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氏物语(插图典藏版)
- (日)紫式部原著
- 8091字
- 2024-11-04 18:17:20
导读
1 一部小说塑造了日本的民族性格?
创作于1000年前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和世界史上第一部小说,被誉为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它对日本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延续千年,其“物哀”的审美观已经成为日本民族风格的核心,堪称日本当之无愧的国宝,无出其右。
地位
在日本,《源氏物语》享有和中国《红楼梦》、西方《圣经》一样的地位,称其为日本文化之母也不为过。无数专家学者倾心钻研这部作品,相关注释书、词典、事典、图鉴、散文、评论和翻案小说等层出不穷,许多电影、电视剧、动漫和舞台剧等也常常以此书为蓝本。
文学影响
《源氏物语》被誉为“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10个世纪的文学名著”,在平安时代已经妇孺皆知、竞相传诵,其后更是影响了江户时代至今的几代作家。
图为江户时代小说《好色一代男》的封面。
美学影响
《源氏物语》艺术上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塑造的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反映出“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这种“物哀”,奠定了日本文学的审美基调,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物哀
就是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的“真情流露”,触景生情,感物生情,情景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如“杨桐”一回中:“月色如洗,雪光夺目,庭前景色十分凄清……顾盼夜色,沉思往事,心中十分悲恸。”
艺术影响
在日本人生活中,《源氏物语》作为一种文化暗示与关联的源头,不但体现了日本过去的文化,也包含着很多文化的共通点,因此全面进入了艺术领域,成为和歌、绘画、装饰艺术文化背景。
和歌
平安后期的藤原俊成,在他编撰的著名的《千载和歌集》中指出,“有些歌人居然没有读过《源氏物语》,这真是一个大耻辱。”从这一时代开始,所有以和歌自负的人,都必须是读过《源氏物语》的人。
绘画
随着《源氏物语》的传诵,也出现了根据其情节绘制而成的绘卷、绘帖等,其中《源氏物语绘卷》是日本国宝级的绘画作品,现存19幅。同时代及以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更是不计其数。
触景生情的“物哀”
图为《源氏物语绘卷》之桥姬卷。
日本纸币的背后
日本纸币上的头像和图案,首先反映的是其国家进步史上的最重要人物,更准确地说,反映了日本民族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这些人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值得全日本人民的崇敬和怀念。而新版日元纸币二千元,其背面印的是紫式部和《源氏物语绘卷》。
日本纸币
2 日本历史上最华美的时代
《源氏物语》诞生在日本历史上最华丽的平安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的日本受唐朝的影响,无论文化还是政治、宗教都有明显的唐风。同时,身为统治阶层的贵族们尽显奢华之风。雍容的唐风加上奢华的贵族风,逐渐形成了平安时代独有的和风文化。
政治
平安时代的日本深受唐朝影响,尊崇儒家学说。平安中期,以藤原道长为首的藤原氏总揽朝政,称“摄关”时期,同时也是以皇族、公卿、大名为首的贵族时期。在贵族生活华丽奢靡的同时,天皇大权旁落,婚配都不自由,权势争斗蔓延到了后宫,形成了宫闱政治。
宗教
随着佛教的传入,与日本本土的泛神崇拜“神道”相融合,形成了既有神又有佛,神即是佛、佛即是神的宗教局面。同时,由于众多异象的产生、怨灵的传说,平安时代也是传说中妖魔盛行的时代,出家修行、诵经伏魔、祓禊祈祷等,也同时集中在当时的佛教和著名的阴阳寮身上。
婚姻
