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获取允许进入现场

由于定性研究的高度情境性和参与性,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来说,研究的开始阶段都是最关键的。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迅速地获取同意和理解、建立信任是成功搜集资料的前提。研究者的噩梦是:被拒绝进入现场,或者主要的被研究者不合作。

那么,如何获取同意进入现场,并获取信任和合作呢?尽管不同的现场和研究项目会遇到不同的情境,但向对研究现场有控制权的机构和人清楚地表述你的研究目的,是获取同意的第一步。

在定性研究中,这些对现场的进入有控制权的人或机构被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守门人”的概念对传播学者并不陌生。在大众媒介中,那些有权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的人或组织叫做“守门人”。

在定性的实地研究中,“守门人”即那些有权决定是否允许研究者进入现场的人。不过,与在大众媒介中不同的是,现场的守门人有时并不具有固定的身份。在一些情况下,“守门人”是正式的,如学校的校长、公司的经理等。在另一极端情况下,如在公园等公共场所,根本不存在“守门人”。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存在着非正式的“守门人”。到一个家庭去访问,通常家长会决定是否允许研究者进入。但具体是父亲、母亲或者是其他成年人,往往会因具体的家庭状况,甚至当时当地的偶然情境而改变。另外,因为“守门人”不具有固定的、明确的身份,所以有时候研究者在进入现场前并不能十分确定谁是“守门人”,而需要在现场中去试探并确定。

具体来说,如何与“守门人”协商呢?

首先,确定谁是“守门人”;

其次,事先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包括他们的需要、兴趣和目标,尽量调整研究计划,以适应对方的状况;

再次,介绍自己和研究项目时,要着眼于建立信任,使对方相信研究者的诚意和能力;另一方面,并不一定对研究项目做过于深入的介绍,避免引起对方的敏感或反感。

最后,不做无法兑现的承诺,如研究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等,留有余地以应变。

“守门人”的重要性在于,他不仅决定了研究者能否进入现场,而且还可以决定或影响研究进程。如,他可以决定研究者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时间,接触的人;什么资料和文件可以对研究者开放。总之,可以说,“守门人”对现场研究握有“生杀大权”。