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雨,寥廓雪

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珠峰北侧地区的雨季。7月至8月,是降水量最大的时候。

强烈的西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的恶劣气候。

珠峰北坡的定日,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为319毫米,年最高降水量为474.3毫米,最少降水量为104.9毫米,降水量95%分布在6~10月份,年平均蒸发量2527.3毫米。

从大范围比较,珠穆朗玛峰北侧降水较多的日喀则,年降水量不超过800毫米。

根据国外资料,在珠峰南侧海拔2300米处,出现过年降水量达2800毫米的最大降水带。

从小范围比较,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5000米的绒布寺,年降水仅335毫米。而南坡尼泊尔海拔3355米的南遮巴沙尔,年降水达939毫米。两地直线相距仅50千米左右,一山之隔,年降水量竟相差2~3倍。

2014年5月26日,雪漫珠峰北坡大本营。

珠穆朗玛峰北坡每年雨季开始日期在6月末或7月初,较南坡迟一个月。气象和冰川考察资料表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和南坡雪线附近,存在着一个第二最大降水带。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六七千米左右地带的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珠峰南坡海拔六七千米左右地带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均超过海拔5000米处年降水量一倍。

这种特殊的高山降水现象,可能是由冰川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所致。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对来自其南部的暖湿气流有很大的屏障作用。所以,珠峰的北侧,相对珠峰南翼而言,降水量有较大的差异。

珠峰地区定日、聂拉木等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具有典型的高山气候,也有亚寒带湿润气候。这一带的气候,由于山峦叠嶂、群峰林立,各地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为隆子280毫米,最大在聂拉木,年平均降水量665.5毫米,年降水最多为1348.8毫米(1995年)。

定日海拔4300米,基本上位于珠峰的正北边,距离珠峰的直线距离约为100千米,高大的山脉阻碍了水汽的输入,以半干旱型气候为主。而海拔只有3810千米的聂拉木,位于珠峰西边略偏北,由于该站迎向暖湿气流,属于半湿润气候。1971~2009年,定日和聂拉木的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94.359毫米和654.741毫米,聂拉木的降水量比定日高出了360.382毫米。

这两处的年平均蒸发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定日要远高于聂拉木,近39年平均年蒸发量分别为2510.844毫米和1600.408毫米,定日比聂拉木高出910.436毫米。

气象学的距平值,主要是用来确定某个时段或时次的数据,相对于该数据的某个长期平均值是高还是低。

从近39年聂拉木和定日降水、蒸发量年际变化看,定日站的年降水量变化呈略微上升的趋势,蒸发量呈略微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两者的变化趋势都不是太明显;聂拉木站的降水量下降趋势比定日站明显,但蒸发量变化上升趋势不明显,这与同处西部的西藏阿里地区的变化基本上一致。

从聂拉木和定日的降水距平(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看,定日降水变量相对较小,时段性的多雨、少雨特征不明显。聂拉木的降水变化较大,并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71~1979年,降水距平在正负间振荡;1980~1989年基本为正距平(除1984年外)多雨年,且距平值较大,最高达到281毫米;1990~1994年为负距平少雨年;1995~2009年降水距平又在正负间振荡,但负距平值相对较大,这15年期间的平均距平为-40.11毫米。

聂拉木和定日的蒸发量距平变化,除个别年份外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距平值大多在±25毫米之间变化。与降水距平变化类似,定日站蒸发量距平的阶段性特点不明显,而聂拉木站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1971~1989年大多为负距平(仅1979年和1984年分别为1.96毫米、0.19毫米),1990~2000年为正距平(除1997年为-7.29毫米外),2001~2009年又均为负距平。

定日和聂拉木降水的季节特征有较大差异。定日站39年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65毫米、83.34毫米、10.43毫米和0.7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到了全年降水的84.93%,而冬季仅占全年降水的0.73%。聂拉木降水的季节差异不大,分配比较均匀,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降水量为50.97毫米、73.05毫米、52.67毫米和42.16毫米,对全年降水贡献率分别为23.29%、33.38%、24.07%和19.26%,最大的夏季与最小的冬季仅差14.12%。

