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可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两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后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演化为一句成语,喻好事难两全,二者只能取其一。但鱼和熊掌中的“鱼”,诠释的人多有误解,把鱼和熊掌当成了海鲜和山珍。其实,这里的鱼并不是水中的游鱼,而是喻“美色”。如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食色,性也。”这里的“食”,指生计之事;“色”指男女之事。多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食”投入了巨大的研究力量,成果宏硕;而对“色”却讳莫如深,谈“色”色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其实,在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中,味觉上的快感是美的重要来源。“美”字之所以从羊从大,正是因为羊、尤为母羊,其肉丰腴鲜嫩,其奶甘甜可口。人们通常所说的“趣味”、“品味”、“风味”、“滋味”等等,都是用味觉比拟由视觉、听觉升华的高级审美活动。譬如美色之“色”,是个会意字,篆文写作“”,上部一人站立弯腰,怀下一女子跪立接受抚爱。《说文·色部》曰“色,颜气也”,实指女色。绘画中的所谓“暖色”、“冷色”、“柔线”、“硬线”等都是基于触觉的。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的是杨贵妃回头一笑,那容颜姿色,连六宫佳丽都黯然无光。

秀色可餐。古人以食鱼隐喻食色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显经》:“天鱼一在尾后河口,主云雨,理阴阳。”《诗经·无羊》:“众为鱼矣……室家溱溱。”《蘅门》:“食鱼”与“娶妻”并举。如“苟其食鱼,则以河鲂为美,亦恶得而弗河鲂哉?苟其娶妻,则以齐姜为正,亦恶得而弗齐姜哉?”鱼属“阴类”,以其多子,在古代多隐喻女性,泛见于出土文物上的鱼纹形图案和鸟鱼、鸟啄鱼图饰,当出自先民们对生殖崇拜的原始文化心理。故而在古人的性意识和美意识中,“食鱼”兼义“娶妻”,具有好食和贪色双重含义,二者都是饮食男女为满足食欲和性欲而对美的一种特殊追求。如“婚媾”之“媾”,在殷周金文中就取象于两鱼相交对吻,写作“”,表示在运动的过程中交合。两鱼相交对吻的这一构形,与任何部首或偏旁搭配,都与性活动有关。例如讲(講)字,《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说子般“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这里的“讲”字训为“讲话”的“讲”是不对的,古人“讲话”多用“云”、“曰”,后来才加进“说”、“讲”。此处“讲”是媾合之“媾”的通假字(“讲”古音同遘、媾、煹,均以“篝”为声,见段玉裁《说文解字谈》)。今皖南方言说“讲”,音就接近“媾”字,“媾”这一构形,显然将我们对鱼的观察从饮食文化的领域带入了性文化的领域。食鱼之“食”并不能作为一般口腹之欲来理解,如《说文》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段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者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广雅·释诂》的“美也”条,正是把“娥”、“媛”、“艳”等形容女色的词与形容口味的词排列在一起,美感与食色的快感联系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谓的“秀色可餐”。男女大欲的变相说法,在古代小说中亦不鲜见。如《金瓶梅》二十一回写道:“于是(西门庆)打发丫鬟出去,脱衣上床,要与月娘求欢。月娘道:‘教你上炕,就想捞食儿吃。’”这里的“想捞食儿吃”显然是指性欲。换句话说,就是想尝尝“旨”的味道。这旨(zhǐ)字,甲骨文、金文写作“、”,构形正像月娘说的“捞食儿吃”吃出的“甘旨”之味。

开篇引用的孟子那两句话,后面紧接着还有两句:“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两句与前两句是递进关系,意思是说:美色,是我喜欢的,美味,也是我喜欢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美色而要美味也。在孟老夫子看来“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孔孟对人的基本要求是认可的。而“食”、“色”是这种基本要求的核心,它们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总是以取生欲有胜于色欲。俗话说:“米面夫妻。”女人作男人之妻总要以有吃有喝保证活命为基本条件,“性欲”则在其次。因为色欲是人的生物本质和自然本质,而非人的本质。接下来说,生命,是我珍爱的;道义,也是我珍爱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要道义。舍生取义,与孔子所言杀身成仁一脉相承。孔子对此讲得比较简单,孟子则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孟子明确提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避)也。”这种思想,把问题提到了人生价值即人生观的高度来认识。在孟子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都应重视,但两者比较,道德价值更为重要。孟子的“道德”含义就是义,就是气节。有了这样的气节,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并不否认人有“食”、“色”的本能欲望,然而,他认为这不是人的本质规定,他通过色逊于生,生逊于义的层层论述,旨在推崇道德对于人生的至上意义。舍生取义,生死关头不动摇,义无反顾,慷慨就义,正是浩然之气和气节的最高体现。这是圣贤的操行。一般人没有那么高的境界。通常说来,好吃又好色的男人见了美女,或者好吃又好色的女人见了帅哥,都是巴不得鱼和熊掌兼而得之。《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讲了这么一个趣闻:

