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教程(简明版)
- 王思斌
- 7092字
- 2020-07-09 15:29:44
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的概念
人有生物性与社会性两重属性:生物性是人的与生俱来的身体和行为特征,社会性是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行为特征。生物性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性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这样,人在社会上生活就必须增加自己的社会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也在探究生物因素对人的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生物学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均有其生物学基础,它是由或部分是由人们的基因决定的。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并不是由纯粹的生物个体组成的。组成社会并在社会中活动的是认同一定文化、遵从一定社会规范的社会行动者,即社会人。但是,人并不是一来到世上就自然地认同和承载了社会的文化,并能按社会规范去行动,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社会的文化,成为社会之一员,参与和创造社会生活的。一个人从生物体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的文化”,包括了他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社会)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一个人学习这些价值观和社会规范,认同了这些文化,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社会性,同时也就降低了由生物性驱动的行为,从而能够作为社会人去独立和有效地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不是人的生物体被压制,而是人的先天就有的生物性冲动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代之以用人的社会性去指导人的行为。
2.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一个人以生物体的形式来到社会上,实际上是遇到了一个异己的存在物,而这个生物体又必须在这个异己的社会中生活。在生物体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生活经验的情况下,个人就必须学习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经验,社会也必须向个人传授已有的知识,这就是社会化。所以,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吸收社会经验,由二者的分立走向二者的融合。这种融合是以个体减少自己纯粹受生物性支配的行为,增加自己对社会知识的获得、增加自己的社会性来实现的。具体说来,这种社会化就是个体要学习他将参与其中的各种具体社会(社会群体)的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技能,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人,参与社会生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整合(integration)也称社会整合,它是社会学家斯宾塞从功能主义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且在功能学派那里得到了发展,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整合是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的过程和状态。社会化就是减少或消除个人与群体和社会分立状况的机制,通过对个体的教化,达致他们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谓人的生物性被抑制、社会性得以增强是从个体发展的趋势和从比较意义上而言的。一个人来到世间最初只是一个生物体,他表现出来的也只是生物性本能。随着个体的发展和被置于社会生活之中,人的行动越来越少地受本能支配而受其社会性影响,这表现为他在行动中受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化的效果。另外,人的社会化的增强并不是要压抑人的生物机体和降低人的生物机能。社会化的任务就是要使人的行动少受生物本能的影响,而更多地受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的影响,即在他参与群体生活、社会生活时,用群体规范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实现与他人的合作。所以人的社会化绝不是要削弱人的生物机能。
一个人从纯粹生物体变为社会人是随着人的生物体的成长而发展的,随着人的生物体的成长,社会对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也对他进行教化,而个人在此过程中学习、选择接受社会的知识和规范,于是其社会性得以增强。就时间而言,人的社会化一般指从人的出生到其成为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即青年这一阶段。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一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是伴其一生的过程,这是个人的广义社会化。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有三种角度,即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则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的立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而其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二、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社会化的必要性
(1)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
人要社会化首先是由于他的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这一事实所决定的。
马克思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需要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生理的需要和随之产生的社会需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的作用。他认为,需要是一个人的行动的基础和积极性的来源,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性的机能,人的需要是社会性的,是以社会为背景和以社会为尺度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阐述了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作用。他认为,一般说来人们都有下述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由人的生物机体而产生的需要,包括衣、食、住及性的需要等。安全的需要是指个人追求身体安全、免遭威胁的需要,包括防备生理损伤、疾病,希望有安全的生活环境等。归属或爱的需要是指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感情,渴望被接受,成为群体的一员而有归属。自尊的需要即人们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较高的评价,得到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促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发挥、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的希望。在马斯洛看来,一般说来,人的这些需要是按照一定层次排列的,即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形成一种阶梯状关系。人们首先追求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会去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如果他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即使其较高需要得到了满足,其激励作用也不会长久,他还会转过来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
