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第1期)
- 南开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化学院
- 3699字
- 2024-12-21 02:05:44
四 四点余论
前文通过对汉语拟声词声调分布格局、音节数量与结构类型历史演变的初步考察,初步揭示了三个谜题的谜底(见上)。下面补充四点余论。
余论一:普通话拟声词一律读阴平,也就意味着整个拟声词词类内部的所有成员都无声调之别了。或者说在拟声词里,声调完全失去了辨义价值,而“主要起着背景(back ground)作用,是拟声词声母、韵母的响度的对比框架”(应学凤,2012)。这距离失去声调只有一步之遥了。
余论二:在汉语语音史上,近千年前出现的轻声标志着北方话朝着声调消失迈出了具有关键意义的一步。同样是近千年前就开始的阴平逐步主宰拟声词全部成员这一事实则标志着北方话朝着声调消失迈出了关键的又一步。这两股力量共同推动了北方话大面积方言片点减少为三调、局部方言片点减少为两调、极个别方言片点全部失去声调而代偿以轻重、长短、儿化。或许可以大胆推测,今后北方话声调的功能弱化以至减少的速度会加快,并“最终可能趋于消失”(李葆嘉,2002:353)。
余论三:对于包括拟声词统一于阴平在内的现象,彭泽润(2006)提出“词调模式化”概念,用以指“一个词的全部音节、部分音节的声调固定地读成一个高、低或者弱的声调,没有语流语音条件地形成一种高低、强弱模式的语音现象。这个声调被模式化的语素不管它被单独指称或者在其他词中表现的声调是什么,也不管它前后的语音条件是否相同”。虽然普通话拟声词一律读阴平可以归入彭文词调模式化里的一个词的全部音节固定地读阴平调的词,但拟声词显然比词调模式化的程度更高、更彻底、更绝对。理由如次。
(一) 词调模式化是一种固定的变调,是语素的模式化音变,此外它们还有各自的本调。但普通话拟声词读阴平,是唯一读法,既非一般意义的语流变调,也不是语素的模式音变,更不存在本调。
(二) 词调模式化与词的语义类、语法类一般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普通话拟声词所有成员都读阴平,即同一语义类、语法类的词都是阴平调。这与汉语多个词类(语气词、叹词、体态助词、结构助词、常用方位词、常用个体量词、介词、连词)的整体轻声化或轻读化是属于同一类的历史音变。
(三) 词调模式化是历史形成的,一般都是词的多音节化的结果,而普通话拟声词均读阴平调虽然也是历史形成的,但涉及更多、更复杂的因素。
余论四:本文仅考察了普通话拟声词的声调分布格局及其历史演变并以此立论,几乎不曾涉及方言拟声词的声调分布格局及其历史演变。目前,方言拟声词的研究仍很薄弱,对其声调及其分布格局、历史演变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可以相信,方言拟声词及其声调的分布格局、历史演变的研究,一定具有前人所不曾触及的语言学意义。
参考文献
陈爱文、于 平 1979 《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中国语文》第2期。
陈保亚 2005 《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
储泰松 2012 《普通话拟声词的语音规律及其例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邓文靖 2009 《西北地区三声调方言分布特点透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刁晏斌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及其他》,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yuwenjianshetongxun/7802.htm。
高永安 2007 《驻马店方言象声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4期。
耿二岭 1994 《与象声词有关的符号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
管燮初 1981 《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 锐 2004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小武 2003 《拟声词、语气词的声调问题》,载《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
黄伯荣 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
黄生太 2011 《〈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江明镜 2007 《从上海话的变化看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昌吉学院学报》第4期。
焦立为 2003 《三个单字调的汉语方言的声调格局》,《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李葆嘉 2002 《汉语起源与演化模式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李镜儿 2007 《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李如龙 2009 《论汉语的单音词》,《语文研究》第2期。
林 焘 1983 《探讨北京话轻音性质的初步实验》,《语言学论丛》第10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 焘 1992 《“入派三声”补释》,《语言学论丛》第1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涌泉 1980 《有关汉字信息处理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汉字编码研究会编《汉字编码方案汇编》,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罗常培、王 均 1981 《普通语音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雒 鹏 1999 《一种只有两个声调的汉语方言——兰州红古话的声韵调》,《西北师大学报》第6期。
