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藏族的起源

“西藏”的名称始自何时,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西藏古代又称为“吐蕃”?藏族人的祖先又是谁呢?本节将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一、“吐蕃”的由来

自古以来,藏族一直自称“蕃”。那么,“蕃”这一称谓起源于何时?有何含义呢?根据近代著名藏族历史学家根敦群培所著《白史》的说法,“蕃”是藏族人对自己的地方的称呼,至于此称谓从何时起,现在已经很难说清了。至于“吐”,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藏语“高原”的音译。

关于“蕃”这一地名的具体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在远古时先民还不知晓农业为何物,而以狩猎为生。由于居住分散,先民们在遇到野兽、盗匪袭击或自然灾害时,为寻求伙伴帮助,经常在山顶或高处发出“噶耶”或“瓦耶”的求救信号,这种呼叫被称为“蕃巴”,久而久之,呼叫的“蕃”声,即成为其地名。

二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状况,把高原从事畜牧业的区域叫做“牧区”,把低地经营林业的区域叫做“农区”,把介于二者之间、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叫做“蕃”。历史上的吐蕃王朝前身悉补野王世系兴起于雅砻河谷地区,当时为高原农业的中心,故称为“蕃域”。悉补野赞普世系将地名当做称号,称为“吐蕃赞普”。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才把赞普管辖的全部土地称为“吐蕃”。

香巴拉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香巴拉,即香格里拉,意为和平、安乐,不仅是一个神圣的地理名词,更是藏族人心中的理想国。

唐卡中,坛城只有三圈,最外圈是雪山,它构成天然的屏障以保护香巴拉的安宁。第二圈分布着香巴拉传说中的九十八个省,每十二个省一组被雪山和江水隔开,均匀分成八部分。每个省都以一间房子和几个人表示。坛城的正中心,香巴拉最后一位国王鲁卓恰克林王坐在他的宫殿里,旁边是三个格鲁派喇嘛。在他的下方,是时间之神和时间女神的巨大坛城。

坛城外上界正中是宗喀巴。下界,描绘香巴拉军队击退恶魔,最终取得胜利。

二、“西藏”名称的由来

“西藏”的称呼始于清朝,“西”字是汉语,表示西藏这块地方在祖国的西部,“藏”字是藏语,就是“卫藏”的简化,合起来就是“西藏”。

吐蕃王朝时期,最早将其本部划分为四个“茹”,即“伍茹”、“约茹”、“叶茹”和“茹拉”,包括了今天西藏自治区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流域。因雅砻河谷是吐蕃王室发祥之地,拉萨是吐蕃王朝的首府,所以将其中拉萨河流域和雅砻河流域的“伍茹”和“约茹”称为“卫”;意为中心部分;将年楚河流域及其以西以北的“叶茹”和“茹拉”合称为“藏”,意为雅鲁藏布江上游南北两岸地区,“藏”表示清洁,此字源于雅鲁藏布江。“卫”和“藏”合称为“卫藏”,即表示吐蕃王朝的本部地区。吐蕃王朝后来征服的青藏高原的北部、东部,被称为“多康”,意为吐蕃王朝向外发展的通道和基地,同时亦有外围地区之意。随着吐蕃王朝向东北方向的武力扩张,“多康”的范围逐步扩大,后来又把黄河上游到河湟谷地的地区称为“朵思麻”,即 “多康”地区的下部,又因这一地区包含阿尼玛卿山和朵拉仁沃山(小积石山),故又称“安多”地区。“多康”的其余部分仍沿用“多康”的名称,即后来所说的“康区”。《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有吐蕃王朝派遣大臣主持这三大片地域的军政首领分别举行盟会的记载,这样,由于吐蕃王朝的行政区划,到吐蕃王朝的后期,乃至在吐蕃王朝崩溃以后青藏高原延续近四百年的分裂时期中,高原的居民习惯上把青藏高原分为“卫藏四茹”、“多康”、“朵思麻”等三大部分。

元朝时又把卫藏地区称为“乌思藏”,把“多康”地区称为“朵甘思”,将今青海省大部、甘南及四川阿坝一带称为“朵思麻”。明朝时又因“朵思麻”地区邻接青海湖,又将其改称“西海”。

众僧(局部)