平安时代的婚姻制度为“婿入婚”,也称入赘婚,即结婚后女方仍住娘家而男方往来宿夜,天明即走。这种看似双方自由选择的婚配方式,与当时“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女方在家中苦等,而男方四处寻欢的局面。
审美
平安时代女性美的标准,在于乌黑的长发、敷白粉的面容、黑齿,以及穿着十二单衣(十二件衣服的重叠)等。而随着《源氏物语》的传诵,触景生情的“物哀”审美观逐渐风行,并延续至今,成为日本整个民族的审美观。
图为与紫式部同时代的摄政关白藤原道长。
图为平安时代的美女小野小町。
文化
平安贵族们除了奢靡享乐外,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通过唐文化的引入,日本逐渐诞生了自己的假名文字,也因此诞生了以《源氏物语》为主的众多物语文学。同时,在绘画、音乐、诗歌等方面也开创出特有的文化来。
以平假名书写的小野小町的和歌《恋哥二》。
国宝级的《源氏物语绘卷》。
雅乐之舞乐——青海波。
3 作为“大和民族之魂”的紫式部
平安时代是贵族文化的黄金时期,此时的日本逐渐由崇尚唐风向带有本土特色的和风文化转变,用假名书写的和歌集、物语相继出现。紫式部凭一部《源氏物语》,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千年来更被尊为日本的“大和民族之魂”。
姓名由来
紫式部,本姓藤原,原名不可考。因其父兄皆曾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这是宫里女官的一种时尚,往往以父兄的官衔为名,以示身份;名字中的“紫”则来源于其作品《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作紫式部。
其它作品
《紫式部集》
是作者从少女时代至晚年的一部自选和歌集,共选入128首和歌,多是与友人的赠答歌。这些和歌是了解紫式部思想、和歌风格及生平的珍贵资料。
《紫式部日记》
记录了1008年至1010年间,宫廷日常活动及紫式部的感受。宫廷妇女的服装、容貌、礼节及宫廷的各种礼仪活动等都有详尽记述。此外,对宫廷女官如和泉式部、清少纳言等人的言行颇多批评。同时,认为自己似乎是一个有些羞涩保守、甚至是对己对人要求严格的人。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
影响与地位
《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地位都很显赫,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声誉。作者紫式部被国人誉为“大和民族之魂”。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选为“世界五大伟人”之一。
人生经历
4 800年前的国宝级《源氏物语绘卷》
本书所用插图,大多来源于日本国宝级绘卷《源氏物语绘卷》,及现代日本对其修复后的复原图。《源氏物语绘卷》是日本绘画史上灿烂辉煌的名作。创作时期大约在公元1140年前后,由当时的贵族女子根据《源氏物语》的情节,每卷中选择一到三个场面绘制而成。全套《源氏物语绘卷》应该是一部超过百篇的宏篇巨作,但流传至今仅存19幅,分别藏于日本德川美术馆和五岛美术馆。
独具特色的《源氏物语绘卷》
作为平安时代“女绘”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源氏物语》最早的绘画作品,《源氏物语绘卷》以其精致纤细的笔法、华丽的色彩、巧妙的画面构成、象征与寓意的故事表现手法,将故事与人物的心情隐藏在美丽的图画中,在物语的表意与深意之间徘徊。同时,从造型、构图、勾勒到填色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不同于中国绘画的特点,展现出平安时代日本女性文化的成熟与12世纪物语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吹拔屋台
在《源氏物语绘卷》中,全都没有画出房屋的屋顶和墙壁,画面的视角是从房屋的斜上方俯瞰,这种极富特色的绘画方式叫做“吹拔屋台”,可以使读者一览无遗地看到室内的情景,营造出空间的纵深感。
对人物的微观视角,是这一技法的特色。画面只包括室内的一部分,室外的景色也只画出了主人公视线所及的范围。
《源氏物语·宿木一》中,没有屋顶的场景让读者从斜上方如偷窥一般看到室内。
此后的绘卷作品,其俯瞰的角度变高,视点变远。对故事叙述者的视点更加重视,而与故事人物的共鸣逐渐倒退。
在13世纪绘制的《紫式部日记绘卷》中,视点后退,俯瞰的角度变高,描绘的情景具体而客观。
水平和斜线构图