降水和蒸发量的月际变化同样显示了定日与聂拉木站的不同。定日降水量为单峰型,降水集中在6~9月,最大出现在8月,最小为2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之差达到117.4毫米。干、湿季分明,在干、湿季交替的月份,降水量有猛增、突降的特点。而聂拉木的月降水呈双峰型,最大峰值出现在9月,次峰值为3月,最小值出现在11月,最大、最小月降水之差为70.91毫米,各月降水较为均匀,没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位于珠峰的西边略偏北的聂拉木,迎向暖湿气流,降水丰富,而季节差异很小。定日站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雨影区,年降水量较少,还不到聂拉木的一半,且夏季降水占到了全年的85%。

珠穆朗玛峰北坡雪线平均为6000米,远高于根据国外资料平均5000米的南坡雪线。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坡较闭塞的东绒布冰川上,测得了北半球已知雪线的最高值6200米。

珠峰南、北两翼降雪量不同。北翼是海拔平均4000米高的青藏高原,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小,大部分处在非季风区,加上地势高峻,水汽难以越过,故降水量较小。又因为影响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而青藏高原正好处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整个高原面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只有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区降水量稍多。珠峰南翼地势起伏和缓,对湿润的西南季风有缓慢的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故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由于南翼降水量比北翼大得多,而雪线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相等的位置,对于南翼来说,要使二者相等,必须加快降雪融化的速度,故雪线位置比北翼低一些。

根据从珠穆朗玛峰北坡5800米到7450米处雪层剖面观测资料,珠峰积雪融化现象和渗浸冻结冰广泛出现。珠峰7450米以上积雪不连续,有小片冰坡,顶部雪厚也是相当薄的。这些都表明,珠穆朗玛峰是渗浸冻结成冰作用非常发育的地点,垂直宽度达3000米以上,不存在如fl.A.舒姆斯基等所推测的喜马拉雅山的高峰上具有类似南极冰盖上的深厚积雪无融化现象的重结晶成冰带。

这是由于珠穆朗玛峰地形陡峻、风大、积雪薄,虽然珠穆朗玛峰顶部年平均温度可能低至-27℃左右,而在强烈太阳辐射下,可以使雪面短时出现较高温度,导致冰雪面吸热融化,融水下渗以后辐射散热又迅速冻结。

1968年,科学家高登义在珠峰住了六个月,发现了来自南方的一个强天气系统,名之为“孟加拉湾风暴”。那年十月间,浓重云团翻越喜马拉雅,东西长达上千千米的山脉地带普降大雪,喜马拉雅各山口提前两个月封山,并在山脉南北侧的聂拉木、定日、帕里和措那带来了百年最大降水。

这一现象引起了高登义的格外注意,返回北京后,他查阅了相关资料,特别是来自印度的百年数据(西藏地区自1958年后方才建起正式的气象资料),发现此为百年以来第二大降水系统。20世纪20年代,这一地区出现过大降水,三天内降水200毫米,而在印度,三天内降水600多毫米。分析原因,珠峰的屏障作用通常可将南来印度洋暖湿气流阻挡在南坡,南北坡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由此造成。但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作用下,具有相当强度的云团借助风暴之力,照样可以翻越屏障,在北坡降落。

高登义的发现,对于西藏的气象预报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那之前,西藏的气象工作人员注意到西藏南部地区时常原因不明地在秋季降雪,高登义的观点发表之后,他们才搞清原来是孟加拉湾风暴作祟——只要孟加拉湾风暴向北移来,喜马拉雅山南北必有大降雪。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珠峰地区降雪预报的准确性。

2005年4月28日,珠峰登山测量队的张建华和两名藏族民工在西绒布冰川遭遇了一场暴雪。他们早晨6点多钟出发,中午2点左右,终于到达了西绒布。这时,天气突然变化,浓云密布,狂风大作,气温急剧下降,大雪纷飞,狂风夹着雪片迎面扑来。大风凛冽,寒风刺骨,风雪已把整个西绒布冰川变成了雪的世界,能见度非常低。张建华和两位藏族同胞行走在西绒布冰川,手套上、裤腿上及胡子上结出了一寸多长的冰棍子,因为好多地方要爬着行走,手套上、裤腿上的冰棍子不时地与手脚下的石头撞出清脆的响声。爬过一座座冰塔林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中绒布测量二本营,这时是下午六点多钟。在中绒布点上三人稍微歇了歇,雪下得小了,但风还在怒吼着,珠峰悄悄地从密云中显现出来。张建华望着露出的珠峰,眼泪止不住地直往下流,全身的冰雪开始融化,身上打着寒战,心中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