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正文(1)

大家好,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文明与地理》,而大家手中的地图是这节课的一个线索。去年大概10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仰麟教授跟我提了说让我给才斋讲堂做一个讲座;之后我就一直想我该怎么讲,直到今年春节的时候才想好这样一个题目,叫《文明与地理》。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讲一些小的题目,可能当时讲得很清楚,但大家就容易缺少宏观上的认识。题目确定了以后,我就想怎么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呢?而直到临近开讲的一个多月前,我才想到这张图;但是我自己不是一个会画图的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画出来,所以可能在比例上有些失真;这张图,我把它命名为欧亚大陆文明X。

之所以叫它“X”是因为:一,这个图本身像X;二,X代表疑问,关于文明的研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也因此提出了很多的文明之谜。比如说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可以说是东半球的四大文明古国;可是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都中断了,只有中国一个文明流传了下来。这就产生问题了:中国文明为什么会留传下来?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为什么会中断,乃至消失?留下来的文明古国,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可是当工业社会来临的时候,中国又被打败了。那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西方的文明为什么能够打败中国?为什么中国没有一直持续地兴盛下去?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分析,比如说有人就解释说,虽然中国的文明很长,但它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这样循环下来的;那我们就要问中国的历史为什么会变成循环呢?如果按照朝代来讲的话,唐朝以前,一个朝代大体上会持续200年左右;唐朝以后,一般300年左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反观欧洲的文明,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循环,地理上,先由希腊到罗马,之后从西到东依次是: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而整个欧洲文明从希腊先由南到北再由西向东,是顺时针的顺序转换。但是中国的文明却始终没变,就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这又什么原因呢?如果综合考虑这些问题,把它们联系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够来做一点介绍的。

我前面也介绍了,我原来是学自然地理的,跟这个文明没什么关系。但是1983年我到加拿大去进修的时候,无意中跟一个教文化地理的教员的谈话给我很多的启发、也让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我1949年进清华,1953年春天在北大毕业,毕业之后留校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可以说从解放后一直到了70年代,不但是世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中国社会内部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一直都不是很清楚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当时文革对我冲击很大,有些晕头转向的意味。后来我针对这些变化有了一些思考,但也只是自己在心里思索我在加拿大学习的时候,他们有一门课叫“人文地理”(中国当时没有),他们就讲——很多文明的起源跟地理的关系。我当时就问了一位老师一些问题,他说中国的很多变化,跟它的地理环境有关系。这句话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就想我自己就是学地理的,那我能不能解决我头脑里存在的疑问呢?

我就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为什么它在近代落后了?而在改革开放后,它又在崛起了?可以说从80年代以后,我就经常去找些书来看、试着自己去解释这些问题。也可以说我今天讲的这些内容,是我从80年代中开始到现在大概30年时间里的思考的总结。而今天在这里听课的同学是各个学科都有,我希望大家能提些意见:我哪些地方讲的不对,或者是有错误的?我也是抱着交流的想法,把我自己的思考跟大家来做一个介绍。

因为要讲文明的起源,就得把世界的古文明一个一个弄清楚,除了查书,我还得看一幅图。

因为经常看这张图,有一次看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注意的现象。即在欧亚大陆气候图上有两个东西地带。这两地带是什么呢?南边一条是副热带的干旱地区,北边这条线是温带的干旱地区。我们知道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河都出现在南边副热带干旱地带依次排开。中国是在北面地带下面,看着这现象时,我突然就有一个很明显的印象:这两条带中间有个联接地带。这个联接地带就是中亚。南面这一带既是农业民族的起源地,同时也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起源地。北面这个带的南面是中国汉族农业的起源地,北面是匈奴人、蒙古人起源的地方。南面的这些古文明都是被游牧民族冲垮的:埃及、巴比伦、印度就是被游牧民族冲垮而没有延续下去。中国呢?因为中国这个地带比较特殊,而没有被匈奴人、蒙古人冲垮,这才得以继续存在。

