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风强劲
2005年4月11日上午10点,2005珠峰测量队的车队从西藏定日县城出发,3个多小时后,即中午1时许,到达珠峰北坡大本营,开始建营驻扎。
到了营地后,以前选好的营址被一支先期到达的外国登山队占据,测绘队只好另行选址,准备搭建帐篷。这时,珠峰地区的风力达到9级,建营异常困难。
狂风大作,人都站不稳,珠峰山尖则隐没在一片云海中,若隐若现。有经验的队员说恐怕要下雪,所以要尽快建营。但要把巨大的帆布帐篷撑起来异常困难,往往十多人一起用力还拽不稳帐篷。
经过大家的努力,晚7时许,大小几顶帐篷终于搭建好了。意外的是,由于从西安来的《华商报》记者的小帐篷分量太轻,一不留神就被大风刮跑了,人们开着一辆吉普车追出去5千米才追上。珠峰强劲的罡风,给了初来乍到的人们一个“下马威”。
2005年4月11日,珠峰北坡大本营,2005珠峰测量队在9级狂风中搭帐篷。
在珠峰一带的山区,只要是晴天,没有大风,山谷里的风向每天都会发生有规律的日变化,即白天气流沿谷坡上升,夜晚沿谷坡下沉。一般来说,上山风又叫谷风,空气由山谷向山坡流动;下山风又叫山风,空气由山坡向山谷流动,谷风和山风合称山谷风。
山谷风是因为白天太阳晒热了坡面,夜晚山坡面向宇宙空间辐射失热而冷却,使山谷同一高度上自由大气和坡上空气温度有了差异所引起的。这种风和海滨的海陆风、湖滨的湖陆风一样,都是由于热力不均匀所引起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天气越好,地方性风就越明显。
在一般山区,往往盛行日变化显著的山谷风。在一昼夜中,下山风和上山风交替出现。可是,在珠峰这样海拔很高的地方,当山谷里积满了雪,或者充溢山谷的不是水,而是冰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1960年春季,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在长达20千米的绒布冰川上,夜间是吹下山的南风,而白天也多是吹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
这是珠峰北侧的特殊天气现象。在珠峰北侧,由于在海拔5300米至7000米主要为冰雪表面,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由于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冷的缘故,珠峰北坡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可达每秒3米以上,最大可达每秒10米左右。珠峰科学考察队在1966年3月至5月的考察记载中说:“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沙石,掀起帐篷。”
统计分析表明,山区地面风速变化比平原地区的大,而且海拔高度越高风速日变化越大。例如,春季和夏初在青藏高原上,海拔4500米高度地面风速的日变化为海拔1000米高度的4.5倍,在这一高度上当地时间下午2点至6点的冰川风最强,风速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平均大5.5米/秒,在离地1000米以下的风速平均可达10米/秒,阵风达到7至8级。
由此推测,在珠峰地区海拔6000~8000米高度地面,风速日变化约为海拔1000米高度的6至8倍,即下午风速约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大7.3~9.8米/秒。笔者2005年在珠峰北坡大本营驻扎了将近一个月,也每每感觉到,大风往往从下午刮起。
在珠峰地区的夏季,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
珠峰北坡地区的风速变化相对复杂,在定日,是晚上八点时风速最大;在珠峰北坡大本营、绒布寺和聂拉木,都是下午两点时最大。这四个地方的最小风速,都出现在每天早上的八点。珠峰北坡的定日,年平均风速为58.4米/秒。定日在每年5月下旬至9月底的风速,比其他时间稍小。珠峰北坡大本营、绒布寺和聂拉木全年风速较为平均,年内没有特别明显的峰值。风向分布表明,绒布寺和珠峰北坡大本营,都以偏东南风为主,珠峰北坡大本营更为明显。
对登山者而言,攀登过程中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不同,风速的大小和方向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不稳定,午后发展到最强。因此,一天内的风速午后最大,夜间和清晨较小,如珠峰北坡大本营、绒布寺和聂拉木的风速变化,基本上符合这一规律。
风速的变化与天气系统关系密切,同时影响风速变化的因子很多,而且是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登山较大的是近距离的风速和瞬时极大风。
珠峰北坡大本营一天的风速差异不大,一年中变化也较小,而绒布寺下午两点的风速远大于早上八点,而且每日的变化幅度很大。这两个时间段,每年5~9月的风速相对小一些。早上八点时,珠峰北坡大本营的风速高于绒布寺,而下午两点时相反。绒布寺站离珠峰山体较远,位于绒布河谷,下垫面为裸露的石砾,正午受太阳辐射影响,地面升温较快,空气扰动大,风速较大,且十分不稳定。极大风速表明,珠峰北坡大本营、绒布寺和聂拉木这几个地方,下午两点的极大风速,都远大于早上八点。
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极大风速与观测站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因此,登山攀登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对判断风速大小非常重要。
定日、聂拉木距珠峰较远,聂拉木站位于山谷风道上,各时次的极大风速都要比定日站高,距离珠峰较近的珠峰北坡大本营和绒布寺具有同样的特点。绒布寺站位于河谷,地形的狭管效应使得该站的风速大于海拔更高的珠峰北坡大本营。
1980年,中国科学家高登义在考察中观测到“背风波动”效应。所谓背风波动,是指当风漫过山顶,在山的另一侧气流必然下沉。如果飞行员不具备这一常识,不小心接近了背风波动位置,后果将不堪设想。
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珠峰附近,一架“黑鹰”直升机不幸失事,机上人员全部罹难。事后高登义奉命调查失事原因,他查阅过当天气象记录,发现是偏西北气流经过,飞机当时正处在背风波动中。驾驶飞机的虽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驾驶员,但由于缺乏这类特殊经验,当他感到气流压力时,按常规操作,结果未能拉起飞机,撞在山上了。
另一次教训发生在1990年。当时,日本人乘热气球横穿喜马拉雅,并特邀高登义做气象预报。日本人把希夏邦马峰东南方向作为起飞地点,高登义赶忙劝阻这正是背风波动下沉地区,应把地点改在希峰西北。那位曾保持了世界热气球飞行最高最远纪录的日本探险家却自信地说:“高先生,气象你负责,选点我负责。”结果按正常情况几分钟内热气球便可升到珠峰的高度,但这一次处在下降风中,足足花了45分钟、耗用了一罐燃料才升了起来。这就注定了燃料与风速都不能使他按原计划到达目的地,最终飞行400千米后被迫下降。因过分加热,气球被烧坏,人被摔伤。高登义他们于是立即与总参和外交部联系,从尼泊尔联系了两架飞机,用了七个小时,才把日本探险家们救到了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