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朔州组群及峙峪人

如果把桑干河比作一条长长的带鱼,鱼头在山西省的朔州市,鱼身在山西省大同市和河北省的张家口市,鱼尾则在京津地区。桑干河的发源地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州市地理上紧挨大同,历史上归属大同管辖,直到1993年7月才由大同分出独立建市。

朔州市也是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富集区,境内有旧石器时代遗址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58处。旧石器时代的7处遗址有两处在右玉县,5处在朔州市的朔城区。新石器时代的58处中,朔城区11处,山阴县7处,应县30处,怀仁县10处。该市怀仁县鹅毛口村附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曾经先后三次亲赴考察,确认其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石器制造场,它较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为早,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上万年。该遗址为桑干河流域氏族制早期社会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也证明了桑干河流域是全球人类最早的农作区之一。

 

一、峙峪人遗址

 

1963年,在山西省北部原朔县县城附近的峙峪村发现(小)细石器1.5万余件,脊椎动物化石5000余件,还有用火烧过的石块和烧骨等。其中出土有人类枕骨1块,经碳—14测定,ZK109—O骨化石距今28940±1370年。6

因为有人类枕骨化石的出土,故在学术界命名为“峙峪人”。从枕骨化石的特征上分析,峙峪人应早于山顶洞人,而晚于丁村人。有的考古学家断定峙峪人是许家窑人的后代。

经这对上万件石器比对研究,其特征如下:

(一)石器、石片以小型的居多,以圆头、盘状、双边刮削器和凿形、菱形尖状器为大宗。砍砸器器形也小,且数量极少。

(二)发现一件燧石箭头。用很薄的长石片制成,尖端周正,肩部两侧变窄似呈铤状,可以捆绑在木杆上,射击用。过去,考古工作者也曾经在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发现过石镞,但这次箭头的发现,把远古人类使用弓箭的历史向前追溯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又掌握了一种新型的工具和武器。有了弓箭,人们便可以从较远的距离有效地捕获猎物,有力地推动了渔猎经济的发展。这是人类改进工具的重要里程碑。

(三)在我国旧石器中首次发现一件钺形小石刀。原料为半透明水晶,弧形刃口宽约3厘米,两平肩之间有短柄状凸出,应该是件镶嵌在骨头把儿或者木头把儿内使用的复合工具。显示出峙峪人石器修整技术的成就和工具的进步水平。

(四)发现一件目前来说年代较早的扇形小石核,这是代表这一阶段石器文化进步的(小)细石器中的特有类型。另外,从一些石核和小长石片上剥落的石片疤痕都比较浅、石片角度小、有的打击点不甚清楚和台面非常小等诸多方面看,可能当时在使用间接打击法,尤其在刮削器处理时,似乎借助了石头之外的木棒或骨棒等辅助工具。

(五)还有一件可以反映磨制钻孔技术的扁圆形石墨饰物。装饰品的出现反映了早期人类对美的追求。把石墨当成装饰品并且在一个面和边缘经过摩擦,摩擦到自己满意的程度,然后穿孔戴,这是何等的情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远古人类也爱美,这就是明证。另也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经在桑干河流域出现。

(六)石片上的刻画痕迹。有数百件石片的表面上分布着刻画的痕迹,对此,学者们有三种解释:一是不经意间所为,加工骨器时自然形成的;二是原始的雕刻艺术;三是峙峪人可能已经有了数量意识,道痕是用来计数的。

(七)在峙峪遗址中凡与灰烬、石器、烧石共存的动物化石,往往被人击碎密集成层。专家从5000多颗动物牙齿(大多是单个)中分拣出大约120匹野马和88头野驴。如此众多数量的野马和野驴化石证明了峙峪人的取食来源和利用弓箭的猎杀成就,这也说明三方面的问题:一、较为集中地捕获一两种动物,捕猎的专门化倾向正在逐步加强;二、当时的狩猎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三、说明当时年平均气温较现在为低。因为马与驴等身材高大的动物只适合在辽阔的草原地带生存。而峙峪处于干旱山区,植被不好,有的地方只夹杂着灌木林。先民们为果腹只得从平坦地带捕获野马和野驴,然后再拖回到山区去烧熟食用。


二、鹅毛口石器制造场

 

鹅毛口石器制造场,位于怀仁县城西北1万米的鹅毛口河(桑干河支流)附近的几个相连着的小山包上,山包高出河床将近100米,山体由凝灰岩构成。整个遗址面积大约有2万平方米。该遗址在1963年被发现并进行挖掘,除三小块陶片外,发现有大量的石器坯料。石器坯料大多数比较粗糙,其中半成品和废品占很大比例。综合考察,这是一座石器制造场,其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或者比之更早。

说它是石器制造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遗址内没有发现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灰烬、灰坑等,只发现了大量的石料及未完成或废弃的石制器。生活在其附近的人们长期利用这里的原料,加工制作自己所需要的各类石器。那时候已经有了居住地和制造场的区分,人类的生存状态已经向舒适的方向转变。

石器制造场内,在一些暴露于地表的巨大凝灰岩块四周表面上,常可发现打击石片后留下的巨大疤痕;另在一些岩块的表面还有许多不规则的小坑,这是当时将石料垫在上面打击所产生的硌痕,显然这些岩块被当作石砧垫用过。石器以厚重性的为主,用直接打击法,即用砸、摔击的办法打制。有些石片的劈裂甚至呈半球状,其厚度与长度几乎相等。从这些石片形状的规范性来看,生产这种石器的方法已经非常熟练。

石器的种类有石锄、刮削器、砍砸器、手斧、尖状器、斧、龟背状斧形器、石锤等,数量最多的是石锄。石锄基本为长方形,宽度与长度的比是12稍弱。它们分大小两种,大型长约20厘米,宽9厘米左右;小型长约10厘米,宽5厘米左右。数量仅次于石锄的是刮削器,器形稍长,如盘似矩;刃部有凹、凸、直、圆数种。还发现27件石斧,亦可称为石锛。器身长柱形,刃口与两侧边垂直,或向一面偏斜。石斧(锛)中有一件的两面及顶端经过磨制。磨制石器的出现,说明先民们在石器制作上不光追求美观,也为了用起来顺手,可以减少摩擦,以免将手擦出血渍。此外,还说明了石器使用量的增加和专用化水平的提高。

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结束,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自然环境也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更加适宜人类的生存。随着人的不断繁衍和增加,人类单纯地攫取天然产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逼得人们去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石锄和石镰等农具的出现则是人类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标志性器具。反过来说,石锄和石镰在桑干河源头的怀仁县鹅毛口一带的出现,证明当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