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的转型与政府的政策选择: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的考察
- 江立华
- 2323字
- 2021-03-31 03:34:38
三 农民工转型的条件与机制
1.转型的条件
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农民工从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代内分化和代际分化。一些人成功实现转型,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或成为新型农民。一些人正在实现转型,还有一些人继续充当城市的边缘人或返回农村成为传统农民。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加速了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分化与转型。
从图2—1可以看出,农民工转型的远因是经济的全球化、国家角色和制度政策,其中的突出变量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变化;近因是农民工(原)所属工厂和行业的类型及地方政府的角色和举措;本因是农民工自身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远因和近因成为影响农民工转型前景的结构性因素,本因是主体性因素。
图2—1 社会结构力量与农民工转型的关系
农民工转型的困境既来自社会结构,也来自农民工自身。结构性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是制度结构。户籍制度、城乡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和职能等改革滞后,致使当前针对农民工的制度供给相当缺乏,不能适应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二是人口结构。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农村人口占非常大比例的大国,城镇化率刚过50%,若按户籍人口计算则仅为3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短期内实现城市化难度极大。三是政策法规。这既表现为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也体现在既有政策的执行不力上。四是组织机制。目前政府的相关管理实施条块分割,农民工自身又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和表达诉求的制度化途径。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还不足。
从微观因素看,农民工群体并非同质性群体,不同代际、不同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约三成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表现出“去体力化”和“去农民工化”特征,导致了农民工内部身份认同和权益诉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总体上说,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足,对城市有认同、无融入的条件。农村需要大量有技术的劳动力,而青年农民工对农村却缺乏认同。
农民工转型必须考虑这些约束性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从推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农民工问题,不仅要关心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基本权益保障,更要关注农民工的未来发展。户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将为农民工的转型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城乡统筹发展既是农民工转型的背景,也是一个结构性的诱发因素。第一,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平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将为农民工的转型创造制度环境。当前,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第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助于政府加大对农村多层次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恢复教育的福利性,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换句话说,城镇化的有效实现必定是农村教育大普及和大提高的结果。第三,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建立完整的人口流动的“推—拉”机制,使农民工实现转型,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实现乡村的现代化。乡村现代化不是城市象征体系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而是一种嵌入,在传统的空间结构中现代性元素需要有选择地镶嵌与重组。
农民工的转型应当从社会结构与个人行动互构的视角进行考察。制度安排、市场环境等结构性因素既制约着农民工转型的进度与程度,也为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着有利条件和空间;作为主体行动者,农民工也不是完全被动无力的,他们的适应行动具有巨大的能动性,既再生产或维持了原有的结构环境,同时也逐步推动着结构的变迁,拓展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农民工转型的过程就是一个行为适应与结构变迁密切互构的过程。
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农民工的转型。农民工转型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就业,就谈不上转型。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难这个现实问题,除了给农民工在就业上“牵线搭桥”外,更重要的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上所遇到的困难。只有中小企业发展了,农民工就业难的困境才能有效地得到缓解。如果不解决就业问题,不管你采取什么模式,城镇化就是空的。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得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农民工返乡创业,既有主观的条件,也有客观的有利条件。从主观条件看,农民工通过打工经历,自身的人力资本得到了提升,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省吃俭用,带回的工资,成为创业的主要资本来源。同时,他们带回了市场信息或销售渠道,有的人是直接给原打工企业加工产品,有的人仍与打工地有信息来往。农民工的城市打工经历既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创业的原动力。从宏观环境看,各级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提供服务是回乡民工创业的保证。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都需要大量新型农民。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是回乡民工创业的历史机遇。小城镇建设需要产业的发展和要素的聚集,回乡民工创办工商企业正好适应这种要求,而城镇本身特有的功能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有关政策的出台,都是回乡民工创业难得的机遇。[13]政府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则为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