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会网络理论概述

(一)社会网络理论发展现状

社会网络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人类学研究,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它得益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概率论、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并很快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研究社会过程和问题的理论、技术与方法(Wasserman & Faust,1994;罗家德,2010)。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1922)在《群体联系的网络》中第一次使用了“网络”概念。英国人类学家布朗(Brown,1940)首次提出“社会网”的概念以研究社会结构,探讨了文化是如何规范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的,他指出社会网络是社会成员之间因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班纳斯(Banns,1954)通过对挪威渔村阶级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将人类社会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关系构成的隐喻变为系统研究。英国学者波特(Bott,1957)的著作《家庭与社会网络:城市百姓人家中的角色、规范、外界体系》被视为英国社会网络研究的范例。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分析技术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73)提出“弱联系优势理论”,他认为弱联结比强联结在一定条件下更加具有优势,他的观点引起来众多学者的重视,使人们开始关注强弱联结的问题及价值。但是对于强弱联结的优势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提出嵌入性理论,该理论解释了社会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1986 年,“社会资本”的概念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社会资本的相关问题。伯特(Burt,1992)对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洞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社会网络涵盖领域广泛,包括多领域多学科,从社会学、心理学到人类学等,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系统的方法体系。

与社会网理论发展相得益彰的是研究组织和期刊的迅速发展。1978年社会网络分析国际网络(INSNA) 宣告成立,为研究者提供广泛交流平台。同年,该组织创办的《Connections》与Freeman创办的《Social Networks》两种国际刊物巩固了社会网络的学术地位,使社会网络研究成为社会学中具有影响力的领域。

(二)社会网络相关概念及核心理论

威尔曼(Wellman,1988)认为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斯科特(Scott,2000)则定义社会网络为一群人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网络关系,而齐达夫和蔡(Kilduff&Tsai,2003)指出由许多节点及节点间的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结构称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主要理论包括联结强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结构洞理论。

联结强度理论。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73、1974、1982)对社会网络分析有着重要和十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弱联结优势”理论中,行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可以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在强联结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连接较为紧密,关系联系频率较高,质量较好,在这种关系下,高质量的信息传递较为容易。而弱联结与强联结相反,但是弱联结在已形成的平衡稳固的关系中更可能得到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弱联结优势”理论刺激了市场经济中求职过程的研究,他认为个人通过自身网络寻找工作时,由于弱联结能够提供超越自身社会圈的非冗余资源与信息,比强联结更能有效地帮助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后,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又提出了“嵌入性”理论,认为发生经济行为的双方必须建立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强调“信任”在社会网络中的重要性,隐含强联结的重要性。而奎克哈特(Krackhardt,1992)也提出“强联结优势”理论,分析情感网络如何带来非正式的潜在力量,进而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如离职、满意度、团队合作等。

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发现,社会成员因占有不同位置而获得的资源与权利有所不同,并首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林(Lin,1982、1990)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资源是与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纳哈皮特和戈沙(Nahapiet &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个人以及社会组织单位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只有通过这些关系网络的获得,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资本,并把社会资本本分为结构、认知和关系三个维度。

结构洞理论。美国学者伯特(Burt,1992)提出“结构洞”的观点,在他的观点中,行动者有两种可能性,其中之一是行动者和其他每一个行动者都联系,由这些行动者组成的网络就是没有间断的,这样的网络是完整而没有空隙的。这样的网络通常存在于规模较小的团体中。观点之二是一些行动者只与部分行动者有联系,从而使网络形成有间断的部分,称为“结构洞”。 弱联结并不是“桥”的前提条件,不相联结的个体有着不冗余的资源和不同的网络位置才是“桥”的关键,也就是说,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占据交换资源的重要位置。从某意义上而言,这种结构洞理论是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联结强弱理论的一种深化。伯特(Burt)的结构洞理论解决了就业市场中的部分问题。

国内早期对社会网络的讨论主要从“社会资本”开始。张其仔(1997)提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一种关系网络,并探讨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影响。罗家德、周小虎、杨建梅等则将社会网络引入组织管理学领域。近几年来,学者们也开始初步尝试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如陈禹、田慧敏、邝宁华、单伟等。边燕杰(1997)在中国计划经济的工作分配体制下对求职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国情境的“强联结优势”理论。费孝通(1948)的“差序格局”理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象概括了中国社会结构是以自身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关系网络。罗家德等人(2005)研究了中国自组织发展动态网与复杂网的现象。

(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Moreno创立的社会计量法,是一种从量化角度绘制、揭露信息流、组织系统、社会结构与现象,以及行动者关系中隐藏的内涵的有力科学分析方法及工具,为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在较长时间里应用于人类学与社会学。

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结构、组织系统、人际关系、团体互动的方法和技术,用以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以Freeman等为代表的整体网络分析,主要采用社会计量学等研究群体中不同角色的关系结构;二是以格兰诺维特、伯特和林(Granovetter、Burt&Lin)等为代表的个体网络分析,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如何受其人际网络影响,进而研究个体如何通过人际网络结合成群体。

自我中心网络分析(ego network)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网络,由于它没有明确的边界,只能分析社会连带,不能分析网络结构。自我中心网络从个体出发可以绘制个体自身的网络图,包括个人网络规模(成员数量)、网络的成分(成员的类型)以及网络的密度(成员联系紧密程度),并且通过个体与网络成员、成员之间的社会连带,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或是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关系。White的块模型、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弱联结优势和嵌入性理论、以Bian为代表的强联结理论、林(Lin)的社会资源理论、伯特(Burt)的结构洞理论、张其仔的网络多元性以及传统的社会资本观念中的网络封闭(Network Closure)等都属于自我中心网络研究的范畴。

整体网络分析(whole network)主要做网络结构的研究,分析的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整个社区、集体,对于结构研究的资料搜集,整体社会网需要封闭的群体,在这个封闭的网络中研究个体结构位置对个体行为或集体行为的影响,或群体网络结构形态对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影响。涉及的主要概念有:网络中心性(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程度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中心势、平均距离、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等。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主要包括:SOCPROG (Whitehead, 2009),Ucinet (Borgatti et al., 2002),Pajek(De Nooyet al., 2005),Matman (De Vries et al., 1993)等。它们的适用对象、运用的分析方法及可视化程度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用的软件有Ucinet与Pajek。Ucinet是一款综合型的SNA分析商业软件,包括NetDraw、Mage软件的功能,同时还集成了Pajek的用于分析大型网络的程序,并且可以与多种软件进行数据交换。而Pajek是一款免费的自由软件,功能丰富且适用于大型社会网络的分析,与Ucinet相比,它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可视化技术,但在界面友好性和易操作性两方面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