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媒体新闻采集的基本内容

一、谁采集——新闻采集主体

全媒体新闻采集由采集主体、采集环境、采集对象、采集内容、采集手段、采集方法等要素组成。其中,采集主体是第一手新闻事实的挖掘者和获取者,是“把关人”,是整个新闻采集活动中起掌控作用的。在这里,新闻采集的主体即全媒体记者。

(一)记者是新闻事实的第一挖掘者和获取者

如前所述,记者新闻采集需要采集各种材料,包括直接的材料,间接的材料;口头谈话记录,书面文件资料;历史资料,现实资料等。记者采集的作用,所要了解和掌握的不仅是一般的书面资料或间接材料,而是直接采集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经过记者耳闻目睹、直接观察客观事物,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都超过转述的间接材料。正是由于第一手材料它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因此,新闻报道的成功之作,都注重现场观察,深入采集,充分掌握和运用第一手材料。而全媒体记者正是新闻事实的第一挖掘者和获取者。

(二)记者是整个新闻采集活动的“把关人”

“把关人”(Gatekeeper)又称“守门人”。“把关人”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是: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那么,不难看出“把关”过程的实质为: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单纯对于新闻采集活动而言,无疑记者就是整个新闻采集活动的“把关人”。

二、采集谁——新闻采集对象

新闻采集对象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事实或掌握社会舆论动向而访问的人物,或主动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士。前者包括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以及与新闻事实有这样那样关系的人;后者主要是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人员,有时还有与新闻事实有特殊关系的人。对于新闻采集对象,需注意三点。

(一)慎重选择采集对象

采集对象可以包括报道对象,但其涵盖范围远远超过报道对象。全媒体、大传播时代,采集对象具有很大的变动性,不同职业、职务、年龄、性格的采集对象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记者在采集活动中,只有根据新闻线索或报道意图慎重选择采集对象,了解采集对象的种种差异,掌握采集对象的种种类型,尽可能预先了解采集对象的情况,包括他们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采集方式和方法,才能顺利进行采集活动,顺利打开采集对象的心扉,牢牢把握采集对象的主动权。

(二)深入了解采集对象

采集对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处在最先位置的传播主体和环节,是新闻事实与新闻传播的纽带与桥梁。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23.采集对象是新闻信息的承载者,是大众传播的一传手,是新闻信息源和新闻(大众)传播源头的第一个把关人,由此可见其特殊性而带来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受众(包括传播者)更注重的不是采集对象说了什么,而是其身份所显示的信息意义。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讲出来,信息价值和传播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所谓人微言轻、因人废言虽然是一种偏见,但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采集对象的“专家”“权威”身份往往比信息本身更重要。

新闻学认为,没有新闻记者就没有新闻事业,然而,也要看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采集对象是新闻事业的“食粮”的提供者,如果受众是记者的“上帝”的话,那么,采集对象就是记者的“衣食父母”,是记者赖以生存的“奶油和面包”。没有采集对象,就也不可能有新闻事业,记者也将不复存在。道理很简单,记者的工作对象就是采集对象;记者亲临现场经历的新闻事件毕竟微乎其微。

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是在这样大的程度上依靠消息来源,以致有这样一句格言:没有一个记者能够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这些消息来源包括官员、发言人、事件的参与者、文件、原始记录、录音带、杂志、影片和书籍等。记者报道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美〕麦尔文·曼彻尔.新闻报道与写作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37.

因此,记者和编辑都应是采集对象的研究专家,对采集对象没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写作,无法搞好、搞活新闻的编辑工作,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编辑。

(三)高度重视对物证的采集

新闻采集对象除了人之外,物证的采集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易惹新闻官司,新闻官司让很多记者和新闻单位叫苦不迭,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取证。一旦发生官司,记者和新闻单位必须取证调查,但部分证据在事后就很难搜集甚至是不可能再被搜集,结果因此而败诉。那么,怎样应对新闻官司呢?在采集中记者应高度重视对物证的采集,树立证据提取意识是一个更可取的方法。如果记者在采集中搜集到有力证据,那么,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新闻记者和单位就会在纠纷中处于主动地位,胜诉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如某医院曾状告《湖北法制报》侵害名誉权,在编发这篇稿件时该报就掌握六七件证据:有关部门的“医疗事故鉴定书”、“法医鉴定书”、死者家属写给有关部门的材料、死者家属追记的某法医谈话纪要等。当《湖北法制报》接到法院应诉通知书后,有关人员没有慌张,也没有四处去取证,只是把自己搜集到的证据在证据交换时展示给对方看,证据就让原告撤了诉。如果在采集中没有搜集证据,而是在采集结束后去搜集,那就可能特别费力甚至是不可能的。