《源氏物语绘卷》在描绘室内情景时,除了“吹拔屋顶”手法外,所使用的构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门面放在水平的位置,用斜线来表示房屋进深的水平构图。另外一种是门面、进深在画面上都用斜线来表示的斜线构图。
1两种构图的差别
一般来说,水平构图使人产生稳定感,而斜线构图更能够表现出结构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可以创造出更富变化、更有趣的画面。
《源氏物语绘卷》“宿木三”卷,即是门面、进深都采用斜线构图。宽大的折角式房屋构图中,其斜线交叉构成的尖锐感,与庭中秋草和门窗的卷帘营造出的柔美形成完美的对比,房屋突出的折角构图也让人印象深刻。
《源氏物语绘卷》“柏木三”卷虽使用了水平构图,但分割室内外的房梁与栏杆采用大角度斜线,十分恰当地表现出源氏怀抱着薰时苦恼不已的故事情节。
2从构图看出时代的审美
在《源氏物语绘卷》中,水平构图与斜线构图的比例是11∶7。在其后的绘卷作品中,斜线构图的比例逐渐增大。可见从12世纪中期开始,斜线构图逐渐成为主流。而《源氏物语绘卷》正处于这种构图的转换期,反映出时代审美观的转变。
填色
《源氏物语绘卷》也是一幅幅十分精致的工笔画。仔细观察画面上华丽的色彩、鲜明的轮廓、衣饰与家具的装饰花纹,可以看到其作画是有顺序的。首先用淡墨描出草图,接着用以矿物颜料为主的彩色颜料在草稿上细细染色、描绘花样(着色),最后用浓墨描出轮廓(勾边)。这种绘画技法叫做“填色法”,其特色就是画中的轮廓线粗细均匀,画面显得静穆而严整。
“柏木(二)”从女仆的面颊到下颚,还有眼睛的部分,都能看到草图线条。由此可见从草图到最终定稿,一些细节和头部倾斜的方向都经过了修正。
绘制的步骤
从绘卷中部分画面上残留的,或者颜料剥落后显露的痕迹推测,可能当时绘画的步骤是:先决定构图,将每幅画的中心结构用淡墨粗略地勾出大概,再实施上色工作,之后对彩色的细节部分进行一些修改,最后来勾画“定稿”的轮廓线。
在《源氏物语绘卷》“铃虫一”卷的画面中,随着岁月的推移,颜料逐渐剥落,显露出最初的草图上标识的“榻榻米”、“帷幔”、“流水”、“庭院”、“草木”、“铃虫”等文字。
引目钩鼻手法
《源氏物语绘卷》中,人物的面部不论男女,都是蚕豆般的脸型,鼻子用“く”字形钩出,细笔一线的眼睛,目上匀出墨眉,鼻下点出朱唇。这种引目钩鼻的面部描绘,与同时代的《信贵山缘起物语》《伴大纳言物语》等其他物语绘卷中那些表情夸张的戏剧性面孔,有很大的不同。乍一看这种绘画技巧略显简单,但其实运用了十分高超的技术。看上去像一条线似的眼睛,实际由几条细线重叠而成,甚至还有点睛与墨色浓淡的变化。
《信贵山缘起绘卷》山崎长者之卷
《源氏物语绘卷》“夕雾”卷
画中人的面部只有大约拇指大小。考虑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赞叹画家高超的技术了。画家使用了肉眼几乎难以辨别的技巧,微妙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绘卷的料纸都使用金银装饰,以及画面显示出的精湛技艺、优美的书法等方面看,《源氏物语绘卷》是一部以宫廷贵族的奢华为背景、规模宏大的巨著,展现了平安时代物语绘画的最高水平。而就物语文学传达的气氛而言,《源氏物语绘卷》画出了平安贵族的人生无常,道尽情欲世界的离合悲欢。浓艳的色彩、静止的画面更增小说的悲剧效果,强调了没落贵族绚烂已去的伤感,整体上展示出平安时代的华丽与物语所蕴含的物哀之美。
5 轰动日本的《源氏物语绘卷》复原图
对现存的国宝级《源氏物语绘卷》进行无损复原,这一工程当时曾轰动日本,其规模和技术在日本古典美术研究史上也可谓空前绝后。所有的人都希望通过这项工程,能将国宝绘卷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魅力。
缘起
无论多么精心地保存,现存的19幅国宝级《源氏物语绘卷》的真实面目还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日渐模糊。1998年,日本德川美术馆时任馆长德川义宣,决定与东京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合作,组成绘卷复原研究小组,希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无损伤地将绘卷的风采真实地传承下去。整个复原过程从1999年开始,历时6年,于2005年10月完成。
小组中心成员
技术
国宝《源氏物语绘卷》的复原研究,从规模、手法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使用X射线、红外线照片、荧光X射线分析、荧光摄影法等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收集到现存19幅绘卷的大量信息。
