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帆离开之后,府里众人皆提不上喜色,一切都在小心翼翼,而林博识则每日都会去往墓前,照往常一般,轻声为她念诗,就好似,院中美人从未离去。
茅山道观自江华授课后,送来的学徒日益增长,然她仍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除了授课之外,就是久久呆在华阳洞中。
一月后。
江华将白鹰放于蒙肃的道观中,自己一人趁着朦胧夜色驾着马车来到李杨帆的墓前。
看着青砖砌好的新坟良久,从马车中拿出工具,准备动手。
“此等趣事,怎少得了我?!”一如往常声色,在阴寒月夜,增添了丝丝寒意。
江华闻声,看到所来之人,将手中工具扔给她,“多谢!”
“算是回报帮迁杏树之恩!”
论起扒坟,这世上倒是没有谁能比得过晓连,毕竟这才是她土生土长的地方。
两人合力用了一个时辰,看到算是精致棺椁,“直接撬开?”
“不。交给我吧。”不同于扒坟时干净利落的动作,此是江华洁白双脚已被泥土侵染,像是怕惊醒躺在里面熟睡的人一样,轻轻地撬开了钉棺钉,移开棺盖,又将棺椁里面的棺盖轻轻移开,看到那位身穿湖碧色等待出嫁的小娘子。
“泥土陈脏,我亦知你不喜。天下纯净之地才最配你,幸好,我已寻到。”遂抱出棺中美人,放于马车之上,为其盖上暖被。
又将带来的衣物放于棺材之中,一一盖好、修好。
一切忙完之后,晓连便于江华分道扬镳,江华慢驾马车回道茅山道观,因前往华阳洞的山路崎岖,江华用了一夜时间,将怀中娘子放于天然溶洞中的石床上。
洞外便是那棵醒目的海棠树,虽花已凋落,但仍是风姿卓越,像是在看护着洞中美人。
一直三日,江华只是呆坐在枯枝海棠树下,没有移动一寸。
天宝八年(749年)十一月十九日。
朗朗读书声外,蒙肃与白鹰一同落座与竹亭矮桌前,吃着味香浓郁的茶,却被一声巨响惊道。
山中打扫的小道士急忙跑来,“师父,山中栈道不知何故,刚才倒塌!!”
正要查寻真凶的时候,却看到了头戴浅露惟帽的江华走来,脸色深感无奈道:“无妨,去做事吧。”
江华走进,透过流苏浅露,微微动唇,“那层栈道请勿再修复。”
蒙肃气得挥了挥拂尘,“那华阳洞我自是不会让任何人进去,你又何必多此一举!!”
矮桌上的白鹰却在此时在蒙肃头顶留下自己的粪便,落于江华右肩,看到此举,蒙肃忍不住怒火,“你这木鹰!当真随了你主人心性!!!”
江华仍是不恼,道了句“多谢。”便离去。
蒙肃则嘴里唠叨着“我这是上世造了何等孽,此生遇见你们几个!!”,前往室内擦拭头上鸟粪。
骑马到山下数十里远处,被突然窜出的妇人惊了马,好在驾马技术高超,稳稳停下。
只见那妇人怀中抱着尚且酣睡的小儿,手上牵着一个灰头土脸的女娃,跪在马前,祈求救命。
江华本想一走了之,但却听到她口口声声生说要当牛做马,便被牵引着下了马。
“你当真愿意?”
妇人泪流满面,一股劲地磕头,“愿意愿意,只要娘子救下这一对苦命孩儿,我什么都愿意做!!!”
带着这一众妇孺重新回到了茅山道观,此次蒙肃却端起了道长的架势,“小郎君姑且留下,但其他,不收!!!”
妇人把希望给予在江华身上,本想听她好好求求道长把她们留下,却不料江华爽快答应。
蒙肃将熟睡小儿带下去,独留她们在堂屋,妇人于是怒目而视,质问道:“你不是说要救我们吗?!如今你叫我们去何处?!”
“跟我走便是!!切勿忘记当初承诺!”
江华将马留在此处,换成了上次的马车,带着她们二人来到鱼米乡下,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前。
那户人家一见所来自人,个个欢声笑脸,连连称‘恩人。’
江华将来意告知,那家妇人欣然接受,那女娇娥则是不忍与母亲分开,在规劝之后,硬是生生的将她留在此处。
回去路上,江华忠告妇人,切勿在想着自己的孩子,也别想着再见到他们,因为当初江华答应的只是救他们命而已,并未答应让他们厮守在一处!
妇人却没有在道观的怒火,挑起窗布向后望去,看到那家人将久跟在马车后的女儿抱回,便平下心来问要将她带去何处。
江华只是悠悠回道,到了便知。
片刻之后,隐约听到妇人的哭泣声,江华补充道:“苏州林府。”
听到是大门大户,妇人有些警戒问道:“你要让我做什么?”
“林府尚且有一月幼童,看你已有二子,该是会好生照料孩童。”江华浅露下的脸色微微变色,倚靠在车上,又道,“道观与那户人家皆是友善之人,你大可宽心。”
妇人刚刚遭到土匪截杀,郎君已死于秃顶山匪刀下,一路逃命,只为让其骨血活下,如今心愿已成,看着江华又并非邪恶之人,便口头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