
[59]徐均琴:《大地的女儿》,曹永洋编《徐复观教授纪念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