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曰:“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所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齐国这位待嫁的小姐,面临着选择两难的困境:东家的男子丑陋但家境富足,西家的男子帅呆但家境贫寒。小姐的父母讲民主,让女儿自己拿主意。他们怕女儿不好意思说,允其手语:袒露左、右胳膊来表态。结果女儿卷起了两袖。虽“知女莫若母”,女儿的这一举动,还是让她的母亲一头雾水。最后还是女儿道破心愿:东家的对象伙食好,西家的对象人貌好,那就在东家吃,到西家睡好啦!这位千金真有两下子,她是鱼和熊掌都要抓呀!这个故事虽说好笑,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鱼同龙、蛇一样,也是人类图腾崇拜的一支,同样代表图腾的“生生之德”。以鱼为图腾的氏族,认为鱼就是祖先,是生命之源,愿与鱼为伴,祈祷年年有鱼(余)。即使是高蹈隐逸之士,遁迹山林,在享受那清风明月时,也希冀生活中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古人“观河水东流,察明月交替,思寒暑循环”所构演的那个太极图,就是一条黑鱼和一条白鱼交合的图形,它蕴涵着性崇拜,被视为华夏子孙智慧的象征。鱼字蕴涵人类对性的欲望,在古典诗歌里亦不乏其例,如李贺《宫娃歌》中“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诗中以“骑鱼”作比,正是表达受到性压抑的宫中少女期望离宫得享正常人的生活自由。“骑鱼”的形象,在中国民间文艺中时有出现。逢年过节,老百姓总爱买一张“胖娃娃骑(抱)鱼”的年画挂在家中。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年年有余”、祈求丰衣足食的象征。“鱼”谐音“余”,顺理成章,但总要伴一个胖娃娃却耐人寻味。其实,若了解了“鱼”作为卵生动物与“生”与“性”的密切关系,就不会对胖娃娃骑鱼感到奇怪了。在中国的创生意识中,原本是一个物我不分、相感相生的想象世界。你看,蛇蛋、鸡蛋、鸭蛋、鱼籽、蛙卵,甚至植物的果实、种子,一切生命不都是孕育在这些圆圆的东西中吗?鱼籽的圆,不就是生命的本质吗?胖娃娃骑鱼的形象,正是先民为表达我们民族为“多子多福”祈祝而构思的。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照道家的说法,天是阳,地是阴,只有当天气和地气循环交流(运气)而下雨时,天下万物才能得以和谐、均衡、欣欣向荣、蓬勃繁衍。在中国古代,雨水是天地交泰的具体表现,因而“云雨”一词就成为特有的一个性关系隐语,最早出现于《易·乾·彖词》中,所谓“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显然是以云、雨象征描绘一种阴阳交合的关系。故而后来,鱼作为主风雨、保丰年、赐子孙、载灵魂的天神,成为我国石器时代彩陶上的主要纹饰,并被视作出没天河的星精,并由此衍生出各种向鱼神献祭求雨的习俗。鱼同人类生活的多重联系不但没有减弱消失,而且得到强化泛化。单由抽象几何纹样即可引起综合心理感受。鱼是象形字,它的几何图案所体现的形式组合规律,诸如比例、匀称、均衡、对称、节奏、反复、和谐、韵律等等,不只是自然界的固有属性,而且包含着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和浓厚的宗教氛围。比如古人文身,《淮南子》中有一段记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可见,在身上画上鱼鳞,最初本是如实描绘,关键在于“象”,即描绘如真。因为只有这样,鱼类才会把自己视为伙伴,加以同情保护而不被伤害。古汉语中,“鱼”可代为第一人称,通“吾”、“余”,正是源于鱼图腾氏族生民自称“鱼”。“鱼”加水作“渔”(捕鱼),加口作“鲁”(吃鱼),这一变化更加强调了求生和繁衍的含义。

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