在农业出现以后的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来扩展。在西方,先是副热带东端的中东,然后扩展到地中海、希腊、罗马,后又扩展到西风带的英、法、德地区。地中海与英、法、德的西风带都是东西向的、顺着纬度的,是平行的。所以欧洲的农业扩张是一个东南向西北的发展,第一波就是希腊、罗马,所以希腊、罗马强大起来以后,取代了副热带干旱的埃及与巴比伦,创造了辉煌的希腊、罗马文明;后来匈奴人发展起来了,他们跨过中亚冲入欧洲,把罗马冲垮了;罗马之后再无罗马!而欧洲文明则重新在其西风带地区发展壮大,最早是在法国和英国,然后逐渐地向东发展。可是中国农业文明出现之后,没有被匈奴人和蒙古人冲垮,而是继续发展。它的转换是发生在中国内部的,中国的中心原来在北方,就是黄河流域,后来转换到下面的长江流域南方。换句话说就是中国文明起源原来是先依靠干旱农业,唐朝以后则以水稻农业为基础。从经济上讲,它的中心从北方转到了南方。中国往下是东南亚,再往下是印度。所以和欧洲文明起源是从南向北,然后从西向东,顺时针方向转移不同,亚洲农业文明的转移是从东北向西南,沿东亚大陆的边缘由东北向西南也做顺时针转移。

上面讲的北非与蒙古高原两干旱区为X的西南向东北的轴,西欧与中国长城以南两个森林地带为X的西北向东南的另一轴,二者合一则为X格局。所以我画的这张图之所以叫X。这就是欧亚文明的一个基本格局,也可以说是五千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转换的过程。所以我要先讲讲这格局——如果你能完全理解这格局的话,你就基本上了解文明的变化过程。

人类出现以后,他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而人类能吃的东西基本上是三类:一是植物,一是食草动物,三是鱼。大家想想我们吃的粮食是什么?是草,小麦是草、小米是草、水稻是草、玉米也是草。为什么人要吃草?因为农作物能够给人提供高级的营养。高级营养是什么?是淀粉、蛋白、脂肪,这三种的组合对人类来讲,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一般的树有吗?没有,只有草有,特别是草的种子。所以人吃的是草、吃的是草的种子。那肉呢?主要是动物。动物也吃草,但它们吃草比人要广泛:人只吃草的种子,动物却是除了吃草的种子外,还吃草的叶子和茎;从草刚长出小苗它就开始吃,一直吃到草叶枯黄,而在草结种子期间,它们更能大餐大饮了。所以人类文明的起源,和食草动物的生存正好在同一个地带——草原地带。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文明的起源地。埃及、巴比伦、印度河都正好处在副热带草原地带。那副热带草原有什么特点?跟其他草原有什么不同呢?因为草原分为两类,一类是草长得比较密集,叫草原;另一类是草长得比较少、比较稀疏,甚至是寸草不生,叫荒漠。而副热带草原基本上以荒漠为主,草原很少。如果在这个地方种粮食的话,就得给它们的生长创造更好条件;这些条件有四个,包括温度、光照、水、土壤。在古代,人很难改变温度和光照,甚至也很难改变土壤,他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水。所以先民们就在河流的边缘利用灌溉技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水环境,使草本植物的产量迅速提高,这实际上就等于现在的新技术发明。而在埃及,文明是靠近尼罗河发展的;在巴比伦,文明是靠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河发展的;在巴基斯坦是靠印度河发展的。四条河三条向南,一条向北,却与回归线交叉,形成了三个文明起源地。

不过这三个地区也有所不同,埃及文明的两边是荒漠,北边是地中海,南边是一个瀑布,它处在一个四面封闭的环境,外人很难进入。而巴比伦文明的四周是草原,游牧民族就在它的周边。印度文明的周边也是一个半荒漠地区,但是它的状态是介于埃及和巴比伦之间的。所以最先受到游牧民族冲击的就是巴比伦。