便携式荧光X线分析器可以发现绘卷的色差和元素成分。
荧光摄影法
美术摄影家城野诚治将“荧光摄影法”这种新技术应用到绘卷的复原研究中。这是一种将犯罪现场调查时检测指纹时使用的技术运用到艺术品上的作法。
通过荧光摄影法,发现肉眼看不到的“云立涌纹”。
相同素材、相同技法
古典美术复原临摹的权威、日本画家林功先生,对颜料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变色现象等科学研究十分感兴趣,并致力于运用“相同素材、相同技法”来复原美术作品。
通过相同的手法,表现衣裾的层次、纹理等复杂结构。
计算机技术
现任德川美术馆馆长德川义崇的计算机经验,以及在文化遗产保存方法等领域的造诣,使他成为肩负绘卷传承这一重任的关键人物。
绘卷“柏木三”中的绿色,通过荧光X线和电脑分析出其成分主要是铜、孔雀石。
发现
复原工作使绘卷中令人惊异的色彩世界得以展现在人们眼前。研究人员分析颜料的化学元素,发现了平安时代画师们惯常使用的各种色彩。并且,通过特殊的成像技术,使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服饰花纹显现出来。科学数据加上日本画家的复原临摹,让平安时代的绘卷跨越了九个世纪的时空,展现在人们面前。绘卷中色彩运用之丰富,颠覆了传统观念,其精湛的绘画技巧让现代的画家为之咋舌。
通过复原工程,我们得以追寻到那现代人已经遗忘的、纤细的感性世界。从中可以看到,平安时代的人们非常喜爱身边的大自然,并将大自然的风情融入了生活。《源氏物语绘卷》中的丰富色彩,就是平安时代感性丰富的人们留下的财产。
复原的意义
关于《绘卷》复原工程的意义,原德川美术馆馆长德川义宣所言简明而透彻:“想要了解《源氏物语》的那个时代,依靠仅存的、已经剥落的画卷是不行的。确实有必要去复原它,而且不是靠单纯的主观想象,而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复原,这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经过八九百年的时间,虽然绘卷的颜料已经剥落、变色,但依然十分美丽。所以欣赏《源氏物语绘卷》,最好从两个角度:一是欣赏复原后的画面所展现的王朝贵族当时的审美情趣;二是欣赏经过漫长岁月后画面上所表现出的美感。据此,我们可以欣赏到双重的美。”
6 堪为国宝的其他插图
书中所用的其他插图,还包括与《源氏物语绘卷》齐名的《信贵山缘起绘卷》、安土桃山时代的巅峰之作《洛中洛外图屏风》,江户时代植物画至宝的《花木真写》,以及浮世绘风格的《源氏香之图》、歌川一派的众多风景浮世绘等。这些国宝级的绘画作品,组成了本书堪称绝版的大师级插图阵容。
绘卷双壁之《信贵山缘起绘卷》
《信贵山缘起绘卷》在日本绘画史上与《源氏物语绘卷》并称“绘卷双璧”,也是国宝级绘画作品。平安末期(12世纪末),随着武士势力逐渐掌权,平安王朝艺术从此崩溃,绘卷风格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藏于奈良朝护孙子寺的《信贵山缘起绘卷》就是与《源氏物语》恰成对比的例子。
特点
《信贵山缘起绘卷》描绘的是9世纪末僧人明莲隐居信贵山的传奇故事。在绘画风格上,它一反《源氏物语绘卷》的静态描写,充分夸张气势的跃动,并把舞台由宫廷搬到乡野,让大量民众登场现形。舍浓墨、就线条,摒弃梦幻、重视现实,画得充满世俗味,表现出迥异于《源氏物语》的、展现下层民众的粗犷风格。
图为《信贵山缘起绘卷》中追逐飞钵的画面。
区别
《源氏物语绘卷》以浓丽的色彩和“引目钩鼻”的程式化人物造型、“吹拔屋顶”的室内绘画风格,显示着强烈的装饰趣味和幻想的气氛。
《信贵山缘起绘卷》则是以活泼传神的线条,加之淡彩点缀,描绘出山白水淡、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和表情逼真、姿态活泼的各种人物,充满盎然生气和生动诙谐的色彩。
源氏香之图
源氏香为后世以《源氏物语》为本,衍生出来的香道上的组合香。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师歌川丰国(歌川派三代丰国,原名国贞)根据“源氏香”及对应的物语各帖内容,创作出表现物语情节的源氏绘作品《源氏香之图》,共54帖。
图为第五回“紫儿”的《源氏香之图》。
以浮世绘“锦绘”技术创作的《源氏香之图》,与平安时代“大和绘”风格的《源氏物语绘卷》明显不同,其风格艳丽精细,笔法纤秀,透露出明显的世俗化气息。
桃山美术的巅峰之作
安土桃山时代的绘画主要以绘于屏风、拉窗、隔扇上的障壁画为主,最著名画派是狩野派,而狩野永德则是这一流派以及整个桃山时代最伟大的画师。其描画京都内外名所和市民生活的《洛中洛外图屏风》,宏大豪迈而又富丽堂皇,使当时统治者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先后为之倾倒。
