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距离看丝路

丝绸之路是我们一直憧憬的梦,特别是游历了中原地区大部分名胜古迹之后,这个愿望愈发强烈。因为中华文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包容,能够包容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各种宗教、艺术、学术等多方面的元素。想要对中华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仅仅将足迹留在中原是不完整的。丝绸之路恰恰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这条道路上,既有张骞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不辱使命;也有班超投笔从戎、深入虎穴的英勇气概;还有玄奘执著无悔、求经济世的终成正果;更有诗人春风不度、直斩楼兰的千古篇章……

我俩因为这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于2011年8月开始了两个月的旅行。从繁华千年的古都西安,贴着汉唐底蕴的余温,经渭河古渡的余韵和乾陵沧桑的遗迹,从彬县溯着泾河谷地进入甘肃;甘肃有热闹千年、孤寂如今的河西走廊,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串起古今的繁华与落寞,汉明长城、嘉峪关、玉门关、阳关诉说着厚重与沧桑;进入西域,从多彩的哈密到绚烂的吐鲁番,沿着丝路北线草原道经如同天使眼泪般的赛里木湖,从那拉提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翻越天山达坂切入丝路中线,沿着龟兹、姑墨、疏勒的故道踏上帕米尔高原,再从喀什沿昆仑山北麓的丝路南线行走莎车、和田,最后沿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后返程。

千年沉淀的丝绸之路,不变的面容藏于戈壁、沙漠、草原和雪山之间,沧海桑田的是一个个数易其名的绿洲和古国,她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面容。亲历她,不仅为了游历壮美的风光,更想好好看看她现在的模样,发掘些许过往的痕迹。

在我们旅行之前和旅行途中,都有朋友建议我们将丝路之行写下来。丝绸之路包容万象,很难只用一本书讲清楚她的前世今生;作为两名普通的旅行者和文化爱好者,怎样写才能最真实、最全面地呈现一条我们看到的丝路以及我们触摸到的丝路精神呢?

我们想以旅行笔记为线索,结合一路的照片与历代的文献整理出一本书。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单纯的文化普及读本,它包含了我们对丝路文化的探寻过程;这本书也不只是一本单纯的旅行笔记,它应该能够将丝路的古今风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唤起更多人对丝路的向往。

丝路观咫尺,万里意悠悠。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丝路、走向丝路,走得更久、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