记者在采访中搜集证据,还是新闻真实的有效保证。证据提取意识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稿件中的事实和评论都要有证据,至少重要的新闻事实和评论应该如此,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新闻事实的真实性。1994年3月12日,辽宁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发一条消息,一对夫妻在大连某旅社服用大量河南某药厂生产的安眠药企图自杀,结果两人安然无恙。按照正常逻辑推理后,电视台认为药是假的。应该说,他们的报道虽然没有有力的证据,但是是有根据的,但没想到该药是新产品,服用过量也不会死人。此报道让该厂损失至少几百万元,该厂把辽宁电视台告上法庭。经调解,报社赔偿药厂30万元。如果用证据理念处理这次采访就会使问题变得简单:如果记者把药品送到有关部门检验一下,用上个把小时,这30万元的赔偿就可避免。

记者在采集中树立证据提取意识还有利于上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领导把关。采集中,亲临一线的通常只有记者,采集的质量如何、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主管领导只能通过记者汇报才能了解详情,也只能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决策。但记者的水平有高有低,而且信息经过辗转传播,也许会有一些讹误或加进记者的主观倾向,这样舆论监督就很容易引发官司,而且很容易输掉官司。错误尽管是记者犯的,但板子肯定也要打在主管领导身上。如果要求记者在采集中搜集证据,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只需查看记者搜集到的证据就可以进行基本的事实判断并决策,这对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无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三、采集什么——新闻采集内容

(一)坚持正确的新闻导向

当前,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全媒体时代。在新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凸显,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社会共识,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考验。为此,新闻采集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新闻导向。

第一,坚持正确导向,最核心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总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坚持正确导向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

第三,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导向,就是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同时,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适时、适度、适量,善于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第四,必须在重大、敏感、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把好关、把好度,是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保证。把好关,就是要把好政治关、政策关、事实关、格调关。把好度,就是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好口径、分寸、火候、时机。

(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新闻采集的内容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做如下概括。

1.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就是新闻采集活动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2.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就是新闻采集活动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要始终把工作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聚焦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未来生活的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

3.贴近群众

贴近群众,就是新闻采集活动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群众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贴近群众,要求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贴近群众,要求重视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所有工作都要着眼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贴近群众,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依据媒体定位,确定采集重点

全媒体、大传播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新闻网站、手机报、数字报、数字广播、数字电视、IPTV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并存并逐渐融合。媒体的定位不同,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开掘、利用也自然不同。以报纸为例,党报由于其党委机关报的属性,决定了其在报道内容上侧重于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主要报道时政、经济方面的新闻;都市报、晚报主要报道社会和民生方面的新闻,以满足千千万万普通大众的需要;专业报、行业报的采访重点则更多体现在行业和专业特点上。因此,不同媒体的采访重点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

四、如何采集——新闻采集方法与技巧

这一部分,重点研究全媒体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章节。全媒体新闻采集有规律可循,我们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章程来操作。

首先要搞全媒体新闻策划,获取新闻线索,然后要做充分的访前准备,选择最佳的采访时机、地点,根据不同媒体的表现特点,要眼、耳、手、脑、口并用,采用全感式采访等。

在采访类型上,采用全媒体时代多种采访方式与方法,如座谈会、新闻发布会、隐性采访、体验式采访、调查性采访、网上采访、手机采访等。由于在后面的许多章节都有关于新闻采集方法与技巧的专门介绍,所以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只需要强调全媒体时代新闻采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两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采集技术的作用

大传播、全媒体时代,在新闻采集活动中,人的因素固然是第一位的,但在一定条件下,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在全媒体采集过程中,一定要与当前全媒体、大传播的时代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即时快捷、互动性强,以及个性化和私密性强等各种传播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新闻源,采用最先进的采集传播手段,运用多种最新的采访方式与方法,结合不同媒体的采访与报道技巧,及时、准确、全方位的完成新闻采访与报道的任务。

(二)人性化是新闻采集的最大技巧

大传播、全媒体时代,人文关怀成为各个领域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闻采集与报道领域里倡导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共识。简单地说,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新闻采集与报道中,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各种需求的肯定。这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这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新闻采集要坚持走人性化的路线,人文关怀是新闻采集的最大技巧。尤其作为深度报道,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在调查采集过程中深入地对事物进行调查和剖析,采集对象作为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或见证者,需要频繁出现在镜头前,因此,对采集对象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当中存在很多对采集对象人文关怀失当的问题,如对采集对象选择范围的忽视、主体意识的轻视、心理感受的漠视和二次伤害的无视。新闻工作者要体现对采集对象的人文关怀,就要把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放在中心地位,就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采集观念和报道理念,通过平等的视角、平和的态度、平衡的意识以及尊重采集对象的隐私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新闻采集与报道绽放出更加绚丽的人性光彩。

总之,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全媒体新闻采集内容的基本框架。

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采访?大传播全媒体时代,新闻采集呈现哪些新的特点和要求?

2.谈谈全媒体新闻采集的地位与作用。

3.全媒体新闻采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