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chapter 103:婚姻陷入困境

杨建军离开火光村进城打工,一去就是小两个月。

走出大山,杨建军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后悔出来晚了。

他的木工手艺很不错,做出来的衣柜、橱柜都很漂亮,横平竖直,榫头连接处不用胶都严丝无缝。装饰队的老板很看重他,给的工钱比其他人都高。

做完几家的装修,他结了工钱说要回家,老板再三挽留,但他记着“先生”的话,女人耐不住寂寞,媳妇比钱重要,所以还是走了。

临走前老板给杨建军留下手机号,说如果回家后还想出来打工挣钱就给他打电话。

离城回家前,杨建军把挣的几千块钱几乎全花光了,先是在旧货市场淘了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然后去商场给汪倩倩买了一部中档价位的手机,还买了一双高跟皮鞋。

五月天,阳光明媚,山花灿烂。山路十八弯,杨建军骑着摩托车心情愉悦地行驶在公路上。路边的山茶花开得正艳,一簇簇一团团红得似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花香。

因为在打工期间才学的开摩托车,杨建军的驾驶技术还不够熟练,又是第一次在山路上行驶,他控制车速不是很快,身边不时有车辆呼啸着超过他,扬尘而去。他不紧不慢地开着摩托车,有点优哉游哉的感觉,一边惬意地呼吸着带有花香的湿润空气,一边在心底描绘着与汪倩倩见面的美好情景。

杨建军想,当他“突突突”地把摩托车停在家门口时,汪倩倩看到后会是一种什么表情?一定会高兴坏了,兴奋地拉着儿子跑过来扑到自己身上,紧紧地搂抱住自己。再把买的新手机给她,那她定会高兴得蹦起来。然后让她穿上高跟皮鞋,“嘚嘚嘚”的在院子里走着,那一定很好看的。他喜欢看城里女人穿高跟鞋走路的样子。

杨建军又想,回家后首先得教会汪倩倩驾驶摩托车,9月份儿子上学后就每天由她接送,自己还得去城里打工挣钱,自己的木工手艺不赖,用城里人话说要让其产生价值,否则就是浪费资源。

他想明白了,去城里打工比侍弄那几亩地钱来得快,而且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雨淋的。他想要挣更多的钱,然后把现在住的土墙屋扒掉,盖一个像城里那样的钢筋水泥房,也像城里人那样把房子装修,地面铺上瓷砖,墙上贴上墙布,购置各类电器,让汪倩倩和乐乐也过上现代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中午时分,杨建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回到了阔别3个月的家,但迎接他的不是汪倩倩和乐乐灿烂如花的笑脸,而是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

他心里很是失落,刚刚愉悦的心绪一下子被山风吹到了九霄云外。

邻居张嫂正在吃午饭,听见摩托车响跑出来瞅一眼,见着杨建军,笑盈盈地说:“哟!是建军弟回来啦!发财了嘛,骑上了电驴子。”山里人把摩托车叫“电驴子”,很形象。

杨建军从摩托车上下来,问:“嫂子,知道我家乐乐他们去哪里了吗?”

张嫂说;“回娘家去了。”顿了顿,又补充说,“你出去没几天,大概也就三四天,最多四五天吧,他们就回娘家了,一直没回来过。”

“那家里的猪啊羊啊鸡呢?谁在帮忙养?”

“还养什么呀!卖啦!你媳妇都把它们卖啦!”

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悲凉像大山一样压过来,直压得杨建军喘不过气来。

张嫂见杨建军神情有些恍惚,关切地问:“建军弟,你没事吧?”

杨建军深吸了口气,强打起精神,说:“哦,我没事。”

张嫂看着杨建军,说:“建军弟,看样子你还没吃中午饭吧,家里也不知有没有什么吃的,要不先到我家吃点,晚上再作打算?”

这话提醒了杨建军,他的确感到饿了,便点点头。为了早点赶回家,天刚擦亮他就起了床,骑车路过一家早点摊时买了4个馒头,就着矿泉水吃了,大半天过去再没吃任何东西。

张嫂的男人在广州打工,每年年底才能回来一次,平时就她和女儿芳芳在家,家里有什么重体力活要干,都是杨建军帮忙,两家关系一直处得很好。

在张嫂家吃过午饭,杨建军没顾上休息,骑上摩托车就朝汪倩倩娘家驶去,打算把汪倩倩和乐乐接回来。再者,大门锁着,没有钥匙,他也进不了家门。

汪倩倩的娘家在山那边的旭光村,如果走山路步行,只要翻过鸡冠山,腿脚麻利的走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骑摩托车走公路就须绕行,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杨建军选择后者,主要是想让汪倩倩还有她的家里人看到他买的摩托车,口说无凭,有车为证嘛。

日头偏西的时候,杨建军到了汪倩倩的娘家。

汪倩倩坐在门前屋檐下的椅子上,正在埋头看手机,听见摩托声响,抬头朝这边扫了一眼,看见杨建军,先是有些惊讶,但马上就冷下脸来,既没说话,也没起身相迎,只是目光定定地那么瞅着他。

杨建军把摩托车支好,笑嘻嘻地对汪倩倩说:“媳妇你看,这是我买的电驴子,9月份开学后就用它接送乐乐上学,怎么样?还不错吧?”

