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遍布三界的天神:三界诸天
俗话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什么是三界呢?
三界,梵文为trayo-dhatavah,巴利文为tisso-dhatuyo,一般指有情众生所居的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按佛教的说法,所有没有解脱的众生,因迷妄而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流转轮回,依各自的业力或果报而投生到不同的国土,依所召感的境界分为三大类:
二十八天(局部)
这幅唐卡是19页唐卡的局部图,描绘的就是二十八天的情况。唐卡中最下层绘有多闻天、广目天、增长天、持国天四天王;其上为忉利天,这两层天合称地居天。其上是合称为空居天的二十六层天。
须弥山图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反映的是佛教的宇宙观。佛教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央,矗立于大海中央。山周围有七大海、七大山,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全山由风轮、水轮、金轮三层支撑。须弥山固定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其旋转。第七重山外有咸海,咸海四方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北俱卢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人类居住在南瞻部洲。
一、欲界,梵文为kama-dhatu,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到第六层天——他化自在天,中间包括人道众生居住的四大洲(南赡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即八大地狱、四大洲、六欲天,加上畜生、饿鬼界共计二十处);因以男女参居、多诸欲望为特色,故称“欲界”。欲界共有六层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天王天居住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忉利天居住在须弥山的山顶,因这二层天界依须弥山而住,故称地居天,兜率天以上的二十六层天都是临空而住,所以称为空居天。欲界天的最大特色就是“欲望”重,因此而得名。
二、色界,梵文为rupa-dhatu,这里的“色”有“变碍”或“示现”的意思。色界,就是指远离欲界淫欲、食欲但仍具有清净色质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男女欲望,也没有女性形态,所有的众生都是化现而生的;他们居住的宫殿高大华美,都是由色质化现所生,因而都十分的精美微妙。因此界众生以“尚有色质”为特色,故称“色界”。而此界众生多依禅定而召感,以禅定深浅、粗妙而分四个等级——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一共有十八层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色界天的最大特色是拥有“精妙的物质世界”,并因此而得名。
三、无色界,梵文为arupya-dhatu,就是唯有受、想、行、识四种与心相关的知觉与感受,而没有物质形态的有情(或众生)所住的世界。此界众生没有物质形态的物体,也没有身体、宫殿或国土等,唯有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中,以“没有物质”为特色,故称“无色界”,又称“四无色”、“四空处”。此界在色界之上,一共有四层天——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三界众生的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迷惑的众生,所以还处于生死轮回之中,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故三界有时会被称为“苦海”,因三界六道众生都难免苦果业报——苦果来自苦因,如果不造恶业就不会有苦果了;如能制造善因、善业,自然就会得乐果,佛教中说人生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十八苦、一百零八种苦,乃至无量诸苦之说。
另外,三界有时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的对治方法而言的;有时又指法界、心界、众生界,这是基于《华严经》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的。
总而言之,欲界为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间及六欲天的总称,因此界之众生,耽于饮食、男女和睡眠等欲望,故名“欲界”。色界则是身体、宫殿、国土等物质(色),都是殊胜精好、妙不可言,以此为特性,故称“色界”。无色界则是唯有心识而无色质,就是只有受、想、行、识等四种心理状态安住在深妙禅定之中,故名“无色界”。
毗沙门(多闻天化身)
六道轮回图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六道轮回图也被称为“生死之轮图”。六道轮回图被阎魔死主拥抱在怀中,象征六道众生无一可逃离死主的掌握。阎魔死主是妄执和死亡之神,头戴五骷髅冠。唐卡上界绘有一组圣人,正俯瞰着六道轮回图;下届正中为坐在雪狮上的财宝天王毗沙门,在这里象征所有的财富最终都会归于虚无,以警醒芸芸众生。
曼荼罗正中心绘有猪、鸡、蛇,分别象征痴、贪、嗔;第三圈为表示六道的图案。六道由正上方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天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阿修罗道。最外层为表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缘起的图案,佛教认为,没有解脱的众生,因迷妄而在六道中流转轮回,依各自的业力或果报而投生到不同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