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
- 李安光
- 3653字
- 2021-03-27 23:24:01
一 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与学术价值
(一)选题缘由
之所以选择“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作为我的研究选题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我对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酷爱。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班出身,深谙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恒久魅力。在追随导师曹顺庆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深深折服于先生渊博的国学涵养,这直接影响着我的学术旨趣。其间我认真研读了十三经中的部分文化元典,并广泛涉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学特别是作为“一时代之文学”的元曲。我从小就热爱戏曲,小时候家乡的有关戏曲演出的情形:激烈精彩的打斗、艳丽夸张的脸谱和五彩斑斓的戏服仍历历在目。年岁渐长,我的戏曲情结愈浓,也愈显我对中国戏曲知之甚少。元曲特别是元杂剧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和成就的巅峰,对其进行相关的学术梳理和探讨,既是兴趣使然,也或许多少能弥补一些我在这方面的缺憾和不足,更能为我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一方面就是师门学术传统和研究路径的影响。导师曹顺庆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和传承工作:倡读十三经,呼吁和寻求中国自身的文论话语,构建以“跨文明”为特征、变异学为特色内容的新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等。特别是近年来,以曹师顺庆先生为中心的学术群体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在国内”,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学术特色鲜明、学术成就斐然,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发展和繁荣。由曹师顺庆先生主持的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就是对这一研究传统和路径的一贯秉承,亦是对截至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并进而对当前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本书的选题就是在曹师顺庆先生的指导下并结合我本人的学术兴趣而拟定的,拟对英语世界的元杂剧译介和研究作系统而深入的梳理和探究,以期为当前的“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尽献绵薄之力。
最后一方面就是基于中国国内和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各自的成就和不足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而考虑的。
元杂剧的西播历史由来已久,从法国传教士马若瑟于18世纪初译介首部元杂剧《赵氏孤儿》并在英语世界开始传播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其间大量优秀的元杂剧作品被译介到西方,英语世界的元杂剧译介与研究遂作为西方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随之发展兴盛起来。特别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中国文化和文学亦越来越受到包括英语世界学者在内的世界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中国戏曲作为一种可读、可视的文化艺术形式,随着20世纪初梅兰芳在卡耐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成功演出的轰动,更是以其自身的文学、文化和艺术魅力激起了西方人对中国戏曲的求知欲和深入探讨。自那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大批西方学者特别是以美国为主的英语世界的学者们对中国戏曲特别是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研究视野独到、研究方法新颖而多样、研究成果颇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上述提到的外部原因外,也与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汉学界自身的蓬勃发展有关:既有由来已久的优秀汉学传统,又有自身汉学机构和从业人员规模、水准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提高。
但是,英语世界学者们对中国元杂剧的研究也和其他的汉学研究一样,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一个语言障碍的问题。英语世界真正熟识并能灵活运用汉语的元杂剧研究学者可谓凤毛麟角,即便中文没问题,但是在进行由中文到英文的翻译过程中,在直接面对阅读中文原始文献资料的时候,也会存在诸多无法回避和克服的问题,这是由中西方语言自身的特点所早已预设了的问题。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充满诗性,文学意象朦胧多义,很多文学、文化典故和术语根本无法翻译,这势必影响到他们的阅读视域和对元杂剧原始文献资料的占有和利用,因而他们的元杂剧研究很难也不可能达到中国元杂剧学者的研究深度和良好造诣。
其次是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者很多都没有“中国文学史”的概念,他们对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历程缺乏全面的感知和把握。其中有相当一些在英语世界攻读博士学位并以元杂剧为其研究对象的青年学者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毫无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背景。这就造成他们的研究视野较窄,从微观着眼虽有时能开掘出较精深而独到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元杂剧的某些特有属性,但研究终究略显单薄而没有从综合整体上考察元杂剧的鸿篇巨制。
最后,英语世界的学者们研究元杂剧采用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视角,以及科学实证主义、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中西平行比较等一些西方的学术思维与方法,还包括新批评文本细读、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原型批评、后殖民主义等诸多新近的西方文学理论的批评方法。这些新异的研究视域与方法下的元杂剧研究多能发前人所未发,频有精论出现,亦极具启示性价值与借鉴意义。但有时用这些完全西方或现代的方法解读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却又略显牵强,有削足适履之感;有时亦使他们的研究陷于琐碎的考证或是过度的阐释、文化误读而有失于偏颇。
中国国内的元曲包括元杂剧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吴梅,经由任讷、赵景深、冯沅君、卢前到隋树森、孙楷第、严敦易、王季思再到赵义山、王栋等诸多学人,他们或运用传统的历史考据的方法,考订元曲作家作品、考述题材本事、考察元曲艺术体制,基本上完成了元曲文献的收集和清理工作;或集中于元曲中的某一类比如杂剧、散曲和南戏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或用力于一些综合性撰述、工具书、资料索引、剧本目录、鉴赏辞典、研究指南和语言工具书等方面的整理编著工作。
毫无疑问,其中的国内元杂剧研究除取得了上述显著的成就外,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也是个语言的问题。国内元杂剧研究学者大都是科班出身,有着深厚的古文根底,但是却也大都不熟识外语(英语),这就使得他们的眼光大都注视着国内的学术资源,承袭国内的学术传统,研究角度单一,有些研究甚至因为旧有材料已被穷尽、新的史料尚未被发现而陷入了“死胡同”。另外,这也使他们很难及时地把握国际上的学术动态,对西方有关戏剧的传统学术资源和最近的学术研究成果反应滞后、借鉴利用不够,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制约着国内元杂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国内元杂剧研究学者虽然为了摆脱传统旧的学术研究范式的束缚,寻找新的研究途径而尝试采用了一些新的西方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但与英语世界学者得心应手般的运用相比,大都是二手转来,对其消化不良、生搬硬套,走着由理论到文本的单向度僵化研究范式,研究成果虽多但不深,更缺少汇通中西的元杂剧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中国国内和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各有长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归根结底这是由双方的文化差异所造就的,当今世界,“人们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一般说来,他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解释。因此,我们既不能要求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地道’地理解中国文化,也不能要求中国人像外国人一样理解外国文化”[1],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并把其作为一个可以反观自身的“他者”。以“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选题,就是基于此层面上的考虑,使双方的研究达到更好的互识、互补和互证,各自扬长避短,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新时期元杂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本书通过对元杂剧于英语世界基本传播状况系统详尽的梳理,以及元杂剧于英语世界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研究成就的深入探研,力图呈现元杂剧于英语世界传播(译介)的基本特征,归结出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独创性研究视域与方法,并通过与国内元杂剧研究的异同比较,以期为双方未来的元杂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学术资源与价值。
本书属于跨文化比较研究,涉及翻译学、语言学、女性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前瞻性、跨学科、跨文明(化)的研究特征。通过深入系统地介绍和探讨英语世界元杂剧的译介、传播和研究,并将其作为一个关照自身的“他者”,以期为国内的元杂剧研究学者开拓更宽的学术视野、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生成更科学多元的学术思维和方法;也能为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学者们提供一个进一步了解中国同行、扬长避短的平台,更好地开展新时期的元杂剧研究。为双方的元杂剧研究铺设平等对话、互释互补、共同发展繁荣的友谊之桥,是本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历史阶段,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任务,在不遗余力地向国外推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关注国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双向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是本书的另一出发点,亦是其价值真正体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