人的生活是不断追求和满足更高需要的过程。但是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并不是自足的体系,即他不可能自给自足。无论是人在幼年时期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必须通过参与群体生活并通过群体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人的未成年期,人需要从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中获得基本的物质资源以维持其生命,也需要通过参与社会群体获得感情上的支持。20世纪早期关于“狼孩”的发现和在“被隔离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在后来的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充分说明人在早期社会化的重要性。在成年阶段,人也必须通过参与群体、以群体的方式去获取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个人要参与群体、同群体成员合作就必须了解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而不是群体依就于生物性的个体。由此看来,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社会化。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也必须社会化。人类社会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而且其发展在不断加速。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继承人们在以往创造的文化,并不断学习人们创造的新经验、新知识,这也是人的社会化。
(2)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取向,这种取向反映在社会的参与者对于未来期望的向往和为其建构基础的努力之中。一个家庭和家族、一个组织和团体、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自己的当今努力中建构着未来,都在追求自己的延续和发展。一个社会要延续就必然要求其新加入的成员了解已有的文化遗产,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对新加入成员的社会化。对一个家庭来说,新一代的来临实际上是家庭世代继替的开始,为了使这种世代继替能顺利进行,长辈必然要对新一代进行教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是如此。此外,一个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求其成员有较高素质。从宏观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全面提高民族成员及国民的素质。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也是成员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社会化的可能性
对于个体特别是对年轻的个体来说,对其进行社会化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主要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
(1)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人类的进化是一种进步,同时也伴随着初级的独立生活能力的丧失。许多哺乳动物的初生幼仔发育良好,能够较快地独立生活,但人却不然。人类具有的社会性群体生活的特征使新生儿,乃至幼儿和少年变得无能。这就是说,新的个体要生存就必须依赖他人、依赖群体和社会。一般说来,人的婴儿、幼儿期基本上是完全依赖期,少年期乃至青年期属于部分依赖期,即他们在基本生活能力和谋生能力方面都比较欠缺,而必须依赖他人。这种依赖性使群体和社会对新的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成为可能,即老的群体成员(比如父母)可以利用新成员的依赖性向其传授满足其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规范。这种传授包括细心教导、因势利导,也包括运用由于依赖性而形成的权力,即迫使新成员遵从群体和社会的规范。人的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使其学习十分丰富的文化成为可能。
(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也是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这种学习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积累而成的,现实的学习能力则是人的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学习能力不但包括模仿能力,而且包括创造能力,后者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也是人类优于动物的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在蜂房建筑上,蜜蜂的本事曾使人间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种以人的发达的大脑为生物基础的学习能力是人的潜能,是十分丰富的。这种学习能力配之以适当的社会条件,可以使人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和规范。这样,随着个体的成长及其学习潜能的开发,他就可以不断学习社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社会性。
(3)人有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在共同劳动及其他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它是被同群体成员共享或共同使用的。语言有文字语言、口头语言、符号语言、肢体语言等形式,语言承载了行动者(话语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和价值,它是人类传达信息、沟通思想的工具。由于语言,特别是文字语言具有储藏的性质,所以它可以将人类的经验保留下来。而后人因为具有共同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因此可以学习以往世代的经验和知识。在同一时代,人们可以用共同的语言相互交流和沟通。语言不仅有助于人们相互交流,也有助于人们学习间接知识,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也在发生变化,它一方面变得更丰富,另一方面变得更精练。比如学术上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更有概括力的概念,出现了一些缩略语等。由于人有语言的能力,可以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式学习语言,所以人们也就能够借助这些语言更有效地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
三、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1.人类发展的任务
人的一生是完成自己所应完成的任务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E. Erikson)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少青年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成年期或中年期、成熟期或老年期。他认为,在这八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因此也就需要心理成长以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人能够成功地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如果他不能成功地对人生任务做出积极反应,就会产生负面心理,从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婴儿期,婴儿需要得到家人或他人的照料,如果他得到了良好的照料,他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反之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幼儿期的重要任务是对自己的肢体进行自我控制,如果父母过多限制和责怪他,他会产生羞耻感。学前期的孩子多于游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持负面态度,孩子会产生内疚感。在学龄期,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活动会使其勤奋,压抑他会造成自卑心理。少、青年要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认同,社会化不足会出现角色混淆。