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又是女儿节

在我国传统民间节日中,端午可能要算名称最多、活动内容也最多的节日。

大家熟知的名称有:端五、重五、端阳。此外,端午还被称为浴兰节(因为这一天要用兰草汤洗浴)、天中节(唐宋时称)、地胜节、午节等等。

活动的内容也有一些是流传至今、人所共知的,例如龙舟竞渡,吃粽子,纪念屈原。还有一些可能已逐渐不被人注意,例如演白蛇戏、喝雄黄酒、插艾叶等等。

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端午又被称为女儿节。

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和香港乐天文化公司、台湾宜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中华古文明大图集·世风卷》称:端午“明清间人称五月节和女儿节”。

为什么叫女儿节呢?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这一天“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看来,在清代,这一天是女孩儿们打扮的日子。这种打扮似乎有一点季节特色。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端午日“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这种在端午节佩带绸缎制成的佩饰的风俗,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书于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条就写道:“按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而且当时就有五色包的做法,“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不仅是一般的美化,而且是对妇女自身才能的显示。

这些绫罗佩饰,一般内实以艾叶等有香味的植物,也有加雄黄粉的,称为香袋,作用大抵是杀菌避疫,是春夏之交的一种卫生措施。也有只用“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荆楚岁时记》)当是佩饰的一种演化。到明代,往往以彩带系于项间。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称五月五日,“项名彩系,垂金锡,若线者,若锁者,曰端午索”。

妇女们打扮起来,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踏青郊游。《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北京地区,“五月五日,多集天坛”。(《北京杂记》)清代佚名氏所著《燕台口号一百首》有句:“插柳天坛逢午节,耍青同上打毬场。”注:“重五踏青天坛,曰耍青。”斗草是“耍”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朝李声振竹枝词《斗百草》:“一带裙腰绣早春,踏青时节小园频。斗他远志还惆怅,惟有宜男最可人。”远志、宜男,都是草名。李声振说,斗百草“古人已有此戏,以吉祥而少见者为胜,闺人春日为之”。小女儿斗草,多采草叶,互比韧性。知识妇女则往往以花草名索对。《镜花缘》第七十七回“斗百草全除旧套,对群花别出新裁”写百名才女斗草的经过,甚为生动。如果能把这种活动引入现代的知识竞赛,大概是可以别开生面的。

端午女儿节归宁之俗不知起于何时。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妇女做绫罗香包,就有献于尊者之说。春夏换季,更需要特别关心父母的健康。端午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但汉代有的地方也说是纪念曹娥。曹娥就是一位著名的孝女。父溺死于江,不得尸。曹娥年14岁,沿江号哭7日,投江而死,尸体负父尸而出。现在浙江有曹娥江。曹娥碑也是传世的书法佳品。端午作为女儿节,从孝敬父母的角度看,可以发掘的内容也不少。

大凡一个节日能够长期流传,总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社会文化心理之外,经济生活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过去端午节的庙会是很盛的。在北京,以东华门、城隍庙和运河三处为商贩最为云集之处。应时商品除了粽子、艾叶、雄黄,还有各种鲜花、鲜果以及换季的衣物。我幼年在南方,到端午节还要吃绿豆糕,不知是何讲究。如果文化界和工商界的人士都能注意到端午这个传统的女儿节(当然端午不仅是女儿节),可为之事,大概是不会少的。


(《光明日报》,199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