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度报告

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在封建社会中有过农业文明的辉煌。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交通条件不发达,近代以来,与其他地区工业化的发展相比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1949年,民族地区主要聚集的西部仍是一个以落后的农牧经济为主的区域。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有以下特点:首先,第一产业比重处于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处于上升阶段。其次,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第一次转变。由最初的一、二、三产业结构转变成了二、一、三产业结构。最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水平滞后于全国的水平。1978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为0.38∶0.41∶0.21,全国的产业结构比为0.28∶0.48∶0.24。说明1978年时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较全国水平是落后的。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族地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0.38∶0.41∶0.21到2008年的0.16∶0.47∶0.3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增长了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增长了6个百分点。这说明产业结构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还要依靠第二产业的较大贡献。

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民族地区产业层次表现的不平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各产业间不平衡和各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一)民族地区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8年民族地区一、二、三产业比重比例为0.16∶0.47∶0.37。全国水平为0.11∶0.49∶0.4,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第二、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从民族地区2008年各产业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4%,是一、三产业之和,仍然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主要力量;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只有31%,与第二产业相比,比重过低,不到第二产业的一半。

(二)民族地区各个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民族地区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产品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单一,附加值低,没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虽然农业产业有了发展,像内蒙古、新疆发展了一批蒙牛、伊利等大型奶制品企业,新疆形成了棉花产业,宁夏形成了规模的马铃薯产业,但是数量不够,而且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链。

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结构内部的产业结构不均衡,农、林、牧、渔业没有得到均衡发展。以第一产业内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四部门加以分析。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例极不平衡,农业比重一直高居60%以上,牧业的比重30%左右,而林业和渔业比重小。

第二产业中内部发展不平衡。工业大多数属于采掘、原料、能源工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很低。像宁夏的煤炭、新疆的黑金属、青海的盐等。民族地区轻重工业、工业内部也不平衡。2007年,新疆重工业产值为284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6.4%。而西藏建筑业在西藏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一直占到60%以上,并且保持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餐饮、小商业、邮电运输等占比重大,而金融、保险、旅游、信息、广告、咨询业等新型产业比重偏低。以民族地区的民间特色旅游产业为例,通过 2007年内地各省区入境旅游人数排名,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相对来说是滞后的;而以旅游创汇收入排名来看,民族地区旅游业也很落后。

三、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变量和速率的定量分析

(一)民族地区结构变化K值分析

我国民族地区八个省的K值大部分接近全国的平均K值,其中有两个省区广西和西藏,其产业结构变动K值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余各省除云南省外的K值都与全国近似,甚至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同时期的K值相比,这些省区的产业变动速度都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Moore结构变动值分析

通过对Moore结构变动值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整体的产业结构转变速度较快,产业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宏观上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逐渐趋于合理。第二,在民族地区的八个省区当中,广西与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在降低。

(三)产业专业化指数分析

民族地区的产业专业化指数(SPI专业化指数)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越来越趋近于专业化,高增长的部门增多,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但民族地区专业指数与全国相比还是偏低,同时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不平衡的局面。

(四)民族地区八省区地区专业化指数

各个地区的产业专业化较高,聚集程度较高。综合来看,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集中在能源、矿产、冶炼等行业。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民族地区在发展这些优势产业的同时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食品产业、装备工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产业。

(五)就业结构变动度的分析

由分析可知,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吸收就业的能力下降,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正在加强。民族地区应该加大第一产业中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力度,要提高民族地区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提高第三产业吸收转移劳动力的能力。

四、产业结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少数民族八省区总体情况分析

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二、三产业的推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极大,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递减。经过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产业产出波动对GDP波动没有明显影响作用,却受GDP波动影响;第二产业产出波动显著地影响GDP的波动,但GDP波动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波动受GDP波动的显著影响,但并不影响GDP;第二产业波动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波动都具明显的影响,相反第一和第三产业波动并未对第二产业显著影响。因此,此前提出的第二产业作为经济总量增长的超前指标,经济波动影响第三产业增长,并对第一、第三产业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假设得到实证。

(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结论

第一,产业结构持续更替,经济发展增速明显。第一产业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和占总产出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不管是产出贡献还是产出比重均已远远高出了第一产业。

第二,科技、制度等因素作用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仍显滞后。作为“经济发展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制度等要素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非常之小,甚至出现了负值(内蒙古、宁夏、新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加速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制度变迁、组织管理和科技创新等软性因素没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作用。

第三,各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产业要素间作用不强。少数民族八省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呈现显著的分层现象,各个产业要素的协调作用也有待改善。内蒙古、宁夏等工矿业聚集度较高省份的第二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是,也正是这些地区,往往继承了早先工业生产中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与科技、管理、制度这些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西藏、新疆两地因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原因,不适宜大规模开展工业生产活动,第二产业发展缓慢,但这两个地区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服务业)在这几年的发展却相对较快,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将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途径。

第四,结构调整还须深入,第三产业发展仍待增强。相对于上面两个层次地区,广西、云南、贵州西南三地的各次产业贡献率分布比较平衡。在农副业(花卉、烟草、中药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下,三省的制造业、旅游业相继跟进。第二产业对地区一、三产业的延伸、扩散作用相当明显;产业间的协调性作用也有着显著的优势。第三产业对地方经济以及一、二产业的推动和反哺作用都不太明显。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目前在民族地区还处在一个被动发展的地位。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是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效益不高;第二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是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技术、管理因素在经济发展的比重中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