马清华 2013 《拟声词在语言发生学上的意义——从动态系统原理下的音义关系看》,《外国语》第1期。
马庆株 1987 《拟声词研究》,《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孟 琮 1983 《北京话的拟声词》,《语法研究和探索》(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庞林林 1995 《英、汉语拟声词异同浅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彭泽润 2006 《论“词调模式化”》,《当代语言学》第2期。
钱曾怡 2000 《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桥本万太郎 2008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施向东 2004 《〈诗经〉象声词的音韵分析》,《南开语言学刊》第2期。
石 锋、廖荣蓉 1994 《语音丛稿》,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石 锋、冉启斌 2011 《普通话上声的本质是低平调——对〈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的再分析》,《中国语文》第6期。
石毓智 1995 《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中国语文》第3期。
舒志武 2002 《从四声别义看汉语声调的发展》,《语言研究》第4期。
帅 兰、龚 涛 2013 《语言演化与大脑偏侧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4日第7版。
汤云航 1995 《普通话语音的统计分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1期。
王福堂 (待刊) 《绍兴方言中的拟声词》。
王洪君 (待刊) 《第6版〈现汉〉ABB式状态词之BB的声调及其与第1版的比较》。
王洪君 1999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 珏 2012 《汉语声调与词类范畴之间的象似关系》,(云南)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
王丽娟 2001 《〈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证》,《湖北大学学报》第1期。
韦明凤 2011 《〈全唐诗〉拟声词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 炼 1991 《与语言符号有关的问题——兼论语法分析中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第2期。
吴校华 2009 《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肖贤斌 2005 《几个来自上古情态象声词的动词》,《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成都:巴蜀书社。
徐 浩 1998 《现代汉语ABB词及其历史演变》,《语言学论丛》第20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耐思 1981 《中原音韵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树森 2006 《论象声词与叹词的差异性》,《中国语文》第3期。
杨玉芳 1989 《元音和声调知觉》,《心理学报》第1期。
应学凤 2012 《现代汉语拟声词的后重格局》,《汉语学报》第3期。
余 哲 2010 《现代汉语拟声词新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袁家骅 2001 《汉语方言概要》(第2版),北京:语文出版社。
袁明军 2007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语文研究》第1期。
张 博 1996 《先秦有四声新证》,《宁夏大学学报》第1期。
张盛裕 1979 《潮阳方言的重叠式》,《中国语文》第2期。
张盛裕 2003 《潮阳方言的象声词》,载《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张世方 2000 《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语言研究》第4期。
张世禄 1980 《汉语语音发展的规律》,《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张文超 2011 《元曲中象声词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文轩、邓文靖 2010 《二声调方言红古话的语音特点》,《语言研究》第4期。
赵爱武 2012 《元曲象声词研究》,《语文知识》第2期。
赵爱武 2013a 《近代汉语象声词结构形式的历时演变》,《江汉学刊》第4期。
赵爱武 2013b 《明清小说中的象声词》,《长江学术》第1期。
赵爱武、汤 欣 2014 《AABB式象声词的产生与发展》,《湖北社会科学》第1期。
赵金铭 1981 《元人杂剧中的象声词》,《中国语文》第2期。
周法高 1975 《中国语法札记之玖·近代语中的四音状词》,载周法高《中国语言学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朱德熙 1982 《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方言》第3期。
朱庆之 1992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
朱晓农 2013 《声调起因于发声——兼论汉语四声的发明》,载潘悟云、吴安其、吴福祥主编《语言的演变与变异——首届历史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中西书局。
(王 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