《洛外名所游乐图屏风》《花鸟图押绘贴屏风》
这是最新发现的狩野永德早期作品,相比于《洛中洛外图屏风》的气势磅礴,这两幅屏风画则显得细腻而鲜丽,颇有工笔画的风格。
图为《洛外名所游乐图屏风》中天龙寺附近渡月桥的风景。
《洛中洛外图屏风》
这对屏风是扣人心弦的细密浓绘,右边屏风画面中央以二条城为主,左边屏风描绘的是方广寺大佛殿,京都市街洛中及洛外的名胜古迹,加上四季节令的活动皆一览无遗。画中人物多达两千,充满装饰性、动感、现实感。在金云暮霭的掩映下,生动地彩描出京都市街繁荣的景象,其气魄之宏大在日本绘画史上史无前例,堪称绝代名作。
图为《洛中洛外图屏风》中二条城的繁华景象。
风格特点
狩野永德的作品体现出狩野派粗犷、线条明快的画风,喜爱用金箔为底色,大面积使用浓厚艳丽的色彩。其画面显得富丽堂皇,把幕府时期武家大气魄、大精神的豪迈和野心充分呈现。这种世称桃山美术的屏风艺术,引导日本美术达300年之久。
《花木真写》
这是江户时代“五摄家”中“近卫家”的近卫豫乐院(家熙)的名作,收藏于日本《阳明文库》。近卫豫乐院曾担任摄政,雅好书法、绘画,史称“江户时代第一级文人”。其所绘的《花木真写》笔致精细、优雅,展现出日本春、夏、秋三季节繁花盛开的美丽,被称为“植物画至宝”。
图为近卫豫乐院的《花木真写》中的秋海棠画作。
7 “《源氏物语》千年纪”活动
1000年前,紫式部创作出的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在日本京都争相传阅。1000年后,堪称日本文化之母的《源氏物语》迎来隆重的千年纪念。2008年11月1日,“《源氏物语》千年纪”典礼在日本京都市的国立京都国际会馆举行,包括日本天皇和皇后在内的约2400人出席了盛大的典礼,同时宣布将11月1日定为“古典日”。
2008年可以称为“《源氏物语》年”。与《源氏物语》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京都府、京都市、宇治市等联合组成了“《源氏物语》千年纪委员会”,该会由日本著名作家濑户内寂听、文化界名人梅原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唐纳德·基恩等8人组成,在2007年1月30日就已成立,先后于2008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办了《源氏物语》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在京都文化博物馆举行了《源氏物语》特别纪念展,展品包括紫式部的日记绘卷等40件国宝级文物,并陆续举办论坛、纪念仪式、研讨会等280多项相关活动。另外,2008全年还举办了大约六个不同的关于《源氏物语千年纪》的展览。
图为现存的《紫式部日记绘卷》残卷之一。
此外,以京都为中心,右至石山寺,上至北山,左至嵯峨野清凉寺,右下至宇治,左下至明石、须磨,足迹跨越京都府、大阪府、奈良县、兵库县和滋贺县,全都是《源氏物语》小说的场景,据此形成各种探访《源氏物语》遗迹的新旅行路线,如“《源氏物语》历史一日游”、“《源氏物语》千年纪展鉴赏游览”等。当地观光产业还推出了各种活动盛典,并颁发“《源氏物语》千年纪纪念特别观光护照”,设计出以《源氏物语》为主题的各种纪念、文化商品等,还举办有电影上映会、平安衣装试穿会等活动。
京都府的活动最多,大多以博物馆、图书馆为主轴,包含讲座、文化展、能面展、茶陶器展、绘卷展、室内乐、朗读、舞蹈剧,还有将《源氏物语》比较西欧宫廷文学中的王妃之恋演讲,邀请专家解说紫式部笔下所描绘的典雅日本女性、和歌、日式庭园等。“《源氏物语》千年纪”典礼上,日本雅乐团体“平安雅乐会”还在特设的舞台上演奏了《源氏物语》第7回“红叶贺”中,源氏和头中将共同起舞的舞乐“青海波”等乐曲。
图为《源氏物语》第七回中,源氏和头中将共舞“青海波”的情景。
京都文化博物馆于4月底至6月初,举办了“源氏物语千年纪展”,副题是“爱恋跨越千年时空”,除了展示绘画、墨笔、工艺等,也特别展出国宝级的《紫式部日记绘词》及《源氏物语绘卷》,这些美轮美奂,并散发着传统文化气息的作品,都是日本美术史上的杰作。
图为《源氏物语绘卷》中的“夕雾”卷。
图为石山寺的紫式部雕像。
远在另外一头琵琶湖畔的“《源氏物语》千年纪in湖都大津”也不落人后。石山寺,相传是紫式部当年构思《源氏物语》的地方。这里特别设置了“源氏梦回廊”,一整年都可以在石山寺不同殿堂中,参观和紫式部有关的展览,包括展出刺绣、“千年之恋”电影戏服、田边圣子《源氏物语》白话版的原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