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时代
栖居在“世界屋脊”的藏人从何而来?珠峰地区何时开始有了人类的踪迹?回答这些问题,主要依靠对于考古遗址的发掘和分析。而各种考古遗存,由于缺乏层位关系,影响了研究的深入。传统的地层学和类型学,对这些采集的石制品无法进行相对年代的排序,也缺乏绝对年代测定的多样化手段。青藏高原旧石器晚期以来的早期人类历史,至今仍处在重重迷雾之中。
科学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 除了加强田野工作外,还采用多学科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论,以期取得突破。
美国著名考古学家宾福德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均衡被打破后,只有寻找新的资源或强化利用资源,即寻找和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或对动植物的扩大利用和驯养,这就是考古界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广谱革命”的理论。学者们依据“广谱革命”理论,研究远古时代人类怎样进入青藏高原。
分子生物学家对汉藏语系不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距今六万年前,一个来源于东亚南部携带Y染色体D-M 174的人群,最初向东亚北部迁徙,其中一个带M 122突变染色体的群体,于距今两万年前,最终到达了黄河中上游盆地,这便是汉、藏语系群体的共同祖先。
汤惠生曾在《青藏高原旧石器若干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及,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于是便出现了两个语族的分野。其中一个亚群,被称为前藏缅语族群体,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及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这次迁移就是沿着著名的“藏缅走廊”进行的,这条通道始于黄河上游地区,向西到达青海省,向南到达喜马拉雅山脉。另一路景颇语支一直向南,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到达今天的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及云南省的北部。在与一支来自中亚或西南西伯利亚、带有YAP突变的群体发生大范围混合后,藏语支向喜马拉雅进发,并最终扩散到整个西藏。缅彝及克伦语支向南到达云南的西北部,最后到达越南、老挝及泰国等地。
美国著名高原考古学家马克·阿尔丹德弗认为,文化从周边低海拔地区向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地区传播时,由于海拔问题会产生种种限制,传播过程中也会出现像生物一样的“高原反应”,这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高原适应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新石器包裹”的限制。
针对这种限制,布兰廷汉等人提出“三步曲”的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移居模式,即从低海拔地区到高原腹地的高海拔地区的人类移居和文化传播,是通过三级跳一样的方式逐步和缓慢实现的。
已有的考古发现表明,西藏高原早在数万年前的更新世就已有人类生存活动,早期的高原人类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存手段,使用打制的石质工具。
进入全新世以后,以农耕、制陶、磨制石器和饲养家畜为标志的新石器文化在河谷地山地带发展起来,而生存在高海拔荒漠湖盆地带的人们则以狩猎生产为主,他们的主要工具是制作精致的细石器。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是青藏高原的石器时代。在距今3000年左右,高原先民开始使用铜质工具,出现了猎牧经济、农牧经济、农耕经济并行发展的高原文化,西藏历史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的前夜。
在西藏,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境。这些遗存主要是各种石器,可分为石片石器、细石器和新石器三类。通过对石器类型的比较和对采集点所处环境的地质地貌特征等进行分析断代,专家认为西藏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年代,至少应在距今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年代测定表明,西藏高原细小石器的绝对年代大致在距今23000~7000年之间;而细石器的年代,则从距今7000年前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
