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
- 杜石然
- 3002字
- 2020-07-09 15:27:08
二 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冶铁技术
生铁、钢与铸铁柔化术的出现
我国古代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1972年,在河北藁城县出土了一件商代的铁刃铜钺。虽然其铁刃是以陨铁为原料,但它表明先民们已经对铁有所认识,而且已能够进行锻打加工并和青铜铸接成器。对陨铁的加工和铸接,无疑都是在青铜冶铸作坊中进行的。我国人工铸铁技术发明于何时,至今尚难断言,但这项技术至迟始于春秋。在春秋战国之际和战国早期,冶铁术先后出现了三项重大的发展。
(一)生铁冶铸技术。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晋国铸造了一个铁质刑鼎,把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在上面。铸刑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来的,这说明至迟春秋末期出现了民间炼铁作坊,而且已较好地掌握了生铁的冶铸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相继出土了一些春秋末期吴、楚等国的铁器遗物,其中江苏六合程桥吴墓出土的铁丸和铁条,经金相检测,前者为白口铁铸件,后者是用块炼铁锻成的。这是我国考古发掘关于生铁冶铸器物的最早的实物见证。生铁的冶炼在冶金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欧洲一些国家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后已能生产块炼铁,公元初罗马已偶能得到生铁,但多废弃不用,直到公元14世纪才使用铸铁,其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道路。而我国古代只用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出现了铸铁。这与我国奴隶制时代高度发展的青铜冶铸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从矿石、燃料、筑炉、熔炼、鼓风和范铸技术等各方面,为生铁的冶炼准备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生铁冶炼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块炼法冶炼与加工都较费工费时的状况,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使得较大量和较省力地提炼铁矿石、铸造器形比较复杂的铁器成为可能。这就为铁器的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古代冶铁术的发展开拓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二)钢的出现。1976年在湖南长沙出土了一口春秋末期的钢剑,经取样分析,它所用的钢是含碳量0.5%~0.6%的中碳钢,剑身断面可以看出反复锻打的层次。这一新技术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比铁更为锐利、坚韧的原料。它对于农具、手工工具尤其是兵器质量的提高,有极深远的影响。
图3-1 长沙出土的钢剑(春秋末期)
(三)铸铁柔化术的出现。对洛阳水泥厂战国早期灰坑出土的铁锛和铁镈的研究表明,它们都是生铁铸件经柔化处理而得的产物。铁锛是经过较低温度退火得到的,它是白心韧性铸铁或铸铁脱碳钢件的前身或初级阶段的产品;铁镈则是经较高的退火温度和较长的退火时间处理的,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出现的黑心韧性铸铁铸件。显然,人们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获得了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可以改善白口铁性脆、易断裂等弱点的可贵认识,并且经过了一个摸索试验的过程,才掌握了较完善的热处理脱炭技术。增加了强度和韧性的韧性铸铁的出现,在冶金史上又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使得生铁广泛用作生产工具成为可能,大大增长了铁器的使用寿命,加快了铁器替代铜器等生产工具的历史进程。欧洲到1722年才使用白心韧性铸铁,黑心韧性铸铁在19世纪于美国研制成功,而我国在战国时期已能生产这两种高强度铸铁,比欧美要早两千年以上。
这三项重大的技术发明是冶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每一项进步都给生产工具的变革以新的推动力,也就直接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河北易县燕下都所出土的战国晚期兵器,有一些经鉴定是块炼渗碳钢件,其中多数经淬火处理,这证明淬火技术在生产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时,铸造技术也有所进步,铁范的使用就是标志之一。河北兴隆燕国遗址发现了一批这一时期的铁范,它本身就是精美的白口铁铸件。范有比较复杂的复合范和双型腔,范的外形轮廓和铸件形状相似,壁厚均匀,收缩一致,可以增长铁范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采用了防止铸件变形的加强结构——金属型芯。就是在现代,这也是不太容易处理的技术问题。铁范可以连续使用,铸成的器物比较精细,不必再作太多的加工,有的铁范可以同时浇铸两个铸件。这些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战国时期能用铁范铸出壁厚仅三毫米不到的薄壁铸铁件,是一项十分卓越的技术成就。
图3-2 河北兴隆出土的战国铁镰范
冶铁业的兴起与铁器的逐渐普及
与上述重大的技术突破或进展相一致,春秋末和战国初年,冶铁业还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而在战国中、后期,冶铁业则已在十分广大的地区普遍建立起来,成为手工业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生产规模也大为扩大。如山东临淄齐国故都冶铁遗址的面积达四十余万平方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址内有冶铁遗址三处,总面积也达三十万平方米。这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冶铁手工业中心,如宛(今河南南阳)、邓(今河南孟县东南)、邯郸等等,出现了像魏国的孔氏、赵国的卓氏、齐国的程郑等一批因冶铁致富的大铁商。铁器的使用推广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已占全部农具的65%;辽宁抚顺莲花堡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已占85%以上。这是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的证明。而且这一时期出土的铁器,从兵器到各种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种类繁多,数量激增,质量完好,出土的地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又据记载,这时铁器确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一钻、一凿、一、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然后成为女”。这些都说明了铁器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找矿经验和采矿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不但金属的冶铸技术大为提高,而且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找矿经验并作了初步的总结,采矿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在大量的找矿实践中,人们发现了矿苗和矿物的共生关系。《管子·地数》中说:“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所谓“山之见荣”,就是矿苗的露头。铁矿表层高价氧化物呈赭色,铅和银常共生,这是现代矿床学所证实了的。这里讲的除把铜和铁的硫化物混称为黄金或铜金外,大体上符合现代关于硫化矿床的矿物分布理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得到这些宝贵知识,对于矿床的探寻显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1974年,湖北大冶铜绿山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铜矿井,是采矿技术发展的历史见证。春秋时,矿井有竖井和斜井两种,井深达四十米左右。到战国时期,矿井已深达五十余米,由竖井、斜巷、平巷等相结合组成了较合理的矿井体系。竖井为交通孔道,从这里把矿石和地下水提到地面,把支护木等运到井下,斜巷主要是为了探矿,而平巷分布在斜巷两侧。所采用的是分段上行采矿法,从矿层底部自下而上逐层开掘平巷,对已采矿石即行初选,把贫矿和废石就地充填废巷,保证运出的大多是富矿,减少了提运量。古矿井还较好地解决了井下的通风、排水、提运、照明和竖井、巷道的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如在通风方面,利用不同井口气压的高低差形成自然风流,并采取密闭已废弃的巷道的方法,引导风流沿着采掘方向前进,保证风流到达最深处的工作面。在巷道支护方面,采用榫接和搭接相结合的木支架形式,有效地承受了巷道的顶压、侧压和底压,以至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的还相当坚牢。在井下排水方面,用木水槽构成井下排水系统,引水入井下积水坑,然后用桶提出井外,从而解决了排水问题等等。由铜绿山古铜矿井所反映的开采技术,我们可以窥知当时众多的矿区的生产状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采矿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