佛祖身边的众僧动作、神态各异。

佛陀及二弟子像布本设色唐卡 9世纪~13世纪 西藏

强大的吐蕃王朝不仅划定了卫藏、多康等地域,其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发展,唐卡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就产生于此时。此幅唐卡作于分治时期(公元9~13世纪),是唐卡的早期作品。其主尊为佛祖释迦牟尼,四周为弟子舍利子和目犍连以及众僧。它采用了西藏绘画艺术中最普遍的主从相配的构图手法,画面繁复但不凌乱,主题突出,比例讲究,为当时西藏西部唐卡的上品。

清朝康熙后期,汉文文书中广泛使用“西藏”一词,自乾隆以后,史籍中“西藏”已成为通用的固定名词。由此,“藏”变成对整个“卫藏”的简称,以后遂有以拉萨、山南地区为“前藏”,以日喀则、江孜地区为“后藏”的习称。民国时期,又以“藏族”代替“吐蕃”、“西番”、“番族”等称谓,成为汉语对青藏高原世居民族的族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西藏一词即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简称,有时又简称为“藏”。

三、藏族人:猕猴与罗刹女的后裔

关于人类的创世和起源,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我国汉族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造人等。西藏地区也不例外。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着“猕猴变人”的传说:

从前,西藏的保护神——慈悲佛观世音,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修行。猕猴遵命到一个棕色岩洞中,潜心修习慈悲菩提心。正在猴子认真修行的时候,山中来了一个罗刹女(岩魔女),做出种种媚态蛊惑勾引他,并直接对他说:“我们两个结合吧!”猕猴答道:“我乃观世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我的戒律!”罗刹女便又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好自尽了。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如今偏偏爱上了你。是爱让我追着你恳求你。如果我们成不了夫妻,那日后我必定跟着妖魔去,将要残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妖魔的子孙。到那时,整个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所有生灵都要被毁灭。所以求你发发慈悲,答应我的要求。”

罗刹女求婚

罗刹女做出种种媚态勾引猕猴,终于与之结合并生下六只小猴。

藏民族起源图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藏族有不少关于创世的神话,其中比较流行的是“猕猴变人”的传说,认为藏族远祖是观音点化的猕猴和罗刹女结合而生出的猴子,吃了不种自生的五谷,逐渐变成人类。此幅唐卡正是根据这一传说绘制的,除了讲述由猴变人的经过,还有吐蕃早期赞普的故事。

罗刹女如此流泪哀求,猕猴因为是菩萨降世,听罢心中暗想:“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极大的罪恶。”无奈,只好到普陀山找观世音菩萨请示。观世音对他的善心表示赞许,同意他与罗刹女结合,并祝福他。于是,猕猴便与魔女结成夫妇。后来,他们生下了六只小猴,这六只小猴的性情各不相同。猕猴将他们送到果树林中寻食生活。

三年之后,猴父亲前去探视子女,不觉大吃一惊:他的子孙们已繁衍到五百只之多了!这时,树林的果子已经吃光了,又找不到其他食物。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我们将来吃什么呢!”眼看儿孙们面临饿死的绝境,猕猴父亲只得再去请示观世音。菩萨道:“你的后代由我来抚养。”观世音于须弥山的缝隙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青稞、小麦、豆子、荞麦、大麦,撒向大地,不经耕作,大地便长满各种谷物。众猴子得到充足的食物,不但解决了温饱,身体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尾巴和毛都越来越短,并逐渐开始说话,他们以五谷为食,并懂得了以树叶遮羞,慢慢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先民。

由于他们是猕猴菩萨与罗刹女的后代,因此,他们身上既有父亲的宽容、虔诚、坚毅、善良、悲悯、勤奋等美德,也有母亲的贪婪、淫欲、轻浮、暴躁、嫉妒等恶习。因此,藏族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据说这个故事源自雅砻平原,后来此地又被称为“泽当”。传说由于猕猴王看到他的子孙已衣食无忧,就教他们在平原上做游戏。藏语中,“泽”就是“游戏”, “当”就是“平原”的意思。

“猕猴变人”的故事虽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但并非完全是神话传说。据藏史学家考证,罗刹女并非魔女或妖女,而是一种居住在岩穴中的食肉猿类。那么,猕猴与食肉猿结合生子,繁衍了人,也是与达尔文进化论相通的。

须弥山图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猕猴变人的传说中,观音取天生五谷种子之地为须弥山,“须弥”原指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被佛教采用为世界之中心圣地,意译为“妙高”、“妙光”等。

此幅唐卡按佛教宇宙三界图式展现,上部表天界圣地,日、月、星位于山腰,下部表地狱苦海,中间即须弥山乐土。须弥山在大海中央,四周有四大洲和八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