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农民工转型的概念及其解释力

以往对于农民工前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或市民化的向度上,学界在研究中形成了以下不同的视角:一是体制结构性视角,该视角是对现代性讨论的深化和具体化,它关注的是由现代性过程引起的农民工问题(如社会冲突、社会排斥和刚性的社会分层等),其重点在于通过制度建设、政策引导与结构调整来恢复城乡流动机制的平衡[8]。二是社会建设的视角,这一研究取向更加重视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提倡在体制和市民社会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对农民工的“社会学干预”,以此来再造一个农民工的权利群体[9],实现真正公平公义的“包容性社会”。三是主体实践性视角。这一研究框架集中探讨农民工的主体行为和实践表达,其更加凸显农民工在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间的二元张力中所体现出的策略性选择[10]

当前的农民工研究,必须有效地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何以真实地反映他们在流动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怎样切身地体会他们在不同时空里的生命态感受,如何具体地还原他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和困局。而要将这三种视角通透地融会在一起,就必须采用新的理论观照模式,互构论和新城市移民理论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条带有启发性的思考线索。农民工转型概念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新的解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