那游牧民族怎么能够冲击这些文明呢?因为农业民族是以土地为生,他们在一个地方开垦种植以后,就会在当地安家固定下来。但是游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他们是流动的;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最适合游牧民族饲养的动物是羊,所以有羊的地方是最早出现游牧的地方。而中东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这里首先出现的作物是小麦。为什么小麦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小麦是秋天种,经过一个冬天,春天生长,夏初收割。按照它生长的年限来算,它经过一个冬季,所以我们将这种作物称为两年生作物。在中国,很多草是春天生,夏天长,秋天种子成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这种作物被称为一年生作物。小麦是属于地中海气候的作物,因为地中海气候是夏天热、干燥,秋天开始下雨,到冬天雨量最大,到春天又是少雨,所以它降雨的时间跟温度的配合是不一致的:高温时少雨,低温时多雨。所以小麦作为一种两年生的作物,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也是被巴比伦三地最早选择的农作物。小麦被人们选择后,人们要提升它的产量,就要在沿河地带来利用灌溉种植,这些地区就发展成为一个文明起源地。而这个地带同时也是羊的一个起源地,从而促使它又成为游牧民族起源最早的地区。参考考古成果,中国最早的羊出现在齐家文化时期,大概在公元前四五年,而它们很有可能是从中东过来的。而在中东,它的农业跟游牧业几乎是同时起步的,所以很早的时候,被草原环绕的巴比伦就开始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文明甚至一度被中断。

到公元前两千年以后,游牧民族有几个很重要的发展。首先是马的驯养和马车的出现。马是可以让人骑的动物,而马车的出现,让游牧民族可以通过骑马或乘马车来实现迁徙。但是马和马车的用途却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其更重要的用途是作军事武器。这样军事武器对农业民族的冲击是巨大的。所以在公元前17世纪希克索斯人用马拉战车,穿过了西奈半岛把埃及冲垮了,致使埃及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被希克索斯人统治。而巴比伦也是被周围的游牧民族依次占领。这是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骑马的技术提高了,战车不但从四轮变成了两轮,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空心轮,很轻便;所以后来的战争主要是用兵车,而当时的人主要是骑马。当时的骑马和现在的骑马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当时没有马鞍子,也没有马镫子,在马上唯一可以抓的东西就是马鬃。所以没有很好的骑术,是不可能骑马的,更遑论一手抓着马鬃骑马,一手拿着武器打仗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会骑马的农业民族,是不可能成为骑兵的,也是不可能和游牧民族相抗衡。

其次是武器从青铜器逐渐转换成铁器,公元前两千年以后基本上是驾两个轮子的马车,用铁的武器。这项技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巴比伦基本上被游牧民族控制了!不过游牧民族要想控制农业文明社会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游牧民族的人数比较少,而它又没有统治技术,那他们攻占城市之后,就将城市的财富掳走,接着自己也就撤走了。但游牧民族一旦发展到有国家意识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游牧民族就会取代了这些农业民族国家。

因此,游牧民族先后冲击了埃及、巴比伦,巴比伦因四面被游牧民族包围。这里游牧民族就从四面进入,这就造成了伊拉克四面受敌的环境,多次被游牧民冲垮。不过游牧民族冲击进入埃及、巴比伦以后形成的都是短暂的国家。

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波斯崛起了。波斯所在的位置就是现在的伊朗,在两河流域的东面,是一个很大的高原。这个高原的低地可以发展农业,而它的高地可以发展畜牧业,所以波斯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国家。它的面积比埃及、比巴比伦大的多,一旦农牧民族形成国家,那埃及和巴比伦就没办法与其抗衡。所以公元5世纪,波斯帝国成为横跨亚非两个大陆的国家,而埃及、巴比伦只是它统治下面的一小块地方。这时候印度河文明也被其西北面的游牧民族冲垮。从这结果可以看出,波斯的强大、欧亚的游牧民族的崛起,而埃及、巴比伦、印度河的文明就被他们冲垮、取代了。

这一个阶段的结束,紧接着一个新的阶段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