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热那亚小水手

哥伦布的故乡是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中世纪时期,这是一个著名的城市共和国,也是地中海沿岸仅次于马赛的第二大港市。在拉丁文中,热那亚称为Janua,意思是“门户”。热那亚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天下,他们的商业活动或许能追溯到遥远的古罗马时期。热那亚濒临利古里亚海,具有对外贸易的天然优势,因而在东西方贸易交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代早期,虽然地中海东部的贸易活动被土耳其人所控制,但是,捡食残羹冷炙还是让热那亚肥得流油。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正是从热那亚走出的伟大航海家。

哥伦布的父亲多米尼克·哥伦布(Dominic Columbus,1418—1496)是个纺织匠,后因经营零售业发了点小财,甚至有机会担任政府部门公职。可是,由于家中有5个孩子需要抚养,他的那点家产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正因为如此,作为长子的哥伦布没能接受正规教育,他连斗大的字都认识不了几个,只好很早就跟着父亲做起了生意。哥伦布为后世留下的许多文字,都是用卡斯提语写成的,这主要要归功于他长期供职的西班牙宫廷。

航海家哥伦布塑像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第一次踏上西印度的巴哈马群岛。塑像所表现的哥伦布坚定地指向前方,引导着人们前往传说中的“人间伊甸园”。

由于从小就接触社会,接触各色人等,哥伦布能够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些新奇的轶闻传说,无疑有助于激发少年哥伦布的求知欲和喜爱远洋探险的热情。不过,25岁之前的哥伦布,最远只到过开俄斯岛(Chios)。这是位于爱琴海中的热那亚殖民地,它与小亚细亚沿岸相距7公里。对哥伦布而言,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守着自家的商铺,向过往客商兜售小商品。有时候,他也能把家里生产的呢绒之类的商品搬到港口去卖。他坐在小货摊前,和顾客讨价还价,总想卖出个好价钱。不过,他从未忘记向顾客们打听,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见闻。如果能从客人那里听到一些精彩的海外见闻,他宁愿低价卖出自己的商品。傍晚收摊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站在海边上,一边向远方凝望,一边回味着客人们讲述的新奇故事。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不知不觉地,他开始厌倦老是从别人口中了解遥远的地方,而是想要自己去亲眼看看充满神秘感的外面世界。

1476年,25岁的哥伦布终于有机会出海了。这一年,他作为一名小水手,随一支热那亚船队去佛兰德尔和英国从事贸易活动。这次的远洋航行,使他平生第一次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他的命运就在这次不经意的航行中被改变了。不过,真正的改变源于一场可怕的灾难。那是船队在返航途中经过葡萄牙的圣维森特角附近时,遭到了葡萄牙和法国联合舰队的攻击。一阵乱炮过后,哥伦布所乘的船不幸被击沉。落水以后,哥伦布死死地紧握着一柄船桨。他在翻滚的海水中向四周望去,连一点陆地的影子也看不见。但是,他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毅力,在海面上漂流了六英里,最终在葡萄牙海岸获救。哥伦布爬上了这片异国海滩,双膝跪在地上,向万能的上帝表示感谢,感谢上帝对他的保佑。同时,他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在这个既著名又陌生的航海国度寻找自己的未来。这样,哥伦布作为一个小水手的命运,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哥伦布首先来到葡萄牙的拉各斯(Lagos),他想在这个南部港口城市找个栖身之地。但是,他是个文盲,连一句葡萄牙语都不会说,要想在这异国他乡生存下来,又谈何容易。在饥寒交迫中到处流浪的哥伦布,最终来到了首都里斯本,希望在这个大城市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可一连数天的碰壁,几乎使他陷于绝望。就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来到了特茹河入海口岸边。这是一条流经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际性河流。夕阳在大海的尽头缓缓地消失,哥伦布对着大海跪了下来。他双手高举着,祈求上帝再一次垂怜他,给他指路。也许是他的虔诚打动了上帝,从这天起,幸运之神开始不断地降临到他的头上。有一位富裕的热那亚侨商,发现了这个穷困潦倒的小老乡。他把哥伦布招到自己的麾下,从事海外探险和远洋贸易。这正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从此,哥伦布的命运有了转机。

与热那亚不同,14世纪的葡萄牙,不但是欧洲首先建立的民族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国度。此时,它作为远洋探险的开路先锋,正沿着非洲西海岸,将其探险发现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在这里,哥伦布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并随着葡萄牙航船出行,足迹遍及大西洋。他还曾跟随第奥古·德阿桑布贾到过西非的几内亚湾一带。在葡萄牙的几年里,哥伦布由于胆识过人,吃苦耐劳,逐渐发达起来,并与上流社会有了接触。他在朋友的引荐下,有幸结识了葡萄牙圣港岛总督的女儿菲利芭(Filipa Moniz Perestrello,1455—1485),两人一见倾心,并于1479年结为夫妻。这段婚姻不仅使哥伦布一跃成为葡萄牙上流社会的一员,还使他有可能从航海家岳父那里得到大量珍贵的航海资料。