西藏石片石器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当时环境条件较差,虽有人类活动,但并不普遍。石片石器的三处遗址,海拔都在4500米左右:定日的热苏,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申扎的奇林和多格,则位于班公错—色林错低洼带内。这三个地点的石器共有110件,其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长刮器、圆头刮器等,它们都有固定的类型,可见在用途上有明确划分,但制作工艺上有共同之处,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中晚期。
西藏细石器发现270件,分布在31个地点, 多数都在海拔4800米左右。聂拉木的亚来和普兰的霍尔区位于西藏南部,其余均发现于藏北,大部分分布在色林错南方申扎县境内,也有相当一部分位于藏北北部的无人居住区玛尼、错尼、雅曲亚吐、阿木岗绥沼拉西侧等地。
西藏细石器出现较晚,又缺乏更原始的器形,都没有陶器共存,应属中石器或新石器早期。细石器时期与全新世早中期相当。细石器,在目前无人居住的藏北高原北部地区,以及现在很少有人类活动的干枯河旁和咸水湖边都有分布。由此可知,当时西藏地区的气候条件,即使在藏北北部地区,也比较温和湿润,适于古人类狩猎活动,反映了中全新世气候最宜期的特点。
分布于东南部昌都的卡诺和林芝(海拔3100米),还有墨脱(海拔700~1100米),三个西藏新石器地点,有石核、石片、磨光石斧、石锛、石锤等,还有陶片或骨器共存,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相当于仰韶—龙山文化,卡诺文化层碳14测年为距今4690±150年。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很少见细石器共存,而是分布于海拔较低的藏东南河谷地区,可见,晚全新世以来,高原环境恶化使古人类向更低的地区迁移。
在约距今一万年前后,由于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青藏高原发展起来。
石器时代的西藏,在珠峰地区留下了鲜明的痕迹。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西藏境内发现的旧石器遗存,包括珠峰脚下的几处:定日的苏热,吉隆的哈东淌和却得淌,聂拉木的亚里和羊圈。
定日苏热山
1966年至1968年,在距西藏定日县城协格尔东南10千米、海拔4500米的苏热山南坡第二阶地上,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发掘出土石器40件,原料主要是片磨岩,也有一定数量的石英砂岩及少量的石英岩。石片的台面较小,呈三角形或月牙形,石片角平均116°。石器15件,器形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刮削器13件;单刃6件,复刃7件;尖状器2件,由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苏热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大约距今五万年。
吉隆县的哈东淌遗址和却得淌遗址,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从遗址中石器的数量和打造的精美程度看,日喀则地区的古人类过着游猎采撷的生活,正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向晚期过渡。位于吉隆县宗嘎镇哈东沟的哈东淌遗址,标本采集范围约2000平方米,采集砍砸器、砍斫器、刮削器等旧石器标本近百件,原料绝大部分为黑色板岩,均由扁平砾石加工而成。位于吉隆县宗嘎镇北侧的却得淌遗址,标本采集范围约1000平方米,采集标本共11件,种类包括刮削器、切割器、砍器等。石器多用砾石直接打制而成,不见石片石器。其原料绝大部分为砾石,岩性为黑色板岩、青灰色花岗岩及火成岩。这两个地点采集到的石器标本器形较大,有不少接近或超过l0厘米。
1966年7月至8月间,中国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考察队在西藏聂拉木发现了两个石器地点。
第一个地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聂拉木县亚里村南约1.5千米,在中尼公路和波曲河的东侧,海拔约4300米,波曲河第一级阶地上,全新世石灰华堆积形成南北长约2千米、东西宽数百米、厚约2米的石灰华壳。在石灰华顶层中,发现石器一件,另在地表捡到26件,共27件。标本大部分是细石器,计石核6件,小石叶12件,石片8件,石器1件,原料为燧石、玉髓、水晶等。大致属于中石器时代或稍晚。亚里村石器绝大部分属细石器系统,并且是比较成熟的细石器,同时有一些较大的打制石片石器,推测属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早期。据此判断,在距今约7000年前,亚里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第二个地点位于聂聂雄拉冰碛平台北侧、羊圈(现第九道班)东南约1千米,在朗弄曲河左侧阶地上,海拔约4900米。捡到石器3件,原料为燧石。石核1件,系利用一厚石片,在其劈裂面上剥落石片,留下一个小石片疤痕;石片1件,小而薄,呈三角形叶片状;石器1件,由一小石片制成,两侧边缘都有垂直错向加工的痕迹。
远古的人类,在珠峰地区给我们留下了石头凿成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