汪倩倩拿眼瞟了瞟摩托车,鼻腔里轻轻地“哼”了一声,说出的话就像掉出的冰渣子,一下凉透了杨建军的心:“好什么呀,还是个二手货!你要是有能耐的话,弄辆4个轱辘的来让我们娘儿俩坐坐,既挡风又遮雨,省得儿子上学风吹雨淋的。”

杨建军仿佛被噎住了,半晌没说出话来。

良久,他“嘿嘿”干笑几声,取下背包,拿出买的新手机,快步走到汪倩倩跟前,讨好地说:“你看,我还给你买了部新……”

“手机”两字还没说出来,他愣住了,后面的话被活生生地咽了回去。

他看见汪倩倩手里拿着一部新手机,大屏智能的,进口品牌,比他买的手机要高档得多,价格要翻几倍,他们装饰队的老板就是用的这一款,城里那些有钱人都用这一款。

这么贵的手机哪来的?他们乡是贫困乡,是县里的重点扶贫乡之一,年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钱,买这部手机得卖5头大肥猪才够。

杨建军傻愣愣地站着,又瞥见汪倩倩脖子上挂着一根金灿灿的项链,心里猛地升起一个撕心裂肺的念头:完了!她在外面有人了!自己被人戴了绿帽子。

汪倩倩主动摊牌了。

她一边把玩着手里的手机,以居高临下的口气说:“你来得正好,省得我去四处找你,为儿子的前程着想,我们离婚吧!”

“我这不是买了电驴子吗?儿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啊!为什么要离婚呢?”

“我要让儿子去城里上学,不离婚你能做到吗?”

杨建军急得一跺脚,说:“你这不是强人所难,逼着牯牛下儿吗?村里的孩子不都是在乡小学读书?你为什么非要送儿子到城里读书?没这个必要嘛!”

汪倩倩右手在空中一挥,像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作战前发布动员令似的,高亢激昂地说:“我看你就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乡小学能和城里的学校相提并论吗?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还是教学水平,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别人的孩子我管不着,我的儿子就是要从小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考上好大学,将来当领导,当经理,做人上人,别像你这样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杨建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女人还是和自己同床共枕生活了8年的汪倩倩吗?说话口若悬河一套一套的像领导作报告,比村委会主任还能说。

杨建军无言以对,只得附和着说:“你说的都有道理,但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你今天先跟我回去,我们慢慢商量……”

“商量个屁!”汪倩倩粗暴地打断了杨建军的话,斩钉截铁地道,“我不会跟你回去的,今天不会,明天不会,以后也不会,你就死了这条心,准备离婚吧!”

杨建军好像没听明白汪倩倩的话似的,自顾道:“你不回去我怎么进家门啊?大门锁着,我没有钥匙,好好的大门总不能把它砸了吧!”

汪倩倩感到又好气又好笑,起身进到里屋,拿出一把钥匙扔给杨建军,冷若冰霜地说:“你走吧!骑着你的电驴子回去吧!大后天是星期一,乡里的干部上班,我们去办离婚手续。”说完,她屁股一甩,扭着水蛇腰进屋去了。

杨建军傻傻地站在门外,进退两难。

这时,丈母娘从里屋出来,杨建军喊了一声“妈”。丈母娘没应答,脸上毫无表情的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你自个回去吧!”然后转身进屋了。

显然,丈母娘这是下了逐客令。

杨建军心灰意冷,悻悻然跨上摩托车,没精打采地走了。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他想不明白,汪倩倩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绝情了呢?好好的一个家非要把它拆散?回去的路上,他神情恍惚,摩托车几次差点掉下了悬崖。

回到家,杨建军可谓是身心俱疲。这时天已黑定,浓浓的夜色像巨大的布幔一样罩下来,将整个村庄包裹得严严实实,让人感到末日即将来临。

他拿钥匙打开大门,也懒得开灯,抹黑坐在堂屋的一把椅子上,脑子里空空的一片空白。

邻居张嫂听见摩托车声响,却没听见杨建军两口子的说话声,便走过来看看情况。

她见房门大开,屋里却是黑灯瞎火的,叫了一声:“是建军弟回来啦?”

杨建军低声应道:“嫂子,是我。”

“怎么不开灯呢?”张嫂摸着开关打开堂屋里的电灯,见杨建军一脸的疲惫和失落,问,“你吃晚饭没有?”

杨建军摇摇头:“还没呢!”

“那你到我家来,我给你下一碗面条吃。”

杨建军点点头,跟着来到张嫂家。

在杨建军吃面条的时候,张嫂坐在一旁问:“什么情况,汪倩倩没跟你回来?”

杨建军低着头,将一口面条扒拉进嘴里,说:“她要离婚。”

张嫂的眼睛睁大了,惊讶地道:“要离婚?好好的日子不打算过了?孩子都那么大了,瞎折腾什么呀!她难道就不为孩子想想?孩子有爹没妈或有妈没爹,那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怎么行!”

杨建军把汪倩倩要离婚的理由学说一遍,张嫂听了,沉吟片刻,说:“不能就这样让这个家散了,我明天去一趟汪倩倩娘家,劝劝她。”

似乎又看见了一线希望,杨建军赶紧道:“那太好啦!谢谢嫂子!谢谢嫂子!”

次日早上,张嫂安排好家务便出发了。

她认为自己的话汪倩倩还是会听的,当初汪倩倩嫁过来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做,带孩子、做家务、干农活,样样都是她手把手教的,就连汪倩倩生乐乐也是她接的生,两人的关系很亲密,好得像亲姐妹一样。然而事情并没有出现转机,汪倩倩一口回绝了张嫂的劝说,不过还是好饭好菜招待她吃了一顿午饭。

张嫂回来已是下午,见到杨建军,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汪倩倩变了。她心气儿高啦!任凭我说破嘴她都不愿回来。依我看,她是要离开你另攀高枝啊!”

犹如兜头浇了一盆凉水,杨建军感到一下子从头凉到了脚。

张嫂讲到这里,深深地叹了口气,无不惋惜地摇了摇头,对楚向哲和徐歌说:“你们可以去乡政府找一个叫邹慧敏的女人了解一下,也许她能联系上汪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