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法国的“钦差大臣”

19世纪的上半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写了一部名叫《钦差大臣》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

在沙皇时代某一个外省小城里,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消息引起了一场慌乱。市长惊悸之余,把一个耽搁在小旅馆里没有盘缠上路的浪荡子赫列斯塔科夫错认作钦差大臣。为了掩盖自己平时的贪赃枉法,他拼命阿谀奉承这位来自京城的“贵客”。赫列斯塔科夫意外地受到人们的尊敬,更加带劲地撒谎、吹牛。这个浪荡子越是信口开河,前言不对后语,市长和官员们越是对他敬畏和恐惧。

这部戏深刻地揭露了在沙皇俄国的封建制度下官僚贵族们的特权和贪赃枉法。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这些假“钦差大臣”在西方社会中的命运如何呢?

1989年11月,法国《草原回声》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乔装部长》的文章,回答了这个问题。和果戈理虚构的剧本不同,《乔装部长》这篇文章完全是真实情况的记录。

这家杂志的几位工作人员,扮作法国政府的旅游部长、他的办公室主任、女新闻官、保镖和司机。他们为这位“部长”起了一个谁也没听说过的假名,印了部长的名片,穿上体面的服装,准备了两辆“雷诺—25”小轿车,其中一辆是装有电话的高级小轿车,还在轿车上插上法国国旗,走上了巴黎的大街小巷。

果然,他们几乎是一路绿灯。“部长”带着高傲的神情,“保镖”目光咄咄逼人,“办公室主任”悄悄地将“部长”的名片塞出去,立刻就产生不可思议的效应。

商店的女经理听说“部长”将举行招待会,立即拿出最有名的葡萄酒,请“部长”品尝,并且答应随后送去20箱。

国家体育俱乐部的负责人亲自陪同“部长”参观,并且为“部长”的两个孩子在俱乐部免费报了名。

餐馆的工作人员毕恭毕敬地为“部长”一行七人提供了免费的美味午餐,包括佩里戈尔名菜肥鹅肝和名葡萄酒焖肉冻,还要求“部长”和大家合影留念。

电器商店的经理听说“部长”要给他的侄女送一台摄像机,马上把一台索尼牌的(价值1.2万法郎)放进了“部长”轿车的行李箱。

珠宝商虽然心里有点疑惑,但还是不但不敢吭声,而且白白为“部长”送上一块价值2700法郎的手表。

服装店经理陪同“部长”挑选了一件西服上装、一件衬衫和三条领带,好让“部长”显得更年轻。

高级旅馆的经理看见高级轿车前头挂着法国国旗,便打消了心头的疑虑,为“部长”提供了房间。

剧院经理为“部长”免费提供了最好的座位。

夜总会老板把不请自来的“部长”称作“夜总会邀请的客人”,“这里如同你自己的家,随时可以来”。

唯一能识破“部长”的是一位广告商,原因只是他对真部长的活动规律比较熟悉。

经过了这一连串的享受之后,这几位杂志的工作人员开始体会到统治当代法国的当权者的权势究竟意味着什么。《草原回声》这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写道:这些“当权者甚至无须提出要求,他们只需暗示一下就足够了,大门敞开了,障碍消失了,栅栏消除了”。

我们知道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果戈理写《钦差大臣》之前半个世纪,至今已经超过二百年了。这是一次号称反对一切封建特权的革命。它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

我们也知道,今日的法国,贵族早已不存在了,人人都是“公民”。

我们也听说过,在今天法国的社交场合,人们对旧日贵族的后裔行礼时仍然要屈下一只腿去。

读了《草原回声》月刊的报道,我们进一步发现,原来果戈理时代的“钦差大臣”,仍然可以在今日的“自由”法兰西的土地上自由逛荡。


(《中学生》199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