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中的经络思想

《温疫论》是明代医学大家吴又可论述温病学的专著,全书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对温病的病原、病症、治疗以及病后调养等都提出了实用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影响较大的十二条经络,这十二条经络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

中医眼中的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身体的各个部位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就是经络。和现代的医学挂图一样,古人也有这样的人体结构图,明堂图就是古人描绘人体经络和脏腑的一种挂图。

1.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在体内属大肠,络肺。在体表由食指端的商阳穴开始,上行至面部,止于对侧鼻子旁边的迎香穴。

2.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在体内属小肠,络心,并与胃、眼和内耳相连。在体表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手臂外侧上行至肩部,再到面部,止于耳部。

7.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在体内属三焦,络心包,并与耳、眼相连。在体表起于无名指端的少泽穴,沿手臂外侧上行,经肩部、侧颈部到头部,止于眼部。

8.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在体表起于大趾内侧的隐白穴,沿下肢内侧上行,经腹部、胸部,止于胸部侧面。

3.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在体内属肾,络膀胱,并与脊髓、肝、膈膜,喉、舌根、肺、心、胸腔等相连。在体表从小趾开始,沿下肢内侧上行,经腹部,止于胸部。

4.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在体内属肝,络胆,并与生殖器、胃、横脂膜、咽喉、眼球等相连。在体表起于大趾,沿下肢内侧上行,经腹部,止于胸部侧面。

9.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在体表起于胸部,先下行至腹部,再上行至颈部,最后下行止于拇指端的少商穴。

10.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在体内属心,络小肠,并与咽部及眼相连。在体表从腋下极泉穴开始,沿手臂内侧下行,止于小指端。

5.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在体内属心包络,络三焦,并与横膈膜相连。在体表起于胸部侧面,沿手臂内侧下行,止于中指指尖的中冲穴。

6.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在体内属胃,络脾。在体表起于迎香穴,下行,最后止于第二趾端。

11.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在体内属膀胱,络肾,并与脑相连。在体表起于眼睛附近的睛明穴,向上越过头顶,然后在背部下行,最后止于小趾端。

12.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在体内属胆,络肝。在体表由眼部开始,经身体侧面下行,止于第四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