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国富论(2014版)
- (英)亚当·斯密原著 《图解经典》编辑部编著
- 1239字
- 2020-08-29 14:53:00
2 分工
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劳动生产力能够发挥作用的任何地方都能体现出来的熟练技能和精确的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分工的效果
为了能够清楚地说明分工的效果,我们可以看看斯密关于制针工厂的例子。在制造大头针的过程中,很多人被分成了不同的工种,他们专门从事自己的业务,其产量比某个人单独从事这一行业要多出几十倍。其实与制针行业相似的产业有很多,它们采用分工之后产出量同样是成倍的提高。换言之,只要采用了分工,在任何一门手艺里,分工都会使劳动生产力成比例地增长。
当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分工状况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些行业的发达程度乃至这些国家的富裕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农业就不像制造业那样有很精细的分工,各种工作彼此间也不像制造业那样完全分立。木匠和铁匠可以完全分开,但农民和牧民的工作却很难完全独立。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总是跟不上制造业,这也许就是“农业上所使用的所有不同种类的劳动不可能实行制造业那样完全的分工”的原因。尽管不同的国家如英格兰的谷地比法国的耕种得更好,而法国的据说比波兰的要好,但它们的谷物质量却相同,所以价格也基本相同。而对于五金器具这种制造业而言,英格兰却远优于法国,因此,即使是同一质量的物品,英格兰的价格也要低廉得多。
分工带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为什么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呢?原因如下:第一,分工把每个人的工作简化到只从事一种简单的操作,而且把这一操作变成他终身唯一的职业,这样就必然极大地提高他的熟练程度。第二,分工节约了原先一个人做多种工作时由一个工种转换到另一个工种所花费的时间。比如,一个人既从事纺织,又耕种一个农场,当他从纺机转移到农田,或者从农田转移到纺机,期间要丧失很多时间。第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斯密说:“蒸汽机自最初发明以来最大的改进之一,就是由一个贪玩的孩子这样发现的。”同时,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哲学家或思想家也像其他职业一样,通过行业的划分节约了时间,从而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总之,分工减少了个体活动的种类,因而提高了个体所从事活动的频率,使知识积累加快,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产出量的增加,即生产力的提高。
分工对人类经济的深刻影响
分工对企业的有利影响
分工是指在企业内部,如果每个人只对生产活动的一部分负责,而不是参加所有的活动以完成该产品的生产,就说该企业内部存在着劳动分工。一个工人完成项目越少,其专业化程度就越高,分工的程度也越高。采用了分工之后,企业产出量有了成倍的提高。
1913年,亨利·福特在他的汽车工厂中,正式推广了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将每一件物品的产生过程都分解成许多简单工序,再经过工人的分工协作,最终完成产品的制造。结果,企业的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远远超过了没有分工的同行。
高度分工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斯密充分肯定了分工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但有必要补充的是,分工给社会带来的害处也不少。因此,现代企业有必要权衡分工带来的利弊,以达到合理分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