青年期人将经历求爱与建立家庭,如果遭遇挫折就会产生孤独感。人到中年要养家,教育子女,成功则有成就感,不成功会产生停滞感。人到老年常常会回忆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如果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令人满意的,就会产生完善感,反之就会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之中。毫无疑问,人要顺利地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就要学习,就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学习或社会化是人的毕生任务。社会学研究人的社会化更加关注人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在这一阶段社会化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一个人出生之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生活上不能自理,无论衣食住行,他都要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个人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更谈不上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和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样,作为一个人,其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技能。吃饭、穿衣、走路,这些与人的基本的生物性需要相关的技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这与个体生物机能的发展相关,也与人的智力的发展相关,一般需要几年时间。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衣食住行的技能并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文化,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某种意义。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虽然婴幼儿多用勺匙就餐,但是只有学会了用筷子吃饭才算真正学会了吃饭的技能。
(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也应是一个生产者。人不但要通过生产而自食其力,而且要向家庭成员中的非生产者提供消费资源,另外,他还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人就必须学会谋生的技能,即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不同时代人类通过劳动获取财富的方式,即生产方式有不同。在农业社会,人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在自然条件制约下的农业耕作,在工业社会,机械化生产乃至自动化生产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显而易见,在不同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人们学习谋生手段的内容、过程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一个人学习谋生手段常常是通过自幼跟随长者,耳濡目染及模仿而获得的,这一过程可以在十几岁时完成。在工业社会,生产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人谋生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正规的学徒、通过学校的学习和职业培训,这一过程一般到二十多岁才能完成。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谋生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这是人的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行为规范也称社会规范,它是一定群体和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为了保障群体生活的有序进行,人们通过长期摸索形成了与特定的群体活动相适应的、说明其成员应该如何及不该如何的不成文或成文的规定与共识,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人们进行群体活动的伴生物,并作为一种潜在结构指导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在群体生活和人的社会活动中,行为规范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人类群体的社会性的证明。群体和社会的性质不同、活动的领域和场景不同,指导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也不同。比如,人们在家庭中、朋友圈子里、工作单位上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不同的。
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行为规范都由当事人创造而产生。实际上,大多数行为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通过世代积累和选择而形成的,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对于后来人来说,社会行为规范就是先于他们而存在的,他们必须学习和遵从这些规范才能有效地参与群体生活。学习和认同了这些行为规范,人们就会减少由于其生物性所驱使的混乱行为,也就增加了自己的社会性。当然,并非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被动地学习和遵从既定的规范,在社会发生迅速变化时,后来人向已有规范挑战的情况也会出现,但这种挑战也不是由其生物性所驱使的,而常常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
(4)明确生活目标
对于群体和社会来说,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向其灌输主导的价值观,并向他指点生活目标。无论从群体成员的成长还是从群体发展的角度看,群体都对其成员寄予某种期望。从深层的角度来看,这种期望主要表现为对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即期望后来者成为群体所期望的人,这些集中表现为对人的生活目标即基本的生活目标的指点。这种生活目标的指点常常具体地表现为群体中的权威者对后来者未来职业的指点,通过对具体职业优劣之评价来引发后来者对某职业的兴趣和好感。在宏观上,这种指点则表现为对后来者人生发展方向的引导。群体对后来者生活目标的指点受群体目标、群体中权威者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反思及社会价值系统的影响。
(5)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某种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相一致、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期望的体系。具体地说,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群体和社会中有特定权利和义务、并按照特定行为规范活动的人。比如,老师、学生、母亲、儿子等都是既抽象又具体的社会角色,他们都代表着社会所期望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中具体位置的表现,一个具体的社会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社会角色结合而成的。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角色,即将他培养成群体和社会认为合格的角色。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希望他们成为好儿子、好女儿,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是希望他们成为合格的学生。在这里,后者都是社会角色,而那些具体的儿子、女儿、学生都是角色的扮演者。社会化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他们能按照要求扮演社会角色。当然,社会角色培养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比如,在人的婴儿青年期性别角色社会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政治社会化也渗透于各种对后来者的教导之中。这一切都是要将新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培养成施教者所希望的合格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