哥伦布一边和家人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一边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充实自己的航海知识。对哥伦布影响最深的有两本书,一是《马可·波罗行记》,二是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对于前者,他从小就听人讲过,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对东方的富庶和文明做的夸张性描绘,深深地吸引着他。托勒密是希腊化时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地理学著作在尘封了千年之后,于15世纪初重现于欧洲,对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说哥伦布到东方探险的浪漫想法源于《马可·波罗行记》的话,那么,他从托勒密权威性地理学理论中获得了信心。他坚信地球是个球体,从欧洲向西也能到达东方。他的航海计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此外,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托斯堪内里(Paolo dal Pozzo Toscanelli,1397—1482)也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位同乡多次通信,哥伦布曾向托斯堪内里询问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可行性,结果得到了肯定答案。托斯堪内里推算了到达印度的距离,并得出结论说,从欧洲向西航行比绕过非洲到达东方更快捷。为了说明西航到达印度的可能性,托斯堪内里还赠送哥伦布一幅新绘制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部分依据的就是托勒密的地心宇宙体系,还有部分依据的是马可·波罗的叙述。哥伦布相信,只要按照这张地图所示,沿着北纬28°的航线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东方。虽然托斯堪内里推算到达印度的距离比实际小得多,而哥伦布本人推算的距离更小,实际误差很大,但正如18世纪法国地理学家让·巴吉斯塔·安维里所说的那样:“一个极其巨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1]

大航海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欧洲人认为世界由欧亚非3部分组成,像3片花瓣一样漂浮在海洋之中。圣城耶路撒冷位于世界的中心,把欧亚非联为一体。哥伦布找到了第4片花瓣——美洲。

1484年前,一个改变世界未来的航海计划,已经在哥伦布的头脑中形成。此后的近十年间,哥伦布开始向西欧各国王室兜售他的计划。他首先向葡萄牙王室寻求支持,希望若奥二世给他颁发许可证,并提供一艘航船的资助。当时,葡萄牙拥有最先进的探险技术以及最优秀的水手,他们是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的先锋,从航海家亨利王子1420年派出第一支探险队起,葡萄牙已经殖民于大西洋上的三大群岛,对非洲的探险处在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前夜。接到哥伦布的申请后,葡王任命了一个委员会对之加以讨论,葡萄牙专家们审议后认为,横跨大西洋到达亚洲的实际距离,远大于哥伦布计划中的航程,而绕过非洲的航行,比哥伦布的计划更具可行性。专家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没有考虑过在欧洲和亚洲之间会有一块新的处女地,因而错失了一次重大发现的机会。葡萄牙对西非海岸的长期探寻,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若奥二世不想为哥伦布天方夜谭般的计划而增添财政压力,就没有答应哥伦布的请求。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后,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希望近在咫尺之间,这促使葡王对哥伦布的计划彻底失去了兴趣。几年以后,当哥伦布的航船挂着西班牙王旗从“新大陆”返回西班牙,中途经过里斯本,受到葡王亲自接见的时候,若奥二世后悔不迭地自称是个“见识短浅的人”。就这样,葡萄牙错过了一次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的重大发现机会。

我们的话题还是回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1485年,他带着失去爱妻的悲痛,也带着对若奥二世的失望,最终离开了葡萄牙。不过,他的境况完全不同于9年前的初来乍到。现在,他以知名航海家的身份,结识了许多有权势、有威望的贵族。进入西班牙后,哥伦布通过梅迪纳·谢利公爵,于1486年拜会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Isabella I,1451—1504)。此时,她正忙于进攻格拉那达,这是穆斯林在伊比利亚最后的据点。见识非凡的伊莎贝拉,不仅是一位惊艳欧洲的女王,也是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奠基者。她对哥伦布的计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诚意,并立即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来审议这项计划。不过,由于西班牙忙于对异教徒的战争,对该计划的审议一直持续了4年之久。哥伦布也别无良策,只得一边慢慢等待,一边派亲信去英国和法国寻求支持,虽然他们都是无功而返。

令人沮丧的是,1490年西班牙专家委员会否定了哥伦布的计划,他们的理由是这个计划不成熟,而他对航行要求过高,所以他的航行不具备可行性。在一次审议辩论上,一位审议委员在咨询哥伦布时指出,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达东方,要返回出发港,有一段航程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那么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于这个问题,平日里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了。的确,哥伦布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只是一种推测,他本人一度承认他的计划有冒险的成分。问题在于,没有冒险哪有发现呢?从这种意义来说,历史就是由那些敢于冒险的人创造出来的。同样,正是哥伦布谬误百出的计划,再加上他那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以及机遇,成就了他的伟大发现。

哥伦布这次没有轻易放弃,他的固执性格为他的最终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一方面继续派人去其他国家游说,另一方面仍在西班牙四处活动。1492年1月,在西班牙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格拉那达城内的摩尔人举旗投降,西班牙持续近八个世纪之久的收复失地运动宣告结束。西班牙民族国家刚一形成,它就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伊莎贝拉女王进入格拉纳达的人群中,有一位热那亚人正等待召见,他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克里斯托夫·哥伦布。这是伊莎贝拉第三次召见哥伦布。在王室财政顾问、大商人桑塔赫尔(Luis de Santangel,?— 1498)的劝说下,雄心勃勃的女王力排众议,终于接受了哥伦布的计划。经过3个月的谈判,双方于1492年4月17日签署了《圣大菲协定》,旨在明确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该协定规定,西班牙君主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享有发现地一切财富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圣大菲协定》的签订,在西班牙王室与哥伦布之间实现了国家的意志与航海家的愿望的结合,这不但使哥伦布的西航计划,也使西班牙确立对世界的霸权,有了实现的可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着女王授予的海军司令的任命状,兴奋地登上甲板,对王室资助的3艘帆船下达了启航令。尽管探险船队的规模很小,为了准备这次首航,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还是哥伦布本人及几位商人自己掏的腰包。可以看出,西班牙王室虽然对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极感兴趣,但对哥伦布不成熟的计划还是疑虑重重。倒是女王本人向哥伦布提供了赞助,为此,据说她还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另一方面,从随船携带着的西班牙女王给中国蒙古大汗的国书来看,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竟然还停留在13世纪马可·波罗时代。其时中国的元朝,早已成为历史,明朝也到了中叶。这不禁使人顿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惑。

[1] 〔苏〕马吉多维奇父子:《地理发现史纲》,转引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