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人生哲学概论

人生在世,决不仅以解决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毕其生活能事,如道德、科学、艺术等,均为吾人精神生活的要求。此等精神生活,当不受物质生活的拘束,独立进行,自由表现。原来宇宙内的万有,都合物质精神而存在的。万有的现象,就是精神活动于物质上的状态。宇宙的精神不可即,其所显现的不过活动的状态,吾人由其活动的状态,认识其活动的原因,称为宇宙的意志。这意志就是充塞宇宙的精神,自原始以来,活动不绝,以成今日的世界;这种现象,称为创造的进化,略称创化。

人生哲学,即把促吾人生命的真相,而予以说明的;所以人生哲学,原称生命哲学,就是这个意义。

1.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名词,发源于希腊。

哲学(philosophy)的名词,发源于希腊,其原文为φiλoζ(爱)与σoφiα(知)结合而成,其文义为“爱好知识”。初用此名词哲学的名词,初见于希罗多德(Herodotus,490B.C.—409B.C.)所著《历史》中。时,对于工商、政治等实利的或实际的知识,而称纯粹穷理的知识为哲学。至苏格拉底(Socrates,470B.C.—399B.C.)的学徒所谓哲学,虽仍以纯粹穷理的知识为主,但已附加新意义。其狭义以推求事物本体的知识为哲学。——本体亦称实体,对现象言。凡吾人感官所能感的,为事物的现象。其本体则非感官所能感觉,唯人得由其悟性或理性以认识本体。事物的现象,依本体而存在。心意现象,如知识情意等,依心意本体(灵魂)而存在;物质现象,如声色香味等,依物质本体而存在,故现象不能离本体而自存。至本体能否离现象而自存,哲学家各异其说。研究本体的性质及本体间的关系者为本体论:即以万有为性质全异的心物二元所成者为二元论;以物为本体,心为物的显现者为唯物论;以心为本体、物为心的显现者为唯心论:二者皆为一元论。又以万有为多数独立自存的原子所成的为多元论;或以万有为一个元理或神所统一,而以本体为真理或神。狭义的哲学,即指此等本体论而言。——至其广义,则以哲学为一切知识的总和。希腊哲学初期希腊哲学分初末两期,初期亦称希腊期,自波斯战争(前625)起至亚里士多德死(前322)止。末期亦称希腊的罗马期,自亚里士多德死后至旧罗马灭亡(476)止。的概念,大概如是。末期的哲学,包含伦理宗教的要素颇多,乃以关于人生究极目的的知识为哲学;但推求事物本体的知识,及考察一切事物的知识,仍为哲学中不可缺的要素。中世哲学自旧罗马灭亡至君士坦丁陷落(476—1453)的1000年间为西洋哲学史的中代,而称希腊哲学为古代。自君士坦丁陷落后至现代的哲学,为近世哲学。的概念,虽不更变;但以神学为中心,哲学成为神学的附属品。基督教所信仰的,即为确定不可易的真理。哲学非用以研求真理,仅用以证明或解释既定的真理——就是教会的教理。近世哲学,脱离宗教的缚束,发挥自由研究的精神。文艺复兴时代自1453年君士坦丁陷落后至1690年为文艺复兴时代。,以脱离宗教独立研究自然的为哲学。其后哲学家对于哲学,渐有明确的定义。英人斯宾塞(Spencer, 1820—1903)的哲学定义为“一切科学知识最高最终的统一”。德人温德(Wundt,1832—1920)的哲学定义为“以统一各科学所供给的知识构成无矛盾的体系为职志的科学”。今集合古今哲学家的见解,以明哲学的概念曰:“哲学者研究万有全体的科学也。”

哲学的概念,既如上述,吾人更就此概念加以剖析:

1.哲学是知识。

2.哲学为有系统的知识,即为科学。

哲学的概念,既如上述,吾人更就此概念加以剖析:1.哲学是知识。知识为思考或经验的结果,属于知性的活动。这就是哲学与宗教文艺的大体上区别。宗教基于信仰,文艺出于想象(构想),属于情意的活动居多。或谓哲学亦含有情意的要素,与宗教文艺常互相混同。但哲学所表现的形式,概出于思考;至少在哲学者自身,不可不确信其自己所发表的哲学,为思考的结果。若无此确信,而以自己的思想为自身信仰上的事项,或想象的结果,则其思想即不得为哲学而为宗教或诗。2.哲学为有系统的知识,即为科学。这就是哲学与常识的区别。婴儿见火而推断其热,农夫察风向而测知晴雨,此等知识,各个孤立,不构成系统,为日常非科学的知识。科学的定义,为种种知识以方法组合而成为系统的。哲学为有系统的知识,所以哲学亦为科学。或谓哲学起于人性的要求;故哲学的思想,为人人所同具。各人有各人的哲学,并不是专门学术,和常识似无甚区别。但各人所具的哲学,亦自有其相当的知识和相当的系统。古代的哲学,在现今殆为非科学的知识居多,然仍无害其为哲学。即彼等的知识,亦自有其系统,即自成为科学。3.哲学为研究万有全体的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普泛于万有事物,而非限于一局部的;此为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其他科学的对象,皆以万有中的一局部为限,如矿物学的对象为矿物,生物学的对象为生物,心理学的对象为精神或心意。此等科学,统称为特殊的科学。对特殊科学而言,则哲学为普泛的科学。或谓哲学和科学的区别,不但对象的范围不同,研究的性质亦异;即科学为因果或机械的说明,哲学为意义和价值的说明。但依此区别,则唯物论的哲学,在哲学中将无立足地位,故不能据为定论。

3.哲学为研究万有全体的科学。

哲学起于人性的要求,人有思想,即有哲学。

我国所谓“道”,往往专指政治上伦理上的原理,和西洋实践哲学的意义更为相近。

西洋哲学未输入我国以前,我国固无哲学的名称。但哲学起于人性的要求,人有思想,即有哲学,则不能谓我国无哲学,自无疑义。我国向来所称为道,就是指哲学的内容或成果而言。道中包含许多的理。朱熹字元晦,或称晦庵、晦翁,宋婺源人。为理学大儒;谥文,世称朱子或朱文公。说:“道字包得大,理是道字里面许多理脉。”盖理就是散见于事物中的知识;道是集合众理组成系统的。《学记》说“大道不器”,就是普泛的意义。《论语》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有系统的意义。西洋哲学,大体上可分三部:1.形上论,2.认识论,3.价值论。形上论以本体论为主,是论道之体的;价值论以判断事物的真善美为主,是明道之用的;认识论以说明认识事物本体的方法为主,是体道的方法。大抵我国贤哲的论道,概注重于实践。道的本义为“路”,为人所率由,就是含有实践的意义。所以我国所谓“道”,往往专指政治上伦理上的原理,和西洋实践哲学的意义更为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