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 (美)希娜·艾扬格
- 3034字
- 2021-03-27 22:05:14
前言
选择的艺术
世间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故事。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bpell)
我生于多伦多,是个早产儿,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月出生。我出生那天,暴风雪将多伦多变成了一座寂静、银装素裹的雪城。始料未及的早产、出生当日罕见的低能见度,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不祥的预兆。我的母亲那时刚从印度移民加拿大,对她而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于是她也把这种双面性遗传给了我。我的父亲那时正在从印度赶往加拿大的途中,因而未能迎接我的意外出世,而这似乎也预示了他会早早地离开我的人生。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命运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我的命运,无论是刻写在美丽而遥不可及的星空中,还是刻写在地上随处可见的乱石上,自我出生那一刻起就已注定,生活的种种情形也仅仅是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这只是一个故事。听听我的另外一个故事吧。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生活中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是吗?就如同装有小玩偶的玩具盒,尽管你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只打开一个盒子,期待玩具盒里装的是小玩偶,但盒子里弹跳出来的总是五花八门、让你始料未及的东西。我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突然地——比预产期早了整整一个月,我的父亲甚至无法迎接我的到来。那时他还在印度——我母亲魂牵梦绕的故土。尽管对故土无比眷念,但母亲最终还是来到了加拿大,并在加拿大生下了我。我出生那天,母亲抱着我,一个人凝望着窗外的飞雪。如同薄薄的冰片随融化的雪水四处漂流一样,我们也四处漂泊:法拉盛、皇后区、埃尔姆伍德帕克、新泽西。但无论到哪儿,我都是与锡克族移民共同生活的。这些人同我的父母一样,尽管已经离开了印度,却始终带着印度的烙印。我的父母试图在另外一个国家重现他们印度式的生活,因此也可以说我是在“国中国”长大的。
每周有三天,父母会将我带到锡克寺里做礼拜。女人(我也在其中)坐在右侧,而男人则集中坐在左侧。根据锡克教教义,我一直留着长发,因为长发象征着神造物的完美。右手戴的钢手镯代表我无所不能、顽强不息的意志,以及对神的热爱和奉献,它也时刻提醒我,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收入神明那双明察秋毫的法眼。每时每刻,即便是冲澡,我都穿着短裤,那代表我的贞节。这些仅仅是我遵从锡克教教义的一部分表现。同其他虔诚的锡克教教徒一样,宗教中没有规定的事情都由我的父母决定。表面上,一切都是为我好。但生活总是喜欢破坏你既定的或是他人替你制订的计划。
从蹒跚学步起,我总是撞到东西。起初父母只是以为我比较笨拙。按理说,停车计时器已经大到足以让我看见并及时避开,可为什么我却总需要别人提醒我当心?当父母注意到我不是一般的笨拙时,他们带我去了哥伦比亚长老会医院咨询一位眼科专家。这位专家很快就解开了谜团:我患有罕见的色素性视网膜炎,这是一种家族遗传的视网膜病变,视觉敏锐度只有20/400。当我读到高中时,我已近乎失明,唯一能辨别的也就剩下光了。
我想,一个意外的确能让我们做好准备应对更多接踵而来的意外。与失明做斗争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抑或是因我天性坚强才能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即使我们认为已经全力以赴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我们仍然有可能被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击倒。我13岁那年,父亲去世了。那天,父亲送母亲去哈勒姆区上班,并答应母亲,他随后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看他的腿疾以及一直以来呼吸困难的问题。但医院对于父亲预约的时间安排有些混乱,总之,那时没有一个医生能给父亲做检查。父亲非常沮丧,再加上因为其他的事情备感压抑,他气愤地离开了医院,冲到人行道上,随即被一辆车撞倒。肇事者将父亲拖到车上,并叫了辆救护车。父亲最终被送到了医院,但到达医院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我谈起这件事并不是想说明生活仅仅是由一系列不可预见、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组成的,而是我们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也确实充满了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如果你只能预见极短的所谓的“未来”,事情变化之快甚至让你来不及感叹一声,那么你生活的轨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呢?
————
等等,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虽然这还是我的故事,但我相信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1971年,我的父母从印度经加拿大移民到美国。与众多移民者一样,从他们踏上美国海岸、开始新生活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追寻他们的美国梦了。他们很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着。我是在他们的追梦之旅中诞生的,我想我比他们更理解何谓美国梦,因为比起他们,我更能融入美国文化。尤其是,我已经充分意识到美国梦的核心价值——它如此闪亮,即使你同我一样几乎完全失明,你也能看见它,那就是选择。
我的父母选择来到美国,但他们也选择尽可能地保留他们印度的根。他们与锡克教教徒共同生活,信仰并忠于教义,教导我应顺从的价值观。从童年时期的吃穿到读书时期的专业选择,再到工作地点和结婚对象的选择,我只能顺从锡克教教义以及父母的意愿。上了公立学校后,我发现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不仅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与文化背景、个性及能力无关,起作用的只是简单的对与错。对于我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失明、事事被要求顺从教义的锡克族女孩来说,独立自主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念。我可以同父母一样,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但我也可以换个角度,认为我的失明和父亲的去世,仅仅是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的意外而已;如果再换个角度,想想人人生来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事情,人才会从生活中看到希望。
很多人都只是以选择性的语言编织、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英语肯定是美国的通用语言,并且它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人们用相同的语言讲述故事时,相互间更容易得到认可。正如我期望本书能够使读者意识到的,“表达选择”可以产生很多益处,其中之一便是培养人们的自由意识。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读者揭示,生活中还有其他各种更为复杂的选择情境,与我在前文中以自己的经历讲述的关于命运与选择的故事大为不同。
————
对于“选择”这一课题的研究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因为“选择”的含义很广泛,没有人能够通过一本书将“选择”彻底研究透。在本书中,我试图探索与生活最密切相关、最引人思考的有关“选择”的不同方面,主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辅以商业、经济学、生物学、哲学、文化研究、公共政策,以及医药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力求为读者展现“选择”的多面性,并借以引发读者思考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选择”的理解及实践操作。
在接下来的七章里,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选择,并试着解决各种困扰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有利选择的问题。选择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从何而来?是否所有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选择?如何做出选择与每个人的身份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为何总是对自己最终的选择感到失望?我们又该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选择这一工具?每个人对每天由自己做主的选择有多少控制力?如果选择的空间无限,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我们是否该让他人替我们做选择?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谁?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帮我们做出选择?不管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建议和结论,我相信,人与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相信,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将帮助你做出更全面的选择和决策。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选择,还是对关系生死存亡的选择,无论选择的机会是否存在,选择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喜欢它,有时我们憎恨它。但是不管我们与它的关系如何,我们都不能忽略它。我希望当你看完本书的时候,你能明白选择如何塑造了你的过去,为什么它现在如此重